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圍繞各地黨委、政府部門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重心來做好重大主題事件的新聞報道,這是給予民眾正確輿論導向的關鍵,也是媒體平臺面對瞬息萬變的行業(yè)環(huán)境獲得競爭優(yōu)勢的關鍵。
選題是對重大主題事件進行高效率報道的關鍵工作,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在深入學習不同時期的政府工作報告后確定選題,之后還需要深入挖掘本地優(yōu)勢產業(yè)與選題間的契合點,從而提高政務報道的深度。待完成上述工作后,還要想方設法地將報道重點放在“人”身上,要通過特定時代背景下有代表性的人物來反映我黨政治體制改革、經濟建設所取得的成果。要通過代表性人物為社會發(fā)展、進步所作出的貢獻來贏得公眾對于政務報道工作的認同感和支持度。新時期,公眾的信息獲取途徑正在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負責政務報道的新聞從業(yè)者也應當重新思考、定位與受眾的關系,要貼近群眾的日常生活進行報道、不能只一味地喊口號。如果政務報道脫離群眾,那將很難取得理想的宣傳報道效果,對此需擺正認識。
進入融媒體時代,在進行政務新媒體宣傳報道時要盡可能選擇那些能夠引起受眾共鳴的話題進行政務報道,進而強化它與民眾日常生活的聯系性。這里的話題可以從微博、微信等軟件上人們廣泛討論的話題中進行選擇,而在確定選題和報道的主要方向后則需要快速進行響應,這是在與同類型媒體平臺的競爭中順利搶占先機的關鍵,更能夠提高新聞稿件的閱讀量。在保證稿件發(fā)布速度的基礎上,找準切入點也很關鍵,這將直接影響到最終發(fā)布的稿件或視頻新聞短片是否可以贏得受眾的支持及認可。
在進行政務報道時,要轉變過去的視角及工作模式,進而在了解用戶需求的基礎上為他們推送有價值的信息資訊。這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從受眾的角度著手思考問題、明確報道重點。此外,還應當轉變過去單一的文風,從而提高報道質量。
工作中我們不難發(fā)現,個別正能量而且充滿價值的文章或視頻雖然篇幅較短,但卻得到了民眾的廣泛關注,在各大社交平臺上也呈現出了刷屏之勢。說到底,主要是因為這類新聞報道激發(fā)出了人內心深處最真摯的情感,并產生了共鳴。因此新聞報道中正能量與流量其實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完全沒有必要去為了贏得流量而作一些挑戰(zhàn)公眾底線的報道。日常政務報道中,我們既要通過文稿、排版、畫面的創(chuàng)新來贏得民眾的關注,又要深入挖掘有價值的新聞事件并且在其中注入足夠的情感。無論是通過短視頻還是文字進行新聞報道,只有做到以上原則才能夠真正贏得民眾的支持及認可。
融媒體時代下的政務新媒體宣傳報道一定要強化公眾的參與感,只有讓更多人參與進來,才能夠提高報道工作的影響力,最終實現重塑社會輿論的目的。目前,各類自媒體新聞平臺其實都在積極進行這方面的實踐,雖說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各項細節(jié)工作卻仍需要進一步完善,所以今后要重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改革。
做好政務新媒體產品策劃也是融媒體時代做好政務新媒體宣傳報道的關鍵措施。這需要明確自身的定位,進一步實現政務服務的精細化。日常工作中,各類政務新媒體平臺要注意做好各類便民服務信息的收集工作,以此為切入點提高整體服務質量、贏得用戶的支持及認可。在政務新媒體產品運營中,還要定期做好各類數據的分析匯總,以確保能夠及時調整運營方向,為公眾帶去不一樣的資訊服務體驗。這要求政務融媒體平臺建立用戶研究中心或成立專門的數據分析工作小組,真正以市場化的模式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整合。
融媒體時代下,要想做好政務宣傳報道需要進一步革新工作技巧、轉變工作理念。這是一項相對系統(tǒng)化的改革,需要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打破過去條條框框的束縛,樹立起全新的工作理念。從大環(huán)境來看,政務新聞的線上報道已經成為了今后一段時期內的發(fā)展大趨勢,所以應當加強這方面的實踐探索,逐步建立完善的工作機制。以上筆者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對推進相關工作的優(yōu)化改革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