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xiāng)在漾濞縣太平鄉(xiāng)的大山深處,海拔2000 多米。那里植被豐富,風(fēng)景秀美,是一片人與自然完美合一的“世外桃源”。“桃源”里片片綠海連綿起伏,核桃林便是這綠海中最耀眼的明珠。綠浪濤濤的核桃林,如同一塊塊裴翠綴滿家鄉(xiāng)的山河大川。
站在村口向遠(yuǎn)處眺望,翠峰如簇,綠樹蔥蘢。不管往哪個方向望去,映入眼簾的都是如茵的綠樹,高的矮的,遠(yuǎn)的近的,不同深淺,不同層次。其中最惹眼的,便是那一大片一大片的核桃林。它們在明媚的陽光下,幽幽地舒展著鋪天蓋地的綠,盡情展示著生命的芳華。
步入林間,古木參天、綠蔭綿綿。摸著偉岸挺撥、蒼綠虬勁的核桃樹,心中感慨萬分。小時候,我和伙伴們時常在這些核桃林里玩樂。這兒曾留下我們兒時的無數(shù)歡笑,塵封著我們無數(shù)的童年回憶。最粗的幾棵核桃樹,大概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吧。印象中有那么四五棵,在我年幼時就需要兩三個六七歲的孩子才合抱得過來。三十年過去了,它們較之以前似乎也沒多少變化,足見其年代之久遠(yuǎn)。核桃林里有數(shù)不清的樹木,枝葉挨挨擠擠。微風(fēng)輕拂,綠浪一層一層,高高低低,搖曳生姿。大大小小的核桃樹,迎著清風(fēng)“輕歌曼舞”,裊裊娜娜。狂風(fēng)大作,無垠的綠海頃刻被揉得四分五裂,瞬間又無痕地粘合在一起。這層出不窮,疊層蕩漾的“綠”把大山點綴得俊秀、清幽、空靈。
密林深處隱藏了不少甘泉和清溪。因為綠樹的庇佑,泉流清碧干凈、澄澈透亮。用雙手捧一捧清水送到口中,尋找當(dāng)年的味道。涼絲絲的,甘洌清甜,正是那熟悉的、久違的感覺。
我與核桃之間,有著深厚的感情和剪不斷的緣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有太多太多關(guān)于核桃的美好片斷,讓我沉醉與回味。
春天,核桃樹上開出了許多像毛毛蟲似的、綠色的花穗。可別小看這花,它不僅可以孕育果實,還是美味的食材?;浜?,撿起落在地上的“毛毛蟲”,將其花蕊捋去,只留下綠色的芯子,然后拿到沸水中焯一下,漂洗干凈之后便可烹制菜肴??杀?,可涼拌。味道鮮美,且有清熱去火之功效。小時候,在暮春時節(jié),核桃花還是我們餐桌上的常備菜呢。
隨著季節(jié)的更換,核桃葉慢慢長大,一棵棵核桃樹變得枝繁葉茂、郁郁蔥蔥。炎炎夏日里,大人們在辛勤的勞作之后便到核桃樹下乘涼、喝水,吃晌午飯。作為小孩的我們,則干些“不務(wù)正業(yè)”的閑事。那時候沒有多少玩具,我們便自己動手制作。我們砍下鐵核桃樹的樹桿,削制成槍、寶劍等玩具。用核桃葉縫制成各種各樣的“道具”,如衣服,圍裙等等。我三姐手巧,她縫制的核桃葉戰(zhàn)袍和古裝衣服很受同伴們的歡迎。身披核桃葉“服裝”,手拿核桃桿“兵器”,我們開始模仿西游記、八仙過海等電視劇里的一些打斗片斷,樂此不疲。核桃樹皮還可以做成樂器。村里的哥哥們剝下粗細(xì)不一的核桃樹皮,七纏八繞地,便做成了哨子、喇叭、嗩吶。有一位哥哥頗有音樂天賦,他能用核桃樹皮“嗩吶”吹奏出各種好聽的調(diào)子,令我們羨慕不已。
“綠滿山川聞杜宇”。在布谷鳥的叫聲中,山上野果漸漸多了,櫻桃、楊梅、白果(其莖葉類似草莓)、黃果(一種刺藤的果實)、黑果(一種刺藤的果實)。這時候,核桃葉也發(fā)揮了它獨特的優(yōu)勢,成了孩子們盛裝野果的容器。我們用核桃葉縫制成籮、碗、盆等各種器物,用其裝盛野果,既方便又不會磨壞野果。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jié),我們呼朋引伴地進(jìn)入山林中采摘野果,在大自然中盡情放松。我們追逐嬉戲,開心極了,笑聲、歌聲不時在山林中回蕩。
十多年前,在核桃樹剛剛吐綠直至碩果滿枝的那段時日里,我曾待業(yè)在家,準(zhǔn)備參加公務(wù)員考試。我晚上看書、做題,白天幫忙母親種莊稼。那幾個月是我人生中最平靜的日子,忙碌、充實,簡單、快樂,無憂無慮,與世隔絕。從種子下地到發(fā)芽、鋤草,直至收獲,我享受著簡單恬淡的田園生活。生機盎然、綠蔭如傘的一棵棵核桃樹,讓我對生活充滿了希望。那時候,覺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我和母親每天勞作到天黑。因為身體勞累,飯菜吃什么都是香的。一鍋油炒飯下點腌豆腐、一鍋白米飯加點涼拌魚腥草,或剝幾粒蠶豆米煮上一大碗面條都再美味不過了。經(jīng)過幾個月的精心準(zhǔn)備,我順利考上了公務(wù)員,而我原本纖瘦孱弱的身體也因勞動而變得強壯健康。
再過些時日,核桃仁漸漸成形。雖還沒有香味,但孩子們已開始覬覦它的滋味。小時候,因為缺少食物,或者說食物過于單一,核桃自然成了我們期待不已的美食。那個時候沒有多少零食,就幾個水果糖,都還得精打細(xì)算、計劃著吃。所以孩子們只能在核桃上動腦筋。我們借著割草的機會,悄悄靠近核桃樹,悄悄摘下幾個核桃,用鐮刀將外面的青皮和尚未長好的硬殼一道砍去,第一時間嘗鮮。可憐我小時候雙手極不靈活,砍核桃吃時,經(jīng)??硞约旱氖种?,可核桃又總是誘惑我,于是我在傷疤未好時就又忘記疼痛,再度尋思著去砍核桃吃。所以,那個季節(jié)我的衣兜里總是備著碎布條和棉線,以應(yīng)對“不時之需”。
秋風(fēng)乍起,核桃樹隨風(fēng)婆娑搖曳。時下已是核桃成熟的季節(jié),這塊清幽圣潔的土地上洋溢著豐收的氣息。黝綠的核桃果掛滿枝頭,玲瓏渾圓,像一個個呆萌可愛的胖娃娃在朝著我們咧嘴甜笑。清風(fēng)徐來,核桃款款下落。撿起落地的核桃,用手輕輕一捏,薄薄的殼兒便裂開了。剝掉外殼和果仁的薄膜,白花花的核桃仁頓時呈現(xiàn)于眼前。放在嘴里輕輕一嚼,嫩滋滋的、脆生生的、香絲絲的,還帶點淡淡的甜味(只有我們這種高海拔地區(qū)的核桃才會有這股特有的甜味),真是妙不可言。這個時候吃核桃是正當(dāng)其時,所以我們吃得光明正大、心安理得,不用擔(dān)心被大人發(fā)現(xiàn),不用擔(dān)心砍傷手指。
吃累了,便仰臥在林間的石塊上,或是躺在松軟的蓑衣上,看看滿枝滿地的核桃果、看看蔥翠惹眼的綠樹、看看嘰嘰喳喳的鳥兒、看看悠遠(yuǎn)高渺的蒼穹,聽聽 “清泉石上流”,品味“歲月靜好”。
入夜,與家人圍坐在寬敞涼爽的小院中,一邊剝食核桃,一邊與家人談天說地,共享豐收喜悅。月光皎潔如洗,明朗怡人。院子周圍的核桃樹在靜謐迷朦的夜色中,隨著清風(fēng)輕輕搖曳,倩影如畫、阿娜多姿。這幾十棵核桃樹差不多與我同時出生,算是陪伴著我成長,所以我一見到它們,心里便會產(chǎn)生一種特別親切的感覺。它們是時下最受歡迎的品種——“紫心娘青”。這個品種近幾年價格炒得很高,頗受大眾歡迎。因為品種好,品質(zhì)好,且又晚熟,在市場上不再有新鮮核桃的時候,它們才姍姍上市,所以能賣好價錢。
核桃有很多吃法,鮮果直接吃,煮熟了吃,干果蘸蜂蜜吃,或切成末兒做蜂蜜核桃茶,姜糖茶,或做作料拌涼菜等等。那時候,孩子們還有一種特殊吃法——“包燒”核桃。揀幾個新鮮的核桃果,將其硬殼敲裂之后,用玉米殼或芭蕉葉包好,埋到火堆里燒上十多分鐘即可?!鞍鼰焙颂蚁闩此?,別具一番滋味,用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luò)用語來說就是“好吃到想哭”的感覺。核桃的用處還有很多,如包湯圓的時候,剁碎了與橘子皮和在一起做芯子;八月十五炕餅子的時候,將核桃末兒與大薄荷、橘子(不是普通的橘子,是我們當(dāng)?shù)匾环N專門用來做餅子的味道特別香濃的品種)一起用做餅子餡?,F(xiàn)在飯店又研究出了許多新的菜式,如泡椒涼拌核桃仁,火腿炒核桃,紅燒核桃仁等等。
縣城有一家核桃乳廠。讀小學(xué)六年級時,我第一次品嘗到本土的核桃加工成品——漾濞核桃乳?;蛟S是因為年幼嘴饞,或許是那時候的核桃更香,記憶中那乳白色的汁液是那么甘甜,那么香濃,那么可口,彌散著一縷縷誘人的核桃香。直到今日,我依舊惦記著那個味兒。那時候,還有一種叫“琥珀核桃仁”的核桃加工食品,吃起來脆脆的,酥酥的,甜甜的,慢慢地咀嚼,感覺享受極了。
家鄉(xiāng)的核桃林里大多數(shù)是泡核桃樹,但鐵核桃樹也有不少。泡核桃樹哪棵是哪家的,各家各戶分得清清楚楚;鐵核桃樹則分散在漫山遍野,不屬于哪家哪戶,待核桃熟透掉落到地上的時候,誰撿到就是誰的。所以在鐵核桃成熟的季節(jié),大家會爭相到鐵核桃樹下?lián)焓昂颂摇旌颂疫@種輕巧的活路兒,是女人和小孩子的“專利”。女人們一般到很遠(yuǎn)的地方去撿拾,她們常常深夜里兩三點出發(fā),天亮后直至中午十點左右才滿載而歸。這會兒,能承載六七十斤或七八十斤核桃的大竹籃已經(jīng)裝得滿滿的了。遇到核桃多的時候,籃子裝不下,她們還會在某個樹叢里藏一堆,朝后抽空再去背回。我們小孩子則是在附近撿拾,在兩公里的范圍之內(nèi)。我們往往黎明時出發(fā),九點鐘左右回到家,收獲自然不如大人。大多數(shù)時候,籃子只裝了兩三百個核桃。運氣不好的時候,只能撿到五六十個。這是我們最喜歡干的活兒,伙伴們?nèi)宄扇?,一路說說笑笑、追逐打鬧,心情非常愉快。即使這種時候經(jīng)常下雨,我們的鞋子、衣服常常已經(jīng)沒有干爽的地方,但是我們心里非常高興。有收獲之后的喜悅,有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之后的舒心,有幫忙大人做事之后的成就感。往往在我們聚精會神撿核桃的時候,螞蝗會偷偷襲擊我們的腿和腳。但瑕不掩瑜,這些小插曲不會影響我們愉快的心情。被螞蝗咬了怕什么,拿點鹽巴搓搓洗洗就好了。家鄉(xiāng)森林覆蓋率特別高,樹林密密匝匝,我們把密林叫做“箐林”,我家房子背后就是“箐林”的入口,我們叫它“小箐口”。從“小箐口”沿路下去,一路都是鐵核桃樹。因為離家近,孩子們一天到晚都可以在這段路上來回?fù)焓?。一天下來,也會有不少收獲。
鐵核桃最初是用來加工成核桃油的。那時候,我們那兒的人家,一年四季做菜基本上都是用核桃油。加工核桃油的過程我們叫做“打油”。核桃油我們叫做“香油”。“打油”大部分用鐵核桃,只摻入很少泡核桃,以增加出油率。將烤透的核桃用鐵榔頭打碎,用篩子篩濾后放到石臼里春細(xì)直到變成油餅形狀,再倒進(jìn)大灶?里熬煮。其間的詳細(xì)環(huán)節(jié)我記不清了,反正過程非常繁瑣。值得一提的是,篩濾碎核桃之前,作為小孩的我們,總喜歡撿食被鐵榔頭打過的核桃碎仁。鐵核桃仁可比泡核桃仁好吃多了,苦于平時沒辦法剝食,只能在“打油”的過程中過過癮。印象中“打”一次油全家人要從天亮開始,一直持續(xù)忙碌到夜深人靜。那時候我還比較小,在整個過程中,不過是扮演“跑龍?zhí)住钡慕巧闲W(xué)的姐姐們年紀(jì)稍大一點,需要充當(dāng)干活的“主力隊員”。等核桃油熬煮出來的時候,她們已是精疲力竭,手上布滿了小泡。熬出的香油金亮亮的,用香油烹制的菜肴清香四溢,炒什么、煮什么都好吃極了。但更讓我感興趣、至今記憶猶新的是其副產(chǎn)品——油醬,即過濾核桃油后剩下的醬。在油醬里酒上點食鹽,掐進(jìn)去上幾截芫荽,美味無比。
后來,鐵核桃不再用來榨油了,而是在冬天將鐵核桃果埋進(jìn)泥土里,用來繁育核桃苗。一個鐵核桃果種到地里,一年后幼苗可以賣兩三角錢,比榨油劃算多了。如果培育成嫁接苗,則利潤更大。這樣一來,撿拾鐵核桃的人就更多、更勤了,大家心底充滿了希望,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再沒有機會吃到我最喜歡的油醬了。我特別懷念油醬的味道,夜深人靜時,常常會夢回童年,在夢中“品嘗”那熟悉的美味。不知道和我一樣,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朋友們,是否也有這種感覺。
近年來核桃產(chǎn)業(yè)不景氣,鄉(xiāng)親們已不再種植核桃苗,泡核桃果價格也持續(xù)低迷。為此,漾濞縣委、政府在擴(kuò)大核桃銷路、推動核桃精深加工、延伸核桃產(chǎn)業(yè)鏈方面動了不少腦筋,想了不少辦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核桃產(chǎn)業(yè)必將“撥得云開見日月”, “柳暗花明又一村”。鄉(xiāng)親們將繼續(xù)因核桃而致富,因核桃而幸福。
時?;貞涍^去的時光,回憶那些在核桃林中玩樂、勞作的日子,回味與核桃的絲絲情緣。時光不能倒流,過去了的就一去不復(fù)返了。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fā)展,屬于我們那個時代那種天然質(zhì)樸的、與核桃相依相伴的日子已永遠(yuǎn)埋藏在悠悠歲月中,成了我們內(nèi)心深處最美好的記憶。如今家鄉(xiāng)的孩子們,擁有的是一種全新的現(xiàn)代生活。他們成長于祖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黃金階段。他們衣食無憂,擁有優(yōu)越的成長條件。他們將在核桃林中度過比我們更加幸福、更加快樂的童年。他們會珍惜祖國給他們創(chuàng)造的優(yōu)越條件,知福、惜福,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更加光明燦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