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青
河北省高邑縣教師進修學校
眾所周知,教師是教育的中堅力量,更是學生學習及成長的主要責任人,展開對中小學教師的培訓顯得至關重要。就培訓而言,傳統(tǒng)中小學教師培訓相較于網絡化視域下的培訓方式,無疑是落后的、注定被淘汰的。雖說網絡化視域下的教師培訓方式正在逐漸流行起來,但是因為使用經驗不足而導致在培訓中出現(xiàn)諸多困境,也是常見現(xiàn)象。當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突破這些困境,只有這樣,培訓水準才會大幅度提升,這也是本次研究的初衷和目標。
網絡化視域下的中小學教師培訓,最常見的問題、最基礎的問題大多為培訓內容的相關問題。首先,傳統(tǒng)培訓模式下的培訓內容較為單一,這一點在網絡化視域下的培訓中并未有太多好轉,與培訓觀念并未全面轉變相關;其次,在培訓中,培訓的理論知識并未與實際結合起來,包括中小學教師提出的理論化建議、理論化評價,也并未在真正落實于實際,這會讓培訓意義、成效黯然失色;最后,中小學教師培訓過程中接受的內容大多缺失深度,在網絡化視域下,內容的表面化會分外明顯,這就會讓培訓效果大打折扣。除了這些,部分中小學培訓中,培訓內容過于學術化、缺少現(xiàn)實基礎,也是比較常見的問題與培訓困境,亟待解決。
網絡化視域下中小學教師培訓中還存在培訓體系不完善的困境,這類困境的存在嚴重的阻礙了中小學教師培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使得培訓體系并未跟上網絡化時代的發(fā)展。具體而言,培訓體系不完善存在多種狀況,例如教師考核制度的不完善,過于片面化,不能對教師的培訓成果及效果進行公證、公平評判;又如激勵機制的不完善,培訓過程中對于教師的激勵措施及制度較少,也一定程度制約著教師參與培訓積極性、主動性提升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一些,需要相關學校引發(fā)關注和重視。
在網絡化視域下,中小學教師接受培訓的方式并未有太大改變,大多還是被動的接受培訓導師單方面教學培訓,并未在教學方式上做到創(chuàng)新和升級,就算有了互聯(lián)網為依托的新穎教學設備參與培訓過程,但是大多淪為了培訓導師的單一培訓工具,成為了呈現(xiàn)圖片、文字、視頻等多樣內容的培訓道具,與傳統(tǒng)培訓相比,只是培訓工具更為先進了,相關培訓理念、舉措并未跟上實際培訓需求,較大程度上浪費了培訓資源,這也是目前阻礙網絡化視域下中小學教師培訓水平提升的關鍵困境。
在網絡化時代展開的中小學教師培訓,必須在培訓內容下足苦心,竭盡全力的將培訓內容豐富化,以此來滿足不同教師的不同培訓需求,以此來提升培訓成效。為達到此目的,需要相關培訓導師具備先進的培訓理念,認知培訓內容對于最終培訓效果的重要性,并積極搜集與培訓相關的多樣培訓內容,將其與實際相結合,在關注內容的實際性特點時,也要把握好培訓內容的趣味性、深度性,切實讓中小學教師學習的勁頭更足,并真正意義上學到有用的內容。在篩選與確定培訓內容過程中,還需拿捏好培訓內容學術性與現(xiàn)實基礎之間的平衡性,使得中小學教師在培訓中受益匪淺。
想要突破網絡化視域下中小學教師培訓中的培訓體系不完善困境,就需要相關學校及培訓機構加強對此問題的重視,并積極投身其中進行解決。其一,要完善與更新培訓制度,使得培訓制度充分為培訓各項工作提供指導和借鑒,確保更新后的培訓制度內容與時俱進。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制度中,要著重對激勵制度、考核制度進行修改,使得激勵制度貫穿培訓整個環(huán)節(jié),使得考核制度更貼合網絡化視域下的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從而提高中小學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主動性,相信會取得不錯的培訓成效,也相信中小學教師綜合素養(yǎng)及能力會有一個較大的轉變。其二,要發(fā)揮監(jiān)督部門作用,除了監(jiān)督制度的完善及更新工作外,還需監(jiān)督制度的落實情況,從而確保培訓體系在培訓工作中的價值和作用真正體現(xiàn)出來。
網絡化視域下的中小學教師培訓最忌諱固定化培訓方式,這與網絡化時代背景有著較大的沖突與矛盾,需要有策略的進行攻克。具體而言,需要相關培訓導師,借助以網絡為依托的培訓設備展開多層次、更靈活化的培訓,除了借助網絡設備進行培訓內容的呈現(xiàn),還可將其打造為導師與教師互動平臺,賦予中小學教師更多參與課堂培訓的權限,使得中小學教師有機會闡述個人觀點與建議。除此之外,還可借助以網絡為依托的培訓設備展開多樣化培訓活動,改善培訓氛圍及環(huán)境,確保中小學教師邊學邊收獲快樂,實現(xiàn)寓教于樂,相信可以讓培訓更具有效性。
網絡化視域下中小學教師培訓中還存在較多的困境,這些困境的長期存在,嚴重阻礙了網絡化視域下中小學教師培訓水準的提升,對于中小學教師學習及能力提升相對不利,因此,有必要思考網絡化視域下中小學教師培訓困境的突破對策,并一一實施,以此來改善培訓現(xiàn)狀并助力教師成長,相信會取得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