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修科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普及,傳統(tǒng)的育人觀念和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改革趨勢,且難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因此,新時期的教師在組織教學工作時,應當秉承教改的核心要求,通過引進多元化教學策略來優(yōu)化教學結構、改善授課氛圍,從而不斷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使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得以穩(wěn)定發(fā)展。據(jù)此,筆者結合個人的實踐教學經驗,深入分析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具體途徑,旨在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工作的成效。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7-0019
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推廣和應用打破了在教學中沿用單一教學模式的局面,要求各級教師加強學習,掌握各種科學、有效的新型教學方法,然后立足實際,通過創(chuàng)新、實踐將各種教學方法靈活運用于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以便不斷挖掘學生的思維潛力,促進他們綜合能力的不斷發(fā)展。在此形勢下,初中語文教師也要積極調整自己的授課思路,將多元化教學方法融入到日常授課活動中,從而不斷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進行高效率、高質量的學習,最終不斷增強其語文學科素養(yǎng)。
一、利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提高導課質量
1.設計生動情境導入新課
生動的教學情境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主動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究,或是自覺分析各種問題,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在導課時就可以使用信息技術來營造良好的情境,繼而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立刻融入到學習活動中。這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播放音樂、視頻或是展示圖片、案例等,由此在聲形并茂的環(huán)境中順利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然后依據(jù)情境中的相關內容來引導他們去學習新課。
2.提出話題指導學生討論引出新課
要想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并配合教師完成導課任務,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依據(jù)將要講解的內容設計一個富有趣味的或是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話題,以便使他們主動進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觀點,便于教師據(jù)此找到導課的契機。具體來說,語文教師可以結合閱讀文本的主題要求學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幫助他人以及受人幫助的經歷,或是談一談自己最喜歡的名著人物,也可以分析一下生活中的環(huán)保小細節(jié)等,從而使他們在討論中提出各種類型的觀點,然后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點引出新課內容。
3.組織小游戲實現(xiàn)導課目標
在導課環(huán)節(jié),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小游戲來活躍氣氛,從而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此時,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具體的授課模塊來設計不同類型的游戲,如講解漢字之前可以引進猜字謎或是講漢字故事的游戲,在閱讀教學之前則可以根據(jù)文本類型或寫作主題指導學生開展成語接龍比賽、語文知識競賽等游戲,然后通過巧妙銜接將學生引進具體的學習中。
二、利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效果
1.建立學習小組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采用合作學習模式來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之明確自身的主體地位,然后在學習中不斷發(fā)散思維,通過有效溝通和交流獲取完善的語文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成人數(shù)均等、整體學習水平相近的學習小組,然后在課上以展示明確任務或者是提出具體問題的形式引導其合作探究,從而促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并憑借眾人的努力收獲學習成果,同時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
2.運用微課課件輔助剖析重難點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使用微課教學模式來講解各種重難點知識,以此不斷簡化學生的理解過程。當然,語文教師需要先明確重難點,然后據(jù)此設計內容詳細、短小精悍的微課課件,利用短視頻引導學生逐步思考其中的問題,并要求他們將自己的思考結果綜合起來形成完整的認知,然后再次梳理所講要點,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最后有效突破重難點,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其學習質量。
3.滲透情感教育促進學生構建完善的價值體系
語文課本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挖掘其中的積極情感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從而順利實現(xiàn)三維教學目標,促進學生文化、能力和品德同步發(fā)展。此時,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帶領學生分析閱讀文本中人物的精神品質或是某個事件中折射出來的道理,也可以從文章主題出發(fā),要求學生聯(lián)系個人實際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還可以借助語文實踐教學的機會對學生的情感價值觀進行完善,由此不斷增強其學習效果。
三、在多元評價中完善學生學習成果
在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初中語文教師也可以引進多元化方法。例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評,通過回想自己在課上的表現(xiàn)以及最終的學習結果進行反思,并給自己一個中肯的評語,然后在小組中進行互相評價,分別聽取組內成員對自己的評語,及時記錄有價值的意見,或是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對其他成員進行客觀評價,繼而得出一個比較完善的評價結果,最后教師評價時需要滲透分層理念,以學生本身的學習水平為參照,針對具有明顯進步的個體進行表揚,并為學生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意見,由此不斷完善其學習成果。
四、結論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積極發(fā)揮自身的教學引導職責,通過利用多元化授課方法來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而不斷激發(fā)其興趣、調動其熱情,讓教與學活動都能順利、有序地開展。當然,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還需不斷優(yōu)化個人的授課理念,并結合已有的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和創(chuàng)新,以便讓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出現(xiàn)在課堂上,使學生樂于學習,同時從學習中收獲豐富的知識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最終在落實課程改革要求的同時,助力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燚.試論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運用[J].課外語文,2018(34).
[2]秦懷青.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研究[J].中國教師,2018(S2).
[3]江傳松.試論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運用[J].才智,2019(9).
(作者單位:湖北省十堰市房縣石堰河中學44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