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廷容
話說這個世界上最小的主任——班主任,卻承擔著祖國下一代希望的繁雜工作。班主任是學校班級工作的教育者、組織者和領導者,是學校目標管理的具體實施者,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梁和紐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以下簡述我的班主任工作經(jīng)歷中的管理心得。
一、必須重視班委隊伍建設
要建設一個好的班級,就必須培養(yǎng)好的班風,而好的班風,離不開一批優(yōu)秀的班干部,并要求班干部在班級中起到典范和帶頭的作用,在班級管理中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做好班主任的各方面小助手。比如在運動會組織報名時,班長攜體育委員可以獨立完成好報名事宜;在藝術節(jié)節(jié)目選定和排練時,文娛委員可以基本選好節(jié)目,組織好參演人員,服裝等;在學校組織全班去醫(yī)院體檢時,班長(男)和英語科代表(女)可以在完全沒有我的情況下,完成好下發(fā)體檢表,排好男一列女一列的隊伍秩序井然地去醫(yī)院體檢完成,并回到學校;安全委員每周每天獨立地完成好安全日志填寫,晨檢報告上交;衛(wèi)生委員可以在課前安排好衛(wèi)生打掃;早讀期間英語和語文課代表可以在老師沒有到教室時就做好領讀和監(jiān)督工作……總之,班委干部的作用和力量到位了,班主任這個管理者才會覺得輕松,事半功倍,而不是什么都親歷親為,吃力不討好。所以我接手一個新班級第一件事情就是精心培養(yǎng)、組織一批優(yōu)秀的班干部。
二、不吝肯定,時常表揚,增強自信,樂觀堅強
有一位名人曾經(jīng)說過:心里很苦的人,要有多少甜才能填滿他的苦?。?/p>
其實我認為錯了,心里很苦的人,只要有一絲甜就可以填滿。因此對于我們眼中那種所謂的成績不好的同學,只要有其他方面是積極向上的,我們也要及時肯定,不能因為成績的好壞全盤否定某位同學,這是片面的。
我經(jīng)常換位思考同學們的心里,總覺得做為一線教師,雖然我的工作不是時時刻刻都完美,但是我肯定也希望在我完成得好的時候得到領導的肯定和表揚,正如所有的同學們當然也希望得到我的肯定一樣,因此對于有學習勁頭的同學,我會在作業(yè)完成得好時及時表揚、會在考試取得進步時大大地肯定;對于中等或偏下成績的同學,會要求他們掌握基礎和簡單層次的題目,獲得該層次學習的成功感,不要讓他們覺得什么都不會,因為總是無法獲得成就感的話,就會喪失信心,直到放棄;而對于學習完全沒有辦法的同學,就會挑選他們身上的特點給予肯定,比如有的同學很勤快,雖然學習不好,但是經(jīng)常主動承擔教室拖地的活,讓同學們有了干凈的教室;比如有的同學很懂禮貌,不管在學校還是校外見到老師都會問好,這問好的一瞬間,是當老師最大的成就感;比如有的同學繪畫很擅長,還在教師節(jié)的時候親自給老師制作賀卡,這些都是良好的品質(zhì)!老師從來不會單單以成績高低去評論一個學生的好壞,我經(jīng)常跟我的學生們說,我讀書的時候成績也不是拔尖的,但是各種好的品質(zhì),都是值得學習的。所以一定不要吝嗇你的肯定、贊揚、微笑、鼓勵……因為這些,你其實也希望得到,對嗎?
三、要把后進生轉(zhuǎn)化工作做為班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班主任工作中,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工作做得成功與否,決定著班風的好壞。做好后進生轉(zhuǎn)化工作,原則是“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一般不用“武力征服”,“武力征服”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我始終認為,做學生的思想工作,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多從情感上打動他們。不在公開場合進行批評,時時保護他們的自尊,使他們明白老師是尊重他們的,并對他們進行細心、耐心的教育和不間斷的鼓勵。
目前,有大量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厭學情緒十分嚴重,這很大原因是:這部分同學從小學進入初中,幾乎不能用分數(shù)來衡量,學習成績好也罷,差也罷,全部錄取進入初中,他們的心態(tài)就是混日子到初中畢業(yè),甚至很多家長都抱著默許孩子混日子的心態(tài),因此,這部分后進生的思想工作是很難做的,好話歹話說盡,卻起不到預期的效果。而同學們有這種心態(tài)的原因,是簡單地認為就算沒有學歷,沒有文化的父輩們都可以靠打工、靠勤奮過日子,因此自己也可以。他們天真地認為打工了就沒人管束自己,每天很自由,還有工資,一對比學習的日子,天天被老師念叨、說教,還有完成各科作業(yè),很顯然不會選擇認真學習。綜上所述,后進生的思想工作難度之大,超出你的想象!但是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放棄、不拋棄,因為也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會有后進生得到轉(zhuǎn)換。我遇到過一個算是被我轉(zhuǎn)換的后進生,很有成就感。初一進校的時候感覺他還是很陽光的,很愛笑。但是學習方面是懶懶散散,成績中等偏下,后來初一下冊跟一堆抽煙喝酒打架玩游戲等不良嗜好的同學結(jié)交,就開始完全放棄學習,上課從來不聽,作業(yè)從來不做,對老師也是很不尊重,思想工作不知做了多少,好話歹話說了一籮筐,仍是聽不進去。他是父母的超生子,哥哥也在初中輟學出去打工,(目前還是月薪幾千,能夠過得走日子)因此他一心想跟著哥哥出去打工,覺得打工賺錢的日子比讀書學習的日子美好多了,父母管不住他,拗不過他,因此在初二上冊他不顧父母反對,休學和哥哥去廣州打工了,大概過了一個月不到,跟我發(fā)信息談了很多他的近況。跟著爸爸在工地當小工,很辛苦;跟著哥哥找的川菜館子學師傅做菜,很辛苦,每天工作時間很長,完全不是他想象那種輕松自在的場景,表示下定決心想回來讀書。那一刻,我突然有種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感覺,我也用自己的經(jīng)歷跟他對比了,我大學畢業(yè)的時候也在外打工過一段時間,出門在外那種漂泊感、無依無靠的感覺,只有自己經(jīng)歷了,才會懂。并鼓勵他,一切都來得及,心態(tài)端正了,進步是遲早的,希望你既然自己體會到了打工的不易,回來就珍惜讀書的日子,不辜負時光,不辜負自己。
四、班主任要經(jīng)常與學生家長保持練習,堅持家訪
家訪是班主任獲得第一首育人資料的重要途經(jīng)。通過家訪可以更準確的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在家的表現(xiàn),家庭環(huán)境等,從而更加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個性,做好學生思想工作?,F(xiàn)在家校溝通的方式很多,比如電話、微信、QQ等,但是與親自上門家訪相比,感受是不一樣的。比如我?guī)У陌嗉売胁糠謱W生是因為鄉(xiāng)村初中取消后到鎮(zhèn)中讀書,每天上學路程一二十里,大冬天的早上五點半起床,甚至五點起床去馬路邊等車,特別辛苦;還有的孩子沒有買到月票的需要每天早上坐摩托車、或者走路;親自去走了這樣的家訪,才能感受得到孩子們上學路上的艱辛,從而引導他們應該更加珍惜在學校的學習時間,才不枉費五點鐘起床的辛苦。而也有同學家住街上,離學校很近,卻還有遲到的現(xiàn)象,究其原因不過就是賴床,對于這樣的同學我會跟他們舉五點鐘起床等車那些同學的例子,鞭策他們要珍惜父母給自己創(chuàng)造的優(yōu)越條件,把握好自己的讀書時光。在我的家訪經(jīng)歷中,還有一類同學另我印象深刻!他們在老師眼里不是成績好的學生,但是家訪中看到的是他們在家非常勤快,幫助父母煮飯、割草、打谷子、搬包谷、洗衣服、喂豬等等,什么都干。這類孩子身上這些品質(zhì)是多么珍貴。再從勤奮做家務這個點引導他們對待學習也要勤奮,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高低掌握好自己力所能及的知識,獲得在學習上的成就感,提升對學習的信心,不放棄學習。對待學習和對待生活一樣,你付出多少,就會收獲多少。
總之,班主任工作中不能缺少愛。愛是尊重、愛是寬容、愛是責任。在我的班主任經(jīng)歷中,與學生的相處只要投入的感情深一些,給予的關愛多一些,同學們是可以感知得到的。先讓孩子們喜歡你這個人,愛屋及烏,接著孩子們一定會喜歡你的課程,學習的興趣就會培養(yǎng)得起來。相信這樣你的工作會取得更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