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建芳
河北省永清縣永清鎮(zhèn)中心校
新課標提出,語文教學應該聯(lián)系生活,要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應用能力,善于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語文知識,并靈活的運用語文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主動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理論知識及語文生活化知識,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習對生活的有效促進作用。學生掌握良好的語文知識能夠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減少阻礙,減少生活困難,樹立生活學習自信心,并在各方面取得良好成就,最終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所學語文知識有許多都是生活中的常見現(xiàn)象。但由于小學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基本都是家長幫助他們在生活中完成各種生活任務。小學生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來完成生活任務,完成學習任務的良好階段,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和自主生活意識。教師應主動引導學生來將所學知識融入到生活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效引導學生,喚醒學生的生活記憶。通過構建相關語言情境,使學生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掘生活經(jīng)歷,并與課文形成強烈對比,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記憶。這種教育方式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有著極強的創(chuàng)新性和優(yōu)越性。想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素養(yǎng),就要在教學中本著以人為本人本思想的教育教學觀念,將教育和生活相關聯(lián),并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有效轉換到生活當中,真正實現(xiàn)教學生活化,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更好地鼓勵學生參與生活中樹立先進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及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從而將學生的學習目的主動轉化為生活的內在需求,實現(xiàn)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從而迸發(fā)出更加積極強烈的學習欲望,使學生的自身情操得到良好陶冶。
在新課程的引導下,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講課的側重點比較單一,教學的目標比較單調,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及新課程改革要求的逐漸深化,曾經(jīng)偏單一的教學目標逐漸的朝生活化的目標教學轉變。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注重的更是書本上基礎知識的掌握,將基本的知識技能看的過于重要,從而忽略了語文與生活的種種聯(lián)系,將生活化的情感擺在了及其靠后的位置。在這樣的教學目標模式下,小學生很容易被誤導,使得學生們只會學習書本上固定的知識而不知道融會貫通,也不知道該怎么將知識應用于生活中去。生活化的語文教學,并不僅僅局限于對于書本知識的傳授,更多的是帶領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到生活化的語文中去。
1.突出主體性、以學生為中心。
在新時期的教育教學改革中,明確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性,注重突出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老師要做好語文的教學中引導,逐步引導學生形成積極、主動投入課堂教學,善于將生活實際與語文教學中知識點、學習內容綜合融合運用,進而達到的提升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在學習《山雨》的課文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字典自主的學習新字、新詞的,然后誦讀課文,并將文中描寫優(yōu)美景色的句子、新的字和詞勾畫出來,同時,帶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相關句段。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感知《山雨》所表達的作者的寫作意圖,讓學生主動學習相關字段,理解作者對自然和山雨喜愛之情。老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去思辨,如“同學們在生活中對不同空間雨、不同時間的雨有什么樣印象和感受?”這樣既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利于學生感同身受地去體會生活中的雨和《山雨》中的雨的異同,將生活與教學內容相結合。
2.語文教學和社會生活緊密聯(lián)系。
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離不開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要想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就必須要將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比如說,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戶外活動,通過沿途的講解,讓學生感悟大自然領略大自然帶來的美好。此外,教師還可以安排一些室內的活動,比如,演講賽、詩朗誦、觀看名人事跡等等,鼓勵學生踴躍參與,并在活動結束后寫下各自的感悟,這些話題與生活息息相關,貼近生活,很容易激發(fā)他們的熱情,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效率也會得到大大提高。
3.語文教學和家庭生活緊密聯(lián)系。
家庭可謂是生活化的最重要體現(xiàn),一個小學生最需要的就是家的港灣,家庭中的交流也正是生活化的語文。在小學階段,在家庭生活中所產(chǎn)生的各種意識對于培養(yǎng)學生用生活化的思想進行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父母正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教師可以適時地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在生活中進行合適的言傳身教,培養(yǎng)學生生活學習能力,從而能夠將這種生活化的思想應用到語文的學習中去。小學生與家長的交流正是語文的一種交流,因此,應該發(fā)揮家庭生活的優(yōu)勢,使得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讓學生們在興趣的引領下展開貼近生活的多彩學習。我們各種教學語文活動的方式,將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帶給了學生,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中感受新知、收獲快樂、發(fā)展情感,從而更好地讓學生適應社會,適應集體,適應生活,為學生帶來全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