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亦言
R先生:
我一直堅信,在這個世界上始終存在相信愛情的人,因為愛情是多么美好的一種體驗呀!
我看過一張清代名箋,叫作“十二時辰相思箋”?;ü{四周圍以花框裝飾,還刻有子丑寅卯等十二個時辰的圖案。中間飾以古代窗花形狀的“相思”二字,組合起來,寓意“無時無刻不相思”。
看到這張花箋時,我不僅驚嘆于古人的巧思,還在內(nèi)心偷偷猜測,這是不是一個才女做來寫情書用的?
一封承載著相思之意的情書,在“相見時難別亦難”的愛戀中,化身青鳥,殷勤探看彼此心意,想想就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呢。
即使用不上這么漂亮的信紙,也一定要寫封信給你。
古人說:若問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見時。
距離寫給你的上封信已有小半年,我們依然沒能見面。但我不再如之前那般熱切地思念你,甚至很少想到你。你會不會因此生氣呀?
乖啊,別生氣,因為我一直都在努力,希望用更好的狀態(tài)去面對你。
我有時候覺得,年少時的愛常常太強烈了,感情炙熱、你儂我儂,卻很少能收放自如。
那時候的我們總是太著急,渴望在感情中彌補內(nèi)心的缺憾,占據(jù)一個人的內(nèi)心,得到百分百的溫暖、愛與安全感。因此毫無保留地付出、改變與討好,將思念填滿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每天的日子,往往是想他(她),想他(她),還是想他(她)。
但愛情經(jīng)受不住這份偏執(zhí)。
失去自我的愛常常難以長久,看似付出更多的那個人,其實也在不留余地地索取。宛如一個溺水之人突然發(fā)現(xiàn)一根救命稻草那般,索取關注、索取力量、索取愛。
真正地愛自己,才是一切愛的前提。
當我們不再向外尋求認同,不再向外無節(jié)制地索取,和內(nèi)心那個“擰巴”著的小人兒和解之后,才能發(fā)現(xiàn)閃閃發(fā)光的自我。
我們開始明白,愛情固然美好,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呀。
天上的云很美,街角的花很香,努力工作很有成就感,身邊的朋友很善良。在重拾這些美好之后,回憶起年輕的歲月,居然會萌生“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之感。
一切經(jīng)歷,皆是饋贈,也是我們成長的契機。
因此,我不再把對自己的期望寄予別人身上,包括你。無論你在不在,我都會飽含認真生活的勇氣。
成熟且美好的愛情,要落到實處,要共經(jīng)風雨。和年少時追求的轟轟烈烈不同,那些兩人一起抵抗雞毛蒜皮瑣碎之事的時刻,才能賦予愛情綿長的質(zhì)地。
愛是兩個人的相輔相成、互相成全。期待我們在未來的一餐一飯、一桌一椅、一書一信、一顰一笑中,收獲對彼此的信任與力量。
村上春樹曾說:“如果你一直想見誰,遲早會見到的?!?/p>
相信你會來,所以,我也不再著急。
對感情多些耐心,對生活多些敬畏,認真地做好當下每一件事,是目前我能給你的最好期許。
愿漫長的余生里,我們好好相伴,不必思念。
你的R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