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是不能被6k+1型素數(shù)整除的無平方因子正整數(shù)。文獻[1-3"/>
管訓貴
(泰州學院 數(shù)理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設D>2是不能被6k+1型素數(shù)整除的無平方因子正整數(shù)。文獻[1-3]對于較小的正整數(shù)m討論了方程
x3±33m=Dy2,gcd(x,y)=1
(1)
的求解問題。本文證明了以下一般性的結(jié)果。
定理1不定方程(1)有正整數(shù)解(m,x,y)的充要條件是方程
(2)
由定理1直接可得
推論1若2|D,2|/m,或2|/D,2|m,則不定方程x3+33m=Dy2,gcd(x,y)=1無整數(shù)解;若2|D,2|m,或2|/D,2|/m,則不定方程x3-33m=Dy2,gcd(x,y)=1無整數(shù)解。
推論2若D含有素因子p,滿足p≡5(mod 12),則不定方程(1) 無正整數(shù)解。
推論3不定方程x3+27=11y2滿足gcd(x,y)=1的正整數(shù)解僅有(x,y)=(8,7);不定方程x3-729=47y2滿足gcd(x,y)=1的正整數(shù)解僅有(x,y)=(56,61)。
即
(3)
(4)
下證gcd(d,a)=1。因為若設gcd(d,a)=d1>1,則d1有素因數(shù)q,使得q|d,q|a。 而d|(a+b),故q|(a+b),推得q|b,與gcd(a,b)=1矛盾。因此gcd(d,a)=1。此時由(4)式得d|p,所以d=1或p。 引理1得證。
證明參見文獻[4]。
由引理2立得
證明參見文獻[5]。
1)先證必要性。設(m,x,y)是方程(1)的正整數(shù)解,則(1)式成為
(x±3m)(x2?3mx+32m)=Dy2。
(5)
因為gcd(x,y)=1,所以由(1)式知3|/D且3|/x,從而x±3m?0(mod 3)。根據(jù)引理1得gcd(x±3m,x2?3mx+32m)=1。 設p|D,則p=2或p≡5(mod 6),故由引理3知,p|/(x2?3mx+32m)。于是(5)式可化為
x±3m=Da2,
(6)
x2?3mx+32m=b2,
(7)
這里a,b都是正整數(shù),滿足gcd(a,b)=1且y=ab。由(6),(7)兩式可得(2Da2?3m+1)2+32m+1=(2b)2,即
(2b+2Da2?3m+1)(2b-2Da2±3m+1)=32m+1。
(8)
注意到2b+2Da2?3m+1與2b-2Da2±3m+1不能同時被3整除,否則有3|4b,3|2(2Da2?3m+1),即3|b,3|a,與gcd(a,b)=1矛盾。故(8)式可化為
(9)
或
(10)
當(9)式成立時,由(9)式可解出
(11)
(x,y)=(Da2?3m,ab),
先證推論1。
再證推論2。
由定理知,方程(1)有正整數(shù)解(m,x,y)的充要條件是方程(2)有正整數(shù)解(m,a),且D的奇素因子p都滿足p≡11(mod 12)。若D含有素因子p滿足p≡5(mod 12),則不定方程(1) 必無正整數(shù)解。推論2得證。
最后證推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