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摩擦傳動在機械設計中較為常見,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主動件與從動件之間的摩擦力,進而實現(xiàn)主動件帶動從動件工作的一種傳動形式。
本文介紹了一種利用摩擦傳動原理的電位器傳動裝置,文中簡要描述了該裝置的工作原理和設計過程,并對相關設計參數(shù)進行了計算,對類似傳動裝置的設計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和借鑒價值。
關鍵詞 :摩擦傳動 打滑裝置 設計
引言
一旋轉輸出式電動機構,通過輸出軸上交聯(lián)的精密線繞電位器實現(xiàn)信號反饋,進而判斷輸出軸的轉動圈數(shù),同時為實現(xiàn)成品的特定功能,要求電動機構輸出軸到達電位器的極限位后,電位器能夠自動停止,實現(xiàn)對電位器的保護。
需求分析
為實現(xiàn)電位器到位后的自動停止功能,需要在機構軸出軸與位置反饋電位計之間設置摩擦裝置,利用摩擦傳動原理,機構處于非極限位置時,機構輸出軸能夠帶動電位器正常轉動,通過電位器輸出電信號確定機構運轉圈數(shù);到達極限位置時,摩擦裝置實現(xiàn)打滑,從而實現(xiàn)電位器的自動停止功能。
電位器相關指標要求:啟動力矩不大于5mN·m,工作時的旋轉力矩不大于3mN·m。
打滑裝置設計
2.1 功能設計
通過前面的需求分析,利用摩擦傳動原理設計一傳動裝置,其原理如圖2-1所示。
驅動電位器轉動的傳動件與電位器軸之間裝有波形彈性墊圈和調整墊圈,鎖緊螺母提供的鎖緊壓力,通過壓板將波型彈簧墊圈與傳動件內(nèi)端面緊密貼合形成摩擦副,由于電位器啟動力矩和旋轉力矩都很?。ㄓ汕拔乃畲蟛怀^5 mN·m),電位器處于非極限位置時,依靠彈簧墊圈與傳動件端面之間的摩擦力,傳動件、波型彈簧墊圈、壓板、電位器軸形成一個整體從動件,機構輸出軸通過傳動件帶動電位器實現(xiàn)正常轉動;當電位器旋轉至極限位置時,因為已通過調整墊圈控制了彈簧墊圈與傳動件之間的摩擦力,此時電位器軸上傳遞的阻力矩大于彈簧墊圈與傳動件之間的摩擦力矩,傳動件與彈簧墊圈之間實現(xiàn)打滑。
此打滑裝置實現(xiàn)的關鍵在于:傳動件與軸承的外圈配合構成整體從動件,彈簧墊圈、調整墊圈、壓板等零件與軸承的內(nèi)圈配合構成整體從動件,才能夠實現(xiàn)極限位置的打滑功能。
結語
通過上述設計,在非極限狀態(tài)下,電位器與機構輸出軸隨動;當機構工作至電位器極限位置時,機構輸出軸與電位器之間發(fā)生打滑實現(xiàn)相對運動,滿足了產(chǎn)品要求的功能,同時也達到保護電位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中國機械設計大典編委會編.中國機械設計大典.第2卷.機械設計基礎
[2]秦代成著.波形彈簧的力學性能分析.制造業(yè)自動化.第36卷第8期 2014-08(上)
陳剛(1968.01--);性別:男,籍貫:四川省德陽,學歷:本科,畢業(yè)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現(xiàn)有職稱: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機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