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穎 何緒屏
深圳市中醫(yī)院綜合病區(qū),廣東深圳 518033
肌少癥是目前被老年醫(yī)學廣泛關注的一種老年綜合征,包括肌量、肌力減少和肌肉功能的減退,導致老年人生活活動能力下降,跌倒風險增加,直接影響老年人生活質(zhì)量,增加患者住院率及死亡率[1-2]。2型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為主要表現(xiàn)的代謝性疾病,而胰島素抵抗是其主要的原因。近年來許多研究表明兩種疾病之間有相關性。本研究運用中醫(yī)健脾補腎法對老年肌少癥的治療,觀察其臨床療效及對老年肌少癥患者的血糖及胰島素抵抗的影響進行比較研究。
選取2019年1~10月社康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肌少癥患者40例。納入標準:(1)60歲及以上;(2)符合肌肉指數(shù)(RASM),男性<7.0kg/m2,女性<5.7kg/m2;(3)肌肉力量,男性<26kg,女性<18kg;(4)患者步行6m所用時間,所計算出的步速<0.8m/s;(5)符合WHO(1999年)2型糖尿診斷,并且空腹血糖7.5~10.0mmol/L、糖化血紅蛋白8.0%~10.0%;(6)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醫(yī)辨證為脾腎兩虛的患者。排除標準:(1)嚴重骨骼、肌肉疾??;(2)嚴重心腦血管疾病、1型糖尿病、精神疾病及其他治療可能影響研究指標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每組各20例,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患者采用基礎治療,包括營養(yǎng)及運動干預及原有降糖方案。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治療上予健脾補腎中藥辨證干預治療,原則上不變動原有降糖方案。中藥組方:黃芪60g,太子參30g,當歸15g,白術15g,升麻10g,柴胡10g,枳殼5g,千斤拔30g,五爪龍30g,龜板30g,鹿角霜10g,紫河車10g,甘草5g,并對癥予以加減。
(1)觀察用藥3個月后肌肉質(zhì)量、肌肉力量、肌肉功能三項指標;(2)用藥3個月后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胰島抵抗指數(shù)(IRI)的變化。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IRI)=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22.5。
應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肌肉質(zhì)量、肌肉力量、肌肉功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肌肉質(zhì)量、肌肉力量、肌肉功能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患者肌肉質(zhì)量、肌肉力量、肌肉功能的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患者肌肉質(zhì)量、肌肉力量、肌肉功能的比較(±s)
組別 n 肌肉質(zhì)量(kg/m2) 肌肉力量(kg) 肌肉功能(m/s)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20 4.71±1.30 8.33±0.58 20.25±4.23 27.32±0.74 0.62±0.11 0.88±0.07對照組 20 4.82±1.22 7.90±0.43 20.07±4.02 26.51±0.34 0.65±0.12 0.84±0.05 t 0.432 4.532 0.424 3.445 0.678 2.566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FBG、 HbA1c、IR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FBG、HbA1c、IRI三項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肌少癥是目前被廣泛關注的一個老年病綜合征。目前肌少癥與2型糖尿病之間的具體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但有研究表明,骨骼肌是攝取葡萄糖的重要組織之一,肌少癥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高,同時2型糖尿病患者的肌肉質(zhì)量、力量和功能較正常人下降明顯[3-6]。有學者認為,肌少癥與2型糖尿病之間的作用是雙向的。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對葡萄糖利用和攝取下降,從而導致血糖升高,是2型糖尿病發(fā)病的主要因素。另外也有學者認為,胰島素能能夠引起骨骼肌的脂質(zhì)沉積和脂肪細胞功能紊亂,脂質(zhì)沉積使細胞分泌模式改變,導致胰島素抵抗,產(chǎn)生肌肉萎縮[7-8]。
老年肌少癥屬中醫(yī)“痿證”“虛勞”等疾病范疇,證屬脾腎兩虛,其病因可歸納為先天不足與后天失養(yǎng),老年人年老體弱,五臟虧虛,尤以脾腎虛損為主。腎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脾為后天之本,主運化,主肌肉[9]。先天后天相互滋養(yǎng),腎虛則精血不足,脾虛則氣血生化乏源,脾腎兩虛則氣血不足,臟腑、肌肉、骨骼無以充養(yǎng),故肌肉萎縮,倦怠乏力,肢體痿弱不用[10]。故老年肌少癥患者多屬脾腎兩虛,治療當以健脾補腎,益氣填精為首要法則[11-12]。治療肌少癥的補中益氣湯中黃芪、五爪龍為君,健脾益氣,補腎強?。怀家蕴訁?、白術、千斤拔健脾補氣,當歸、龜板、鹿角霜、紫河車補腎養(yǎng)血填精;佐以升麻、柴胡升陽舉氣,枳殼調(diào)暢氣機;諸藥共奏健脾補腎,益氣填精之功[13-1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患者FBG、HBA1c、IRI的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患者FBG、HBA1c、IRI的比較(±s)
組別 n FBG(mmol/L) HBA1c(%) IRI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20 8.71±1.02 6.03±0.59 8.53±1.19 6.05±0.32 6.93±0.21 4.46±0.15對照組 20 8.59±1.09 6.64±0.62 8.38±1.21 6.67±0.51 6.61±0.93 5.20±0.32 t 1.432 3.453 0.544 3.564 1.422 2.546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本研究選取社康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肌少癥患者4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基礎治療,包括營養(yǎng)及運動干預及原有降糖方案。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治療上予健脾補腎中藥辨證干預治療。從臨床觀察結果來看,用藥3個月后,治療組肌肉質(zhì)量、肌肉力量、肌肉功能優(yōu)于對照組,且治療組FBG、HbA1c、IRI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健脾補腎法聯(lián)合基礎干預治療老年肌少癥能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肌少癥患者的肌肉質(zhì)量、肌肉力量、肌肉功能,并能明顯降低胰島素抵抗,改善老年肌少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安全有效,無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