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紅英
摘要:高三語文備考,是關系到無數(shù)學生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大考,其不僅要對學生之前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還十分考驗教師對重點脈絡的清晰把握能力。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備考效率,本文將結合筆者過去的教學經(jīng)驗對此進行思考實踐的探究。
關鍵詞:高三語文;備考;思考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7-0094
語文作為高考科目當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備考計劃需要始終以考綱要求為主線,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全面鋪開。雖說學生之間的程度與能力存在差異,但是單純從備考的有效性來看,教師應重視高考沖刺階段的教學安排,激發(fā)學生的斗志,培養(yǎng)學生的全局意識,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
一、高三語文備考存在的困境
1.缺乏目的性
每年高考都會在3~4月份出臺相應的高考大綱,沖刺階段需要嚴格按照高考大綱設定備考計劃內(nèi)容。但是,高中生的大腦思維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自主性,教師在備考計劃啟動前往往會忽視對學生的心理建設活動,認為學生自身應當會有這樣的共識,然后就馬上推進下一步的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備考策略,最終卻收效甚微。實際上,教師在重視學生理論學習的同時,應加強學生的心理建設,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短時間內(nèi)確定自身的階段性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集中精力進行沖刺階段的學習。
2.無計劃
無計劃的表現(xiàn)并不在教師的范圍,而是普遍產(chǎn)生于學生的世界,很多學生都有著出色的跳躍性與發(fā)散性思維,但卻沒有辦法自動生成收集這些特別想法的“網(wǎng)兜”,內(nèi)心迫切希望有人能給自己指一條明路,尤其是教師所給出的意見,在學生心目中變得至關重要,面對這一學科,教師有計劃而學生無計劃這一切依然等于零。每個人的強弱項不同,每個人的時間不同,每個人的想法也不同,所以教師憑借自己的思維制定的教學計劃,對學生往往幫助不大。其他學科學生還能夠依靠刷題彌補自己的迷茫,但是對于語文學科來說常常會比較無力,所以教師在制定備考計劃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
3.評價不及時
實際上,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來說,延遲性的評價反而會對學生造成不利影響,學生在等待評價的過程中往往缺乏自主意識,甚至非常迫切與期待的想要知道自己的成果,而學生在這一期間空白且無趣,不斷地在消磨自己的意志。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減少一些自己的經(jīng)驗之談,給學生多一些互動的機會,語文是一門交流與理解的學科,不是閉門造車,也不是孤芳自賞。教師應與學生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及時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點并對癥下藥。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是緊密的,這也是評價及時的必要性所在。
二、高三語文備考的方法總結
1.明確目標
經(jīng)過近12年的語文知識學習,學生不可能毫無基礎,但是單從分數(shù)層面上來講,每個人的目標確實是不一致的,而這個目標也同時會因為各學科的綜合能力而產(chǎn)生天平的傾斜。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是,每一門學科的教師都只會“掃自己門前的雪”,就連人文理念最為豐富的語文教師也秉承了這一傳統(tǒng),其實我們應當意識到這樣做的局限性,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學生的綜合情況進行細致的了解,從而進一步提出有效的備考計劃。
高三有大大小小的模擬考,有很多發(fā)現(xiàn)問題的機會,學生面對各科考試難免會緊張焦慮,但每一次模擬結束后的評卷分數(shù)都是一次檢測的機會。而每年的試卷模式相對固定,如硬性的背誦、與常識相關性較強的語言知識應用,對各類型文章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表達的考查,學生在這些不同問題上所產(chǎn)生的疑惑,因為雜亂無序,所以自己未必能夠意識到真正的問題,此時就需要借助教師的專業(yè)判斷力提供方向。并且,目標和分數(shù)確實有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性,但分數(shù)是結果性的,目標則應當實現(xiàn)完整的具體化。雖然說量化語文知識是不可能的,明確語文知識目標卻是可以實現(xiàn)的,過程中需要堅持一個要素,目標是需要依靠學生自己的努力才能完善的內(nèi)容。
2.個性化計劃與及時評價
例如,一次模擬考后,在考后點評階段,發(fā)現(xiàn)一位學生試卷上基礎背誦滿分、作文優(yōu)秀、閱讀理解能夠拿到90%的分數(shù),但是在古詩文鑒賞上卻存在短板,在教師了解到學生數(shù)理化成績優(yōu)異,對西方哲學知識有著充分的熱忱之后,了解到該學生邏輯思路清晰,但是對古文鑒賞與常識應用方面可能存在抗拒情緒。教師在與其深入交談與分享意見之后,可以針對該學生進行兩項計劃要求,一個是令其一周大概復盤一個階段課內(nèi)知識內(nèi)容,并提供一部分關于古詩文新解的影視資料與閱讀材料,過程中先不急于做題,在確保學生融入情境之后,再進行階段性的練習。
教師要為學生確定清晰的學習大方向,給學生成長的土壤,短期內(nèi)節(jié)約彌補短板的時間并及時給予評價,即便是語文學科這種需要長期積累的學科,也有突擊學習的可能。每一位學生的情況具體分析過后,就會發(fā)現(xiàn)都會有屬于各自的通路所在,盡力分析盡力引導,在一定比例上就能夠?qū)W生產(chǎn)生成效,減輕學生對高考“一分定生死”的恐懼感,讓他們產(chǎn)生攻克難題的挑戰(zhàn)欲,這也是非常有利于考試的行為。
總之,教師與學生經(jīng)歷長時間的相處,對學生的個性與趨向也有了相應了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考量到每一位學生的情況,并進行針對性引導。教師應及時指正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強調(diào)教學的實用性以及實效性,穩(wěn)定學生情緒,增強學生學習信心,幫助學生取得更優(yōu)異的考試成績。
參考文獻:
[1]李穎.高三語文備考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華夏教師,2019(31):70.
[2]付清.提升高三語文備考有效性的思考與實踐[J].華夏教師,2019(24):90.
[3]金英華.提升高三語文備考有效性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教師,2017(14):33-36.
(作者單位:山西省陽泉市盂縣一中04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