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章
有時候,孩子表現(xiàn)出來一些癥狀,但根源未必在他,很可能是家庭關系出了問題。
在媽媽的帶領下,曉倩來到了咨詢室。她穿著一身灰色運動服,頭低著,頭發(fā)垂著,遮住了大部分的臉。在媽媽的提醒下,她和我簡單地打了聲招呼。在淡淡的音樂聲中,我們聊了起來。
曉倩今年16歲,性格內向,不喜歡與人交流。臨近中考這半年,她特別焦慮不安,經常失眠,還愛發(fā)脾氣,更讓媽媽擔心的是曉倩的身體也變得不太好,經常拉肚子,心臟也不舒服。中醫(yī)西醫(yī)都看了,效果不明顯,原本媽媽還一直想催著曉倩提提成績,現(xiàn)在她只求女兒能趕緊恢復健康。
在聊天的半小時里,曉倩一直低著頭,問一句答一句,聲音特別小。倒是媽媽一直在說,語速很快,聲音洪亮。了解基本情況后,我試著問曉倩:“要不,我們倆單獨聊聊,讓媽媽去另一個房間休息休息?”她說:“嗯,我也想這樣?!?/p>
“我不會聊天,一聊天就容易聊死”
媽媽離開后,我問曉倩:“媽媽好像挺關心你的,你們的關系怎么樣?”曉倩慢悠悠地說:“還好吧?!薄班?,不錯?!蔽曳e極地應了一句,然后說道:“這里有個沙盤,我們來玩?zhèn)€沙盤吧?邊玩邊聊?!?/p>
她終于抬起頭,捋了捋擋在臉前的頭發(fā),我這才看清這張臉。她看了看沙盤,問道:“這東西怎么玩?”我示意她從沙發(fā)來到沙盤前,并為她講解。她一邊聽一邊好奇地看著沙架上的各種沙具,不知不覺就擺了起來。
我問曉倩:“這里有你嗎?”她說:“有啊,這個就是我。”她指著石墻背后的那個“人”。不知什么時候,頭發(fā)又擋住了她的臉。
“能和我說說你自己嗎?就是這個。”我指著石墻背后的這個“人”,因為剛才她說這個就是她?!拔乙闫饋?,外面不安全,我想一個人在這里,不喜歡和外面這些人玩。”她邊說邊指著石墻前面的那幾個人物沙具?!盀槭裁床幌矚g和他們一起玩???”“我不會聊天,一聊天就容易聊死了,媽媽也說我不會聊天,我隨了爸爸,爸爸也不擅長交朋友,下班回家就是拿手機看小說?!?/p>
“那你喜歡爸爸嗎?”我問道?!斑€行吧?!彼f得特別勉強?!鞍职謶撨€是喜歡我的,也會給我和媽媽買好吃的,只是他不知道我們喜歡吃什么,我們也很少交流?!薄昂桶职至奶煲埠苋菀琢乃绬??”“對,有時還會有爭執(zhí),后來就不怎么聊了。”我點點頭,繼續(xù)問道:“爸爸和媽媽經常在一起聊天嗎?”曉倩說:“不,很少,倒是經常吵架,還會摔東西?!薄澳愫ε聠??”我問?!昂ε拢麄円怀臣?,我就躲進自己的房間,用被子把自己蒙起來。”
就這樣,圍著沙盤,我們聊了近一個半小時。我說:“今天我們聊得也差不多了,你還有沒有想要問我的?”她突然嘆了口氣。我說:“怎么了?”她沒有回答,眼睛盯著沙盤,沒有表情。短暫的沉默后,她說:“我還可以來這里和你聊天嗎?”我說:“可以啊,只要你來之前和我約一下就好了?!彼⑽⑻痤^,臉上掠過一絲不易被察覺的笑意。
“她爸也這樣,孩子隨她爸了”
晚上,媽媽和我反饋說,回去的路上女兒和她說,好久沒有像今天這樣聊天了,她特別喜歡和我聊天,說我不像老師,更像一位朋友。
事實上,除了初見時的拘謹外,曉倩表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和媽媽所說的不愛說話很不一樣。確切來講,曉倩在家里、在媽媽面前是不愛說話的?;蛘哒f,她沒有找到可以說話的空間,也沒有說話的自信。
咨詢剛開始時,曉倩說話有些慢,媽媽有些不耐煩,常常會搶話,替她回答。其間,媽媽不止一次地說道:“這孩子隨她爸,他們都不喜歡說話?!焙罄m(xù)進行咨詢反饋時,媽媽也經常說道:“她爸也這樣,孩子隨她爸了?!痹诙虝旱慕涣髦?,這樣的話語就如此頻繁地出現(xiàn),我猜,平日里曉倩聽到的次數(shù)肯定遠勝于此。
“你也經常和曉倩說這個觀點嗎?”媽媽說:“嗯,和她說話太費勁,真是跟她爸爸一樣一樣的。”“嗯。那你覺得一個內向的孩子能不能像外向的孩子那樣侃侃而談,就像你能不能像女兒那樣,不說那么多話,靜下來呢?”我問道。媽媽有些不好意思:“我可不行,不讓我說話,我得憋死?!?/p>
“內向的孩子有其特有的優(yōu)勢和溝通模式,你不能要求她必須和你一樣,說她隨爸爸是一種貼標簽行為,并且是一種錯誤的引導,還會影響你們母女的親密關系。這樣,回去試著靜靜地欣賞一下女兒專注畫畫時的樣子?!薄昂??!眿寢屓粲兴嫉鼗卮鸬?。“嗯,你女兒喜歡畫畫,她專注畫畫的樣子一定很美。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但我們要了解孩子,要學會適應她的節(jié)奏和模式。”
一家人都要好好說話
有時候,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癥狀未必是他自己的問題。在和曉倩的溝通中,我發(fā)現(xiàn),除了媽媽對她的態(tài)度外,爸媽的關系更讓她感覺緊張??墒牵彝コ蓡T間的溝通并不順暢,彼此并不了解。而且,因為被貼上了不愛說話的標簽,她也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于是,只能通過學習出問題、身體出狀況表現(xiàn)出來。
很顯然,曉倩的問題涉及了爸爸媽媽的關系。為此,在之后的咨詢中,我加入了家庭治療,邀請曉倩的爸爸媽媽合作做了一次沙盤。兩個人的擺放過程很有意思。爸爸很興奮,擺得特別快。媽媽很迷茫,根本跟不上爸爸的節(jié)奏,但仍在積極地配合他。只是,爸爸完全無視媽媽的存在,也不看媽媽擺了什么,像個孩子一樣沉浸在自己的游戲中,媽媽又生氣又無奈。
于是,我說道:“我發(fā)現(xiàn),爸爸好像不太關注媽媽在做什么。”爸爸說:“我說了她也不會聽,我干活兒她也嫌棄,最怕她嘮叨?!薄霸瓉硎沁@樣?!比缓?,我大膽地猜測了一下他們平時相處的狀態(tài)。
媽媽做事風風火火,干凈利索,爸爸干的活兒,她不滿意就會嘮叨。爸爸因為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就選擇沉默。當心中的怒火積蓄到一定峰值時,兩個人就會大吵一架?;謴鸵欢螘r間的平靜后,繼續(xù)等下一次峰值的到來?!笆沁@樣嗎?”兩個人互相看了一下,都很不好意思地笑了。
“你們已經很久沒有一起好好聊天了?”“是的,聊不到一起。”媽媽搶著說道?!班牛厝ビ梦疑洗谓棠愕姆椒ê屠瞎囊涣?,用老公的說話節(jié)奏和方式,好好溝通一次。嘗試著和對方說說心里話,好的不好的,喜歡不喜歡的都說一說。你們溝通好了,再嘗試著三口人一起敞開心扉地聊一聊。好好溝通,好好說話?!?/p>
通過一段時間的咨詢,媽媽最先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她主動適應曉倩的節(jié)奏,也不再盯著父女倆與自己的不同,和曉倩爸爸的關系也有所緩和。家庭氛圍好了起來,積極能量多了,曉倩壓抑的內心也裂開了一道縫,透進了一縷燦爛的陽光,拉肚子的“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