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曾令兒是中國當代作家張潔早期創(chuàng)作的中短篇小說《祖母綠》里的人物。作為主人公,在時代的壓迫下和愛人的自私中,她仍舊不改愛的初衷,毅然決然為愛人頂罪;命運的不公使她失去兒子,她仍舊沒有放棄對事業(yè)生活的熱愛;對待昔日故人提出的要求,她放下執(zhí)念,淡然面對。在生活的磨難和歲月的磨礪下,她的善良勇敢、無私奉獻、堅強隱忍、豁達灑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最后,她在浴火中完成對自我的完美蛻變,成為一顆閃光的祖母綠寶石。可以說,曾令兒是作者為我們刻畫的閃耀著寶石般光彩的新時期知識女性形象。而其身上的光彩,就是作者對于“無窮思愛”思想的追求,對于女性意識覺醒的呼喚和對于女性地位、價值的肯定。
曾令兒是漁民的女兒,從小在海邊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長大,形成了其天真爛漫、單純善良的性格。她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不在意自己的身份,在踏入大學的第一天就穿著漁家女短肥的衣褲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相比于盧北河的喜怒不形于色,她純真、灑脫、率性。在左葳得了肺結(jié)核后,她為他補課直至累倒,也未曾向她愛的男人撒嬌抱怨一句,只是“疲倦地笑著,閉上眼睛,享受著左葳那并不多見的溫存”。①在老虎頭的可怕漩渦把左葳卷進去時,只看到海面上一個黑乎乎的、葫蘆樣的東西,她就不顧危險地毅然沖進那會“吃人”的大海,憑借自己漁女的生存能力和非人的意志救活了左葳。左葳復(fù)原了,她卻調(diào)養(yǎng)了很久。少女時期的曾令兒對左葳的愛是全心全意、真誠樸實的。這時的她擁有著似大海一樣寬闊的胸懷和甘于奉獻的愛。
曾令兒作為一個可以做四百個俯臥撐的“鋼板”女孩,其堅強的意志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在大字報災(zāi)難來襲的批斗會上,她立在臺中,帶著一種超凡入圣的微笑和義無反顧的決心,頂著狂風暴雨的肆虐,用自己柔弱的身軀為愛人頂罪。此時的左葳作為一個擁有強壯身軀的男人只會懦弱地低下頭逃避。曾令兒的勇敢無私在左葳懦弱自私的反襯下愈加熠熠生輝。面對左葳求取來的結(jié)婚介紹信,她猜透了愛人的心思,在一往情深地用一個夜晚完成了女人的一生后,毅然撕毀了介紹信,既保全了這份愛情的純真,又為左葳的懦弱找到了借口。她的果敢率性,和堅強勇敢不斷得到凸顯。
在幾十年的流放生活中,曾令兒沒有自怨自艾,而是從一個天真爛漫的漁家女變成了堅強獨立的女強人。她始終沒有聯(lián)系過左葳尋求幫助,索取補償。她認為“頂好的辦法是誰也不靠,而是靠自己”②。即使失去了愛人、兒子、名譽地位,她仍然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在“數(shù)學王國”中獨步前行,最終獲得屬于自己的成功。
少女時期的曾令兒對左葳的愛有著一種莫名的執(zhí)念,她執(zhí)著地付出,執(zhí)著地犧牲,甚至執(zhí)著地生下和左葳的愛情結(jié)晶。但她最終沒有在執(zhí)念泥沼中深陷,面對曾經(jīng)的愛人和情敵的求助和懺悔,她選擇了放下執(zhí)念,淡然從容地面對一切?;爻痰牧熊嚿希顑旱男木呈恰皩庫o的,寧靜得如那藍黑色的,永遠聽不到塵世一切喧囂的蒼穹”。③站在“老虎頭”海岸上,她和曾經(jīng)一樣心靈激蕩,但“到底已是當初不同,令她心潮激蕩和無窮眷戀地已非左葳,而是她度過如許年華的大地,以及她慷慨獻出自己所有的,那顆無愧的心”。④曾令兒看到漁夫的窘迫,她可以扭過頭為漁夫保留尊嚴,從這個細微的動作中可以看出曾令兒還擁有著當初美好的心靈。歲月摧殘了她的身體,但她的靈魂卻在歲月的磨礪中越來越圣潔無暇,博愛無私?!霸顑阂粋€人背負著政治歧視、名譽、屈辱、喪子之痛,在凄風苦雨中獨行了20年,那無窮思愛的心始終沒有被凍僵在困境中,她全身心沉浸在數(shù)學研究中。當歷史轉(zhuǎn)了一個彎子后,劫后余生的曾令兒帶著那份從容、安詳、自信的微笑,那么博大、深厚的對人生、世界的深愛走進了新的歷史時期?!贝藭r的她只剩下愛,“愛海灣,愛礁石,愛不想干的旅伴,愛記憶,愛逝去的年華,愛我年輕時愛左葳的那顆心,愛微型電子計算機,愛微碼編制組,愛一切……卻偏偏不是左葳”。⑤她超越了一切苦難,超越了自我,丟掉束縛的枷鎖,深度凈化了自己的靈魂。她的“愛”從對左葳的“小愛”轉(zhuǎn)變成了能為社會貢獻價值的“大愛”。她變得熱愛生活,熱愛事業(yè),熱愛一切。這個時期的曾令兒超脫了自我,變成了一顆閃閃發(fā)光的祖母綠,成為了自我人格升華的寶石女神。
溫暖的家庭和良好的教育。曾令兒從小成長在海邊,其生活重心都圍繞著海水、沙灘、漁民。在這種干凈純粹的環(huán)境中,她形成了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性格。作品中對曾令兒的原生家庭描寫不多,但從曾令兒為左葳補課搞垮身體,父親不惜扎猛子下海為她搜羅一堆海里的寶貝的事就可以得知她生活在一個美滿的家庭,有疼愛自己的父母。溫暖有愛的原生家庭對曾令兒形成善良的性格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家庭教育也是曾令兒性格形成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父親自小便教育她要幫助別人、勇于犧牲,父母的言傳身教讓曾令兒具有了無私奉獻、甘于犧牲的精神。而對比曾令兒的單純率性、善良無私,盧北河的性格就顯得自私虛偽、圓滑世故。出身豪門,深受資本家氛圍的熏陶,見證了盧家的繁榮與衰敗,因此盧北河奉行著待人接物保持距離的原則。為了保持名門淑女的形象,維護家族名聲,她謹言慎行。在結(jié)婚后的左家,她依舊表里不一,世故圓滑,以致于在睡覺時都是帶著一副假面具。而曾令兒作為漁民的女兒,生活在海邊的小漁村,不用背負身份的枷鎖,待人接物像大海一樣純凈自然。此時的曾令兒雖然也有自己的光芒,但僅僅只是是純真的性格之光,這種純真的光芒在殘酷現(xiàn)實很快就消失了。曾令兒被迫離開家鄉(xiāng),其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間接失去了父母和親人。隨著淘淘的降生,她由原來生活無憂無慮的漁民女兒變成了一名生活困難的母親。新家庭的重組意味著她要獨自抗下生活的重擔,為了撫育兒子,為了支撐新家,她開始變得堅強隱忍。
“無窮思愛”是張潔在《祖母綠》中所要表達的對情感和人生的主題,她用誕生石祖母綠的寓意來暗示曾令兒的成長和蛻變,而祖母綠寶石的寓意就是“無窮思愛”。作品置身廣大的時間軸中,通過曾令兒的一生經(jīng)歷,反映出曾令兒沒有限度的熱愛一切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讓讀者了解到“無窮思愛”思想的魅力?!盁o窮思愛”特點首先就是具有永恒性,它追求的是一種永恒的愛的信念。曾令兒的人生歷程中一直保持愛的初衷,她對左葳的犧牲、對淘淘的付出、對數(shù)學的追求、到最后恢復(fù)愛的感覺,分別反映了其男女之愛、母子之愛,科學之愛和對一切的熱愛。
但在其不缺乏愛的一生中,曾令兒的愛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一步一步的升華,定義和內(nèi)涵在不斷地變寬變深?!盁o窮思愛”是一種熱愛一切的愛,可以是少不更事的男女之情,也可以演變?yōu)閭ゴ鬅o私的母愛,更加是超脫后愛自然、愛生活、愛事業(yè)的大愛。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盧北河,她的愛就始終沒有變化,她由始至終都沒有放下對左葳的執(zhí)念,“她的一生,都是在這沉悶的灰色中度過?!雹蕖盁o窮思愛”是具有生命力的,積極向上的。因此,曾令兒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愛是單純美好的愛,是無私奉獻的愛,是堅強隱忍的愛,是超脫凡俗的愛,具有汩汩流動的生命力。
在作品中,“無窮思愛”起到的是一種精神引領(lǐng)的作用。曾令兒在經(jīng)歷了一切苦難折磨后,放下執(zhí)念,原諒了左葳,避免了兩個家庭的沖突。因為心中一直充滿愛,她可以坦然地與左葳合作。其“無窮思愛”的思想更深層度地詮釋了愛的含義,打破了傳統(tǒng)對愛的狹窄理解,讓愛變得更有廣度,更有深度。從盧北河的愛和曾令兒的愛對比中,我們就更能清楚地認識“無窮思愛”的深度和廣度。盧北河把一生的愛都貢獻給了左葳,這是“小我”的愛、自私的愛。盧北河代表著中國傳統(tǒng)女性,她一生都圍繞著丈夫和家庭轉(zhuǎn),從不表達自己的想法,沒有獨立的意識。而曾令兒的愛是廣泛的,不只局限于一人。年輕時她愛左葳,做了母親后她愛淘淘,經(jīng)歷了磨難后她熱愛一切。最后她從“小愛”轉(zhuǎn)化為了“大愛”,守住愛的初心,超脫自我。
張潔用“無窮思愛”的主題詮釋和曾令兒形象的塑造,“開啟了女性認知的新時代。其筆下的人物自尊、自信、自強不息,顯示出女性的社會地位和存在價值。”“她以強烈的女性意識(也許有人認為是偏激)喊出了女性在文學中應(yīng)有的地位和價值。從而結(jié)束個一個‘羅衣掩詩句’的時代,開創(chuàng)了女性認識自我的新時代?!蓖ㄟ^曾令兒,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活力的新時期知識女性形象。雖然飽受社會時代的迫害,但她一直堅持“無窮思愛”的大愛思想,活得灑脫隨性,最終完成自我的蛻變,喊出了只要心中充滿愛,就可以為社會做出貢獻,實現(xiàn)自我價值。曾令兒擁有強烈的女性獨立意識,勇于反抗舊中國社會女性地位低下的現(xiàn)實,在清一色的中國傳統(tǒng)文學女性形象中脫穎而出,成為具有自己獨特光輝的寶石女神。
注釋:
①張潔.祖母綠[M].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93.
②張潔.祖母綠[M].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65.
③張潔.祖母綠[M].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57.
④張潔.祖母綠[M].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78.
⑤張潔.祖母綠[M].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90.
⑥張潔.祖母綠[M].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