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燦爛
一
相信你肯定知道了這個好消息:8月15日,《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了,時隔20年。票一出來就被搶空了。才4天,票房已經(jīng)過億元。一夜之間,我的朋友圈里多了一大群巫師,紛紛在亮身份:格蘭芬多女孩報到!斯萊特林女孩報到!赫奇帕奇女孩報到!像一個大型的校友會。20年了,各自的院訓念起來,還像宣誓一樣熱血。
事實證明,對魔法的熱血,從不會冷卻。2000年,“哈利·波特”系列書籍引入國內(nèi),賣得比《新華字典》還多。有人看不懂英文,拿著翻譯器翻完了結(jié)局。還有個女孩,從小非逼著她媽給她買只貓頭鷹。
很多人11歲生日過得也不安穩(wěn)。晚上不肯睡,等著貓頭鷹來送信。要知道,錯過那晚,你就只能當個麻瓜了。誰愿意當麻瓜呢?如今,早就過了11歲,但想當巫師的心從沒死過——一次次去撞九又四分之三站臺,看到個掃帚就要騎,還做了個會發(fā)光的魔杖,自己來場魔法大戰(zhàn)。
對電影里的三個主角也是念念不忘,他們的流量堪比頂級idol。20年了,他們真的就像同學一樣,和我們一起長大。
二
我可以用一句話講清楚這個故事:三個魔法學校的學生,在同學和老師的支持下,打敗了黑魔頭。很燃吧。按理說,這三個小孩也應該按很燃的英雄去配置。事實卻恰恰相反。
先看天選之子哈利·波特,近視眼,每次打完架,都要撿眼鏡。他是個實慘的富二代。爸媽被伏地魔殺了,留給他一筆財產(chǎn),還留下一個疤。他從出生就被伏地魔追殺。羅恩,窮人家的第6個孩子,一出場,就被另一個富二代馬爾福笑窮酸,成績也不行,不知道被學霸赫敏損過多少回。赫敏,班里最聰明的女同學,但也是班上最討嫌的女同學。
這三個小孩,單拎哪一個去打伏地魔,都有點不靠譜。而且他們一開始還不團結(jié)。但就像所有革命友誼的建立一樣,必須得經(jīng)歷一次團戰(zhàn)。赫敏落單了,遇到了巨怪,羅恩和哈利冒著違紀的風險去救。他們才一年級,也不會魔法,就拿著魔杖戳怪物的鼻子。還打贏了。事后,大家相視一笑:“朋友不就是這樣嗎?”
這是他們第一場團戰(zhàn),也是他們第一次意識到,朋友是多么珍貴。
三
很多人都羨慕過鐵三角的友情。小時候看,以為他們幸運,能遇到這么好的朋友。20年后重看才發(fā)現(xiàn),這是他們做出的選擇。三個人里哈利出身最好:校長偏愛他,同學崇拜他;富二代馬爾福也想拉攏他。但11歲的哈利做的選擇,至今還讓人覺得棒:他拒絕了馬爾福,選了羅恩。赫敏出身就更慘了,比羅恩還差,爸媽都是麻瓜,還因出身被校園霸凌,綽號就是“泥巴種”。但哈利和羅恩從沒看低過赫敏,甚至離了赫敏,面對伏地魔,他倆兩天都活不了。
整個系列里,最燃的就是他們的團戰(zhàn)。第一部的最后一場,哈利要去守護魔法石,要穿過一盤危險的巫師棋。走錯一步,就是全盤皆輸。你一定要看看他們是怎么通過的。哈利是相,做最后殺死敵人的那個人。赫敏是車,保護相。羅恩上馬做騎士,為相開路。相信你也記住了赫敏的這句話:“哈利,還有更重要的東西,是友誼和勇氣?!焙髞硭麄冇龅搅烁嗟奈kU。哈利勇敢,但經(jīng)常頭腦一熱,要獨自赴戰(zhàn)。但事實證明,他必須和他的朋友在一起,才能贏。
這也是作者羅琳的用意:沒有人能獨自成為英雄。你必須不斷信賴你的朋友。
四
哈利·波特的電影拍了10年,如果你把這10年連起來看,會發(fā)現(xiàn)一個挺殘忍的事實:開頭的logo越來越暗。這意味著,你越長大,面對的世界就越殘酷。它提醒你,成長就是要經(jīng)歷不可避免的失去。
從哈利·波特14歲開始,電影每更新一部,就有一個人死去——哈利的貓頭鷹、哈利的校長、哈利的朋友們……最讓人心碎的一幕,是他的教父小天狼星之死。哈利是個孤兒,最渴望有個家,有了小天狼星之后,他開始有家的感覺??山Y(jié)局太遺憾了。很多人不相信,哭著寫信給羅琳,罵她心太狠。羅琳說抱歉,但現(xiàn)實就是這樣。
這也是我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成長這么殘忍:它會收走你的童真,你的庇護,還有你最愛的人。但我們也從中學會了如何面對:你可能不知道,小天狼星有個特殊的寓意,是天空中最亮的一顆恒星。他指著哈利的胸口,告訴他不必害怕:“愛我們的人,必定永不離棄?!?/p>
霍格沃茨最后一戰(zhàn)時,哈利發(fā)現(xiàn)了最痛苦的秘密——殺死伏地魔,必須要先殺死自己。看到這里很多人哭得更慘了,這是什么設定?但這恰恰是勇氣生長的時刻:你是選擇堅持,還是選擇逃避?哈利赴戰(zhàn)了。毫無意外,被打趴了,但他沒敗。我還記得他曾經(jīng)對伏地魔的一句嘲諷:“你才軟弱,你永遠不會懂得愛和友誼,我真為你感到悲哀?!?/p>
霍格沃茨之戰(zhàn)是他的最后一場考驗,他贏了。這一年他17歲,是魔法世界里成年的年紀。他可以從霍格沃茨畢業(yè)了。
五
你可能不知道,羅琳本來打算用哈利·波特的傷疤 ( Scar ) 做結(jié)尾。但最后,她不忍落筆,改成了all is well。20年了,一切都好。這也是哈利·波特帶給我們的庇護。
我的同事兜兜在手腕上文了個咒語,lumos ,意思是熒光閃爍。小時候她在外婆家,像哈利一樣,不受重視。遇到外婆發(fā)脾氣,她就會躲進又小又黑的房間,輕念一遍 lumos ,立馬能逃到那個充滿朋友的魔法世界。我還聽說過這樣一幕:鄧布利多去世時,代表魔法世界的庇護消失了。學生們舉起魔杖,念出咒語。而電影院里,人們打開手機的燈,也輕念 lumos 。燈光聚集起來,很多人的眼眶都濕潤了。
20年了,貓頭鷹成了很多人最放不下的一件事。有人寫信給羅琳,貼著國際郵票,確認自己的身份。有人已經(jīng)生了孩子,還是不甘心,讓孩子繼續(xù)等。但今天,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你沒錯過霍格沃茨。你的那只貓頭鷹,早就來過了。
(摘自微信公眾號“新世相”)
【素材任意門】中國人認識“哈利·波特”大都是從200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引進出版原著小說開始的。當時,J·K·羅琳已經(jīng)寫完了前三部,英文版均已出版。2000年10月,《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哈利·波特與密室》《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中文版同時和中國讀者見面,立刻風靡校園,成為無數(shù)青少年最喜歡的書之一。“哈利·波特”系列引入中國20年來一直暢銷不衰,今年還入選了教育部《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本期“素材手賬本”欄目為大家準備了有料有趣的“哈利波特”相關素材,詳情請移步P54。
(特約教師 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