廣東
依據(jù)《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 年版2020 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以及原實驗版教材,修訂的《普通高中教科書生物學》(以下簡稱新教材)在科學家訪談、各章引言、各節(jié)內容組織、各章小結等方面,都做了進一步的優(yōu)化。新教材既注重發(fā)展和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又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教學最基本、最重要的課程資源。結合《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以必備知識為基礎的考查內容要求,筆者嘗試從新教材中找尋素材并對相關知識點不斷深挖后進行原創(chuàng)命題。以選擇性必修1 為例,筆者從新教材的“問題探討” “教材正文及旁欄”和 “課后習題”三個方面獲取命題素材命制試題并進行探討。
【原創(chuàng)試題1】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癥狀表現(xiàn)為震顫、僵硬和說話含糊等。該病的產生與某種神經元大量異常死亡導致多巴胺分泌不足,以及某些細胞上受體的減少有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多巴胺在突觸間隙中的運輸可體現(xiàn)細胞膜的流動性
B.可通過檢測人體多巴胺含量對阿爾茨海默病進行診斷
C.該病的產生與興奮在神經細胞間的傳遞障礙有關
D.若異常死亡神經元位于言語區(qū),患者可能看不懂文字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多巴胺在突觸間隙中的運輸是自由擴散,無法體現(xiàn)細胞膜的流動性,A 項敘述錯誤,是本題的答案。阿爾茨海默病的產生與某種神經元大量異常死亡導致多巴胺分泌不足有關,故可通過檢測多巴胺的含量對阿爾茨海默病進行診斷,B 項敘述正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阿爾茨海默病與多巴胺的分泌不足有關,故該病的產生與興奮在神經細胞間的傳遞障礙有關,C 項敘述正確。言語區(qū)受損可能導致患者看不懂文字,D 項敘述正確。
【命題說明】(1)素材來源
人教版新教材選擇性必修1《穩(wěn)態(tài)與調節(jié)》第2 章“神經調節(jié)”第5 節(jié)“人腦的高級功能”第37 頁的“問題探討”,如圖1 所示。
圖1 選擇性必修1 第37 頁教材截圖
(2)素材分析
“問題探討”欄目的材料通常是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生物學知識。新教材對“問題探討”的設計更加注重創(chuàng)設真實問題情境,有的還作為貫穿該節(jié)內容情境的一部分。因此將其應用于試題命制,會讓學生有熟悉感,能快速回憶起教材中的相關知識點,進而順利解答相關問題。
(3)命題立意
試題考查內容對應《課程標準》次位概念“1.3.6 簡述語言活動和條件反射是由大腦皮層控制的高級神經活動”,是對基礎性和應用性的考查落實。本題以生活實踐情境為切入點,用文字為載體,結合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考查神經調節(jié)的相關內容??疾橹R獲取能力群中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認知能力群中的歸納概括能力,落實生命觀念、科學思維和社會責任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原創(chuàng)試題2】青少年時期是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形成的重要時期,由于個體的身心發(fā)展不平衡,青少年很容易受到不良影響產生心理問題。2019 年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不良率為12%。
(1)研究發(fā)現(xiàn):當青少年遇到學習壓力、生活挫折等情況,會產生消極的情緒,當消極情緒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______________,這種調節(jié)方式稱為______________(填“正反饋”或“負反饋”)調節(jié)。
(2)為減輕抑郁癥,臨床上常使用抗抑郁癥藥物作用于兩個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肌肉細胞或腺體細胞之間的接觸部位______________來影響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如抗抑郁癥藥物普魯扎克可選擇性地抑制______________對5-羥色胺(神經遞質)的回收,使得_____________的5-羥色胺的濃度維持在一定水平,有利于神經系統(tǒng)活動的正常進行。
(3)研究表明抗抑郁癥藥物普魯扎克存在的副作用有失眠、焦慮、頭痛等。為了探究抗抑郁癥藥物普魯扎克最佳使用劑量,請以小鼠為實驗材料,寫出實驗設計思路并預期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抑郁 正反饋
(2)突觸 突觸前膜 突觸間隙
(3)配制一系列等濃度梯度的普魯扎克,分別處理多組實驗小鼠,檢測并比較各組實驗小鼠的突觸間隙中5-羥色胺的濃度和觀察各組小鼠狀態(tài)。若普魯扎克達到某一濃度時,實驗小鼠的突觸間隙中5-羥色胺的濃度不再增加并且小鼠狀態(tài)無異常,則此值為普魯扎克最佳使用劑量
【解題思路】(1)依據(jù)新教材可知,當消極情緒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抑郁。結合題干,青少年遇到壓力、挫折,會產生消極的情緒,進而產生抑郁,這種調節(jié)方式稱為正反饋調節(jié)。
(2)兩個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肌肉細胞或腺體細胞之間的接觸部位即突觸,因此抗抑郁癥藥物常作用于突觸來影響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挂钟舭Y藥物普魯扎克可選擇性地抑制突觸前膜對5-羥色胺的回收,使得突觸間隙的5-羥色胺的濃度維持在一定水平,從而有利于神經系統(tǒng)活動的正常進行。
(3)結合題干,為了探究抗抑郁癥藥物普魯扎克最佳使用劑量,在考慮藥物作用效果的同時也需考慮藥物的副作用。因此,先配制一系列等濃度梯度的普魯扎克,再分別處理多組實驗小鼠,檢測并比較各組實驗小鼠的突觸間隙中5-羥色胺的濃度,觀察各組小鼠狀態(tài)。若普魯扎克達到某一濃度時,實驗小鼠的突觸間隙中5-羥色胺的濃度不再增加并且小鼠狀態(tài)無異常,則此值為普魯扎克最佳使用劑量。
【命題說明】(1)素材來源
人教版新教材選擇性必修1《穩(wěn)態(tài)與調節(jié)》第2 章“神經調節(jié)”第5 節(jié)“人腦的高級功能”第39 頁的正文“情緒”及旁欄“相關信息”,如圖2 所示。
圖2 選擇性必修1 第39 頁教材截圖
(2)素材分析
本題所涉及的“抑郁”屬于新教材新增“情緒”部分的知識。當今社會飛速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也不斷加快,良好的情緒將是每個人生活質量的重要保證。通過學習此節(jié)內容,學生在面對生活和學習的壓力時,能夠調整自己的情緒,積極、健康地享受美好生活。此外,教材中的旁欄“相關信息”涉及抑郁癥的治療,是本節(jié)內容的應用,同時它也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盲點,容易被忽略。因此將其應用于試題命制,可檢測學生能否將所學知識運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
(3)命題立意
試題考查內容對應《課程標準》次位概念“1.3.3 闡明神經沖動在突觸處的傳遞通常通過化學傳遞方式完成”“1.3.6 簡述語言活動和條件反射是由大腦皮層控制的高級神經活動”,是對基礎性、應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考查落實。本題以生活實踐情境為切入點,用文字為載體,考查抑郁癥和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等知識??疾橹R獲取能力群中的閱讀理解能力,思維認知能力群中的演繹推理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群中的實驗設計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全面落實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原創(chuàng)試題3】現(xiàn)在有些生產廠家在售賣飲用水時,稱堿性水為“健康水”。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
A.當一定量的酸性或堿性物質進入人體后,內環(huán)境pH 仍能維持相對穩(wěn)定
B.血漿中的NaHCO3/NaH2PO4使血漿中的pH 維持相對穩(wěn)定
C.血漿中的緩沖物質的作用必須在呼吸系統(tǒng)和泌尿系統(tǒng)的配合下才能發(fā)揮出來
D.肺排出CO2減少引起體內CO2濃度升高會產生呼吸性酸中毒癥狀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當一定量的酸性或堿性物質進入人體后,在內環(huán)境中的緩沖對作用下,能使其pH 維持相對穩(wěn)定,A 項敘述正確。血漿中的H2CO3和NaHCO3是一對緩沖對,Na2HPO4和NaH2PO4是一對緩沖對,B 項敘述錯誤,是本題的答案。比如在劇烈運動時骨骼肌產生大量的乳酸進入血液,解離而釋放出較多的H+,H+與血漿中的碳酸氫鹽結合形成碳酸,碳酸又進一步分解成水和CO2,CO2最終由肺排出,緩解了血漿中酸的過多積累,而乳酸鈉隨尿液排出。因此,血漿中的緩沖物質的作用必須在呼吸系統(tǒng)和泌尿系統(tǒng)的配合下才能發(fā)揮出來,C 項敘述正確。肺排出CO2減少引起體內CO2濃度升高會產生呼吸性酸中毒癥狀,D 項敘述正確。
【命題說明】(1)素材來源
人教版新教材選擇性必修1《穩(wěn)態(tài)與調節(jié)》第1 章“人體的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第14 頁的 “復習與提高”中非選擇題第2 題,如圖3 所示。
圖3 選擇性必修1 第14 頁教材截圖
(2)素材分析
本題所涉及的“稱堿性水為‘健康水’”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情境,目的是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真實情境的問題,學會辨別真?zhèn)危⒆鞒隼硇越忉尯团袛?,從而選擇健康的生活保健方式,提升社會責任感。
(3)命題立意
試題考查內容對應《課程標準》重要概念“1.1 內環(huán)境為機體細胞提供適宜的生存環(huán)境,機體細胞通過內環(huán)境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 1.2 內環(huán)境的變化會引發(fā)機體的自動調節(jié),以維持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是對基礎性、綜合性和應用性的考查落實。本題以生活實踐情境為切入點,用文字為載體,考查 pH 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等知識??疾樗季S認知能力群中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落實生命觀念、科學思維和社會責任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教材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是教學最基本、最重要的課程資源?;谏飳W新教材的原創(chuàng)命題能充分發(fā)揮導向作用,有效引導教師研究教材,用好、用活教材資源;從教材中獲取命題素材,檢測學生的學業(yè)質量,也能更好地落實課程理念、實現(xiàn)課程目標;同時也契合《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以必備知識為基礎的考查內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