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集韻》征引《說文》過程中的幾個問題

      2020-11-11 08:40:22劉華江
      關(guān)鍵詞:徐鉉集韻廣韻

      劉華江

      (皖西學(xué)院文化與傳媒學(xué)院,安徽六安237012)

      《集韻》是宋代繼《廣韻》之后編修的又一部大型語文辭書。無論是在注音上,還是在釋義上,《集韻》編者都力求做到有據(jù)。在《集韻》征引的眾多文獻材料當(dāng)中,《集韻》編者對《說文》一書特別倚重?!都崱肪幷邔Α墩f文》的倚重首先在《集韻》“韻例”中有鮮明的體現(xiàn),《集韻》“韻例”說:“凡字訓(xùn),悉本許慎《說文》,慎所不載,則引它書為解。”[1]1對此一問題的研究,目前主要有:趙振鐸(2006):“《集韻》很看重《說文》,它引《說文》絕大多數(shù)是根據(jù)大徐本的反切列在相應(yīng)的音讀下面。”[2]33蔡夢麒(2007):“從大徐本《說文》的角度看,其體例曰:‘凡字訓(xùn),悉本許慎《說文》,慎所不載,則引它書為解?!浴都崱穾缀跏珍浟恕墩f文》所有字(個別除外),同時也幾乎收錄所有的徐鉉注音。有一點可以肯定,即《集韻》編修者所依據(jù)的《說文》底本基本上就是大徐本,我們是從注音上得出這一結(jié)論的?!盵3]314-315劉芹(2010):“我們認為,蔡夢麒的論斷是大膽而冒險的,用于論證的注音的材料有限,且兩者注音未能詳細比對?!盵4]1劉芹(2010):“通過對《集韻》9 409次稱引說文注音與徐鉉《說文》注本注音的一一比對,補證了《集韻》編修者所據(jù)《說文》底本當(dāng)是徐鉉《說文》注本?!盵4]12黃桂蘭(2012)則對統(tǒng)計所得《集韻》引《說文》與二徐本同而非者及與二徐異者計2 933字進行了研究和分類[5][6][7]。然審視以上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蔡夢麒沒有進行全面的比對,是一種推斷式的結(jié)論。劉芹雖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比對,但對比對過程中出現(xiàn)的差異性重視得不夠。黃桂蘭雖對統(tǒng)計所得《集韻》引《說文》與二徐本同而非者及與二徐異者計2 933字進行了研究和分類,但對現(xiàn)象的分析和規(guī)律的揭示還不夠。因此,關(guān)于《集韻》與《說文》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仍值得展開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本文即在梳理和借鑒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從四個方面嘗試對《集韻》征引《說文》過程中的相關(guān)問題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一、《說文》在《集韻》編纂過程中的特殊地位

      (一)從《集韻》“韻例”來看

      關(guān)于《集韻》編纂的原則,其編者在《集韻》“韻例”中說:“今所撰集,務(wù)從該廣,經(jīng)史諸子及小學(xué)書更相參定?!盵1]1可見,無論是從《集韻》“韻例”所言來看,還是從《集韻》一書中實際征引的文獻材料來看,《集韻》一書在編纂過程中參考和采用的文獻材料都是異常眾多的。然《集韻》編者在“韻例”中接著又言:“凡字訓(xùn),悉本許慎《說文》,慎所不載,則引它書為解?!盵1]1由此我們亦可以看出,《集韻》在編撰過程中雖然參考和采用的文獻材料數(shù)量眾多,但其參考和采用文獻材料總的原則是“凡字訓(xùn)悉本許慎《說文》”,只有在“慎所不載”的情況下才會“引它書為解”。

      (二)從《集韻》征引眾多文獻材料的實際數(shù)量來看

      《集韻》征引文獻材料雖然眾多,但從征引的各文獻材料的數(shù)量上來看,《集韻》征引《說文》的數(shù)量是最多的。據(jù)筆者初步統(tǒng)計,《集韻》征引《說文》的數(shù)量高達9 468條,在《集韻》征引的眾多文獻材料當(dāng)中位居第一。緊接其后的是《博雅》(含《廣雅》)1 762條,《爾雅》710條,《方言》366條,《莊子》213條,《字林》151條。需要指出的是,《集韻》征引《經(jīng)典釋文》材料眾多,有的以“某某讀”“某某說”的形式出現(xiàn)(注意:不是所有的“某某讀”“某某說”都來自《經(jīng)典釋文》),有的以《爾雅》《書》等文獻名稱的形式出現(xiàn),也有的雖沒有任何形式,但極有可能是本自《經(jīng)典釋文》。這一類材料擬作專題進行整理和研究,故此處統(tǒng)計的《集韻》征引眾多文獻材料的實際數(shù)量不含《經(jīng)典釋文》一書。

      (三)從是否指出征引文獻材料的作者來看

      趙振鐸(2006)特別指出:“這里應(yīng)該特別指出的是,在首見《說文》的時候,還特別標(biāo)出了它的作者許慎?!盵2]144趙振鐸(2006)同時指出:“至于其他的辭書,不論存在或佚亡的,如《方言》《博雅》《倉頡篇》《埤倉》《字林》《字統(tǒng)》等,它們的作者都是明確可考的,在首見時都沒有標(biāo)出書的作者?!盵2]145今檢《集韻》一書,趙振鐸所言不誣。

      (四)從對《說文》義項的排列來看

      《集韻》有些韻字收有不止一個義項,當(dāng)《集韻》某一韻字收有多個義項而其中之一為《說文》義項時,《集韻》編者必首列《說文》義項。如:《集韻》十一?!肮隆毙№嵐ズ跚邢率沼小肮谩表嵶?,收有三個義項:①《說文》:夫母也。②《爾雅》:父之姊妹為姑。③一曰:且也。《說文》收有“姑”:“夫母也。從女古聲。古胡切?!比齻€義項當(dāng)中,第二個義項本自《爾雅》,但《集韻》首列《說文》義項。

      值得注意的是:《集韻》其前的韻書如《廣韻》的某個韻字收有不止一個義項時,其中雖然也包括《說文》義項,但《廣韻》編者沒有將《說文》義項列在首位,而《集韻》編者則會把《說文》那個義項調(diào)整至義項的首位。如:《廣韻》東韻“東”小韻德紅切下收有“涷”韻字,收有兩個義項:①瀧涷,沾漬。②《說文》曰:“水,出發(fā)鳩山,入于河?!薄都崱窎|韻“東”小韻都籠切下亦收有“涷”韻字,共收有三個義項:①《說文》:“水,出發(fā)鳩山,入于河。”②《爾雅》:暴雨謂之涷。郭璞曰:今江東呼夏月暴雨為涷雨。引《楚辭》“使涷雨兮灑塵”。③一曰:瀧涷,沾漬。兩相比較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集韻》編者將《廣韻》中非為第一位的《說文》義項調(diào)整為了《集韻》的第一個義項。

      通過以上四個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確證,《說文》一書在《集韻》編修過程中所處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其在《集韻》編修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異常重要的。《集韻》“韻例”所言“凡字訓(xùn)悉本許慎《說文》”實屬不誣。

      二、《集韻》征引《說文》所用底本問題

      學(xué)術(shù)界一般認為,《集韻》所據(jù)《說文》底本為大徐本《說文》,如:段玉裁(1988)在“耘”字下注有:“《集韻》所據(jù)鉉本未誤也。”[8]蔡夢麒(2007):“有一點可以肯定,即《集韻》編修者所依據(jù)的《說文》底本基本上就是大徐本?!盵3]315劉芹(2010):“通過對《集韻》9 409次稱引說文注音與徐鉉《說文》注本注音的一一比對,補證了《集韻》編修者所據(jù)《說文》底本當(dāng)是徐鉉《說文》注本?!盵4]12然通過將《集韻》征引《說文》所在之處的釋義和注音與今本大徐本《說文》釋義和徐鉉注音比對后我們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尚有一些參差。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類情況就是,《集韻》雖明引《說文》,然所在之處的音與今本《說文》徐鉉音不合,反而與唐寫本《說文解字·木部》《說文解字系傳》《說文解字注》等反切注音合。限于篇幅,僅略舉數(shù)例如下:

      《集韻》尾韻“匪”小韻府尾切下收有“棐”韻字,“《說文》:輔也。”大徐本《說文》收有“棐”,“輔也。從木非聲”,徐鉉注音“敷尾切”?!墩f文解字系傳》音“斧尾反”。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音“府尾切”。《說文解字·木部》“棐”:“匪□。輔也。從木非聲。”“□”處表示切下字殘缺。斧、府、匪,《集韻》均有幫母一讀?!额惼罚骸坝址睬??!墩f文》:輔也?!薄队衿罚骸胺轿睬?。輔也?!笨梢?,《集韻》府尾切下收有“棐”韻字并明引《說文》與《說文解字系傳》《說文解字注》等反切音皆合,與唐寫本《說文》木部殘卷聲母亦合,獨與今本大徐本《說文》徐鉉音不合。

      《集韻》狝韻“輦”小韻力展切下收有“梿璉”韻字,“《說文》:瑚梿也?;驈挠瘛Mㄗ鳝I?!苯癖敬笮毂尽墩f文》“梿”,“瑚梿也。從木連聲”,徐鉉音“里典切”?!墩f文解字系傳》“里典切”?!墩f文解字注》“力展切”。典,《集韻》銑韻。唐寫本《說文解字·木部》“梿”,“力善。瑚梿也。從木連聲”。善,《集韻》狝韻??梢姡都崱妨φ骨邢率沼小皸啳I”韻字并明引《說文》與今本大徐本《說文》徐鉉音等不合,然與唐寫本《說文解字·木部》音相合。

      《集韻》庚韻收有“棖”小韻,除庚切,“《說文》:杖也。一曰法也。一曰棖謂之楔。”今本大徐本《說文》“棖”,“杖也。從木長聲。一曰法也”,徐鉉音“宅耕切”?!墩f文解字系傳》“宅爭反”。爭,《集韻》入耕韻?!墩f文解字注》“宅耕切?!稄V韻》直庚切”。唐寫本《說文解字·木部》“棖”:“丈庚。杖也。從木長聲。一曰法。”可見,《集韻》除庚切下收有“棖”韻字并明引《說文》與今本大徐本《說文》徐鉉音等不合,然與唐寫本《說文解字·木部》音相合。

      《集韻》洽韻收有“夾挾”小韻,訖洽切,“《說文》:持也。從大俠二人?;驈氖?。”今本大徐本《說文》“夾”,“持也。從大俠二人”,徐鉉音“古狎切”?!墩f文解字系傳》“茍掐反”。掐,《集韻》洽韻?!队衿贰肮徘⑶小=鲙?。又吉協(xié)切”??梢姡都崱酚櫱⑶邢率沼小皧A挾”韻字并明引《說文》與今本大徐本《說文》徐鉉音等不合,而與《說文解字系傳》等音相合。

      造成以上參差的原因可能是,《集韻》編者當(dāng)時所見《說文》可能不止大徐本《說文》一種,《集韻》編者征引《說文》的底本可能是以大徐本《說文》為主,但在征引過程中對其他各本亦有所參考。這無論是對我們對《集韻》的正確認識,還是對我們對《說文》的正確認識都有重要意義。

      三、《集韻》征引《說文》的原則

      《集韻》不僅明引《說文》數(shù)量眾多,而且征引的原則性極強。關(guān)于《集韻》征引《說文》的原則,前人已經(jīng)做過相關(guān)研究。如趙振鐸(2006)、蔡夢麒(2007)等,此不贅述。《集韻》“凡字訓(xùn)悉本許慎《說文》”最大的原則就是“音義契合”或“音義一致”,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在《說文》的釋義、相應(yīng)的徐鉉注音與《集韻》相應(yīng)韻字所在位置的釋義和注音相一致、相契合的情況下,《集韻》的編者就會明引《說文》。否則,一般就不會明引《說文》。如:《集韻》東韻“籠”小韻盧東切下收有“櫳”韻字,釋義為:“《說文》:檻也。一曰所以養(yǎng)獸?!薄墩f文》收有“櫳”字,“檻也。從木龍聲”,徐鉉音“盧紅切”。二者符合“音義契合”的原則,所以《集韻》此處就明引“《說文》”。而《廣韻》此處僅作“檻也。養(yǎng)獸所也”。相反,若不符合“音義契合”的原則,《集韻》一般則不明引。如:《集韻》東韻“同”小韻徒東切下收有“衕”韻字,釋義為:“通街也?!薄墩f文》亦收有“衕”字,“通街也。從行同聲”,徐鉉音“徒弄切”。二者音有平去之別,故《集韻》此處沒有明引《說文》。通觀《集韻》全書明引《說文》各例,此一原則性極強,極少例外。

      除此以外,《集韻》“凡字訓(xùn)悉本許慎《說文》”(“音義契合”)的原則還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突出體現(xiàn)值得我們重視:

      (一)據(jù)《說文》新增韻字

      該種情況是指,《說文》收有某字某音某義,而《集韻》以前的韻書如《廣韻》等沒有收錄該字該音該義,《集韻》編者往往根據(jù)《說文》釋義和徐鉉注音于《集韻》相應(yīng)音韻地位處增補并明引之。如:《集韻》東韻“洪”小韻胡公切下收有“?”韻字,“《說文》:戰(zhàn)慄也。”《說文》收有“?”,“戰(zhàn)慄也。從心共聲”,徐鉉音“戶工切又工恐切”?!稄V韻》東韻“洪”小韻戶公切下未收“?”韻字,《集韻》則據(jù)《說文》徐鉉音“戶工切”于東韻“洪”小韻胡公切下增補并明引之。據(jù)筆者初步統(tǒng)計,《集韻》據(jù)《說文》增補《說文》收有而《集韻》其前韻書《廣韻》所未收的音義,即新的韻字共有888例。需要指出的是,《集韻》據(jù)《說文》增補韻字時和《集韻》據(jù)其他文獻如《經(jīng)典釋文》等增補韻字時一樣,有時會根據(jù)自身音系對所引文獻的讀音進行必要的折合處理。體現(xiàn)在征引《說文》上主要是改《說文》徐鉉反切中在《集韻》時代為類隔切的音切為《集韻》時代為音和切的音切。

      (二)明確增補出《說文》理據(jù)

      該種情況是指,《說文》收有某字某音某義,《集韻》以前的韻書如《廣韻》等雖然收有該字該音該義,但沒有出示“《說文》”這一理據(jù),《集韻》的編者則往往明確增補出其理據(jù)是本自“《說文》”。如:《集韻》東韻“洪”小韻胡公切下收有“”韻字,“《說文》:鳥肥大也?!薄墩f文》收有“”,“鳥肥大也。從隹工聲”,徐鉉音“戶工切”?!稄V韻》洪小韻戶公切下亦收有“”韻字,“鳥肥大然”。然《廣韻》未出“《說文》”理據(jù),而《集韻》則增補之?!都崱芬粫性鲅a《說文》理據(jù)這一現(xiàn)象非常普遍,具體情況還有待進一步梳理和統(tǒng)計。

      (三)更換為《說文》理據(jù)

      該種情況是指,《廣韻》收有某字某音某義,《說文》亦收有此字此音此義,但是《廣韻》是以其他文獻材料而非“《說文》”作為理據(jù)。針對這種情況,《集韻》編者往往更換《廣韻》所出理據(jù)為“《說文》”理據(jù)。如:《集韻》微韻“祈”小韻渠希切下收有“蚚”韻字,“蟲名?!墩f文》:強也。蓋蠅類?!薄墩f文》收有“蚚”,“強也。從蟲斤聲”,徐鉉音“巨衣切”?!稄V韻》微韻“祈”小韻渠希切下亦收有“蚚”韻字,“蟲也?!稜栄拧吩疲簭娨病?。《集韻》對應(yīng)之處則改《廣韻》所出理據(jù)“《爾雅》”為“《說文》”?!都崱芬粫袑ⅰ稄V韻》相應(yīng)位置的其他理據(jù)更換為“《說文》”理據(jù)這一現(xiàn)象也非常普遍,具體情況也有待進一步梳理和統(tǒng)計。

      (四)刪除《廣韻》已引《說文》理據(jù)

      該種情況是指,《集韻》編者不僅會根據(jù)“凡字訓(xùn)悉本許慎《說文》”(“音義契合”)的原則據(jù)《說文》增補韻字、增補《說文》理據(jù)、更換為《說文》理據(jù)等,同時也會根據(jù)這一原則刪除其前韻書如《廣韻》已出的《說文》理據(jù)。即《集韻》以前的韻書如《廣韻》某字某音某義已經(jīng)明引《說文》作為理據(jù),但《廣韻》所引《說文》為據(jù)之處的音、義,主要是音,與《說文》釋義、徐鉉注音,主要是徐鉉注音不相合,這種情況下,《集韻》編者往往就會刪除《廣韻》該處所引的“《說文》”理據(jù)。如:《廣韻》冬韻“?”小韻戶冬切下收有“洚”韻字,“《說文》曰:水不遵道。一曰下也?!睹献印吩唬轰?。”《說文》收有“洚”,“水不遵道。一曰下也。從水夅聲”,徐鉉音“戶工切又下江切”?!都崱范崱?”小韻乎攻切下亦收有“洚”,“水不遵道”?!皯舳小薄昂豕デ小币繇嵉匚煌耘c《說文》徐鉉音“戶工切”或“下江切”不合,故《集韻》此處刪除《廣韻》所出“《說文》”這一理據(jù)。此類例子在《集韻》中亦不勝枚舉。

      四、《集韻》征引《說文》原有之字和《說文》新附字的差異

      據(jù)許慎《說文解字·敘》,《說文》共收篆文字頭9 353個。宋太宗雍熙年間,徐鉉奉詔與句中正等人共同校訂《說文解字》一書,糾正訛誤。在校訂過程中,徐鉉等人發(fā)現(xiàn)一些已見于經(jīng)典的字但許慎《說文解字》卻沒有收,于是就進行了補充,新增《說文解字》原書未載的字共402個,這些徐鉉等人補充的字就是所謂的“新附字”。

      以《說文》為視角,根據(jù)筆者初步統(tǒng)計,我們發(fā)現(xiàn),大徐本《說文》除新附字和較為特殊的新增字“笑”字以外,正文共為9 430個字頭,如果再除去段玉裁所說的許書無篆頭的“顦”字《集韻》未明引,以及較為特殊的“”字《集韻》未收外,字頭數(shù)為9 428個。在此9 428個《說文》字頭當(dāng)中,除了162個字頭《集韻》未明引外,其他9 266個字頭《集韻》皆明引之,明引率高達98.28%??梢姡都崱穼Υ墩f文》原有之字,不僅貫徹了其在“序例”中所立定的“凡字訓(xùn)悉本許慎《說文》”(“音義契合”)這一原則,而且對這一原則的執(zhí)行較為嚴格,貫徹得較為徹底。

      不僅對《說文》原有之字如此,我們還發(fā)現(xiàn),《集韻》編者對《說文》中徐鉉等人增補的“新附字”亦有所征引。但通過比較、統(tǒng)計和分析后我們進一步發(fā)現(xiàn),《集韻》一書在征引《說文》原書之字與征引《說文》新附字時的態(tài)度并不一致?!都崱肪幷咴谡饕墩f文》新附字的時候似乎并沒有貫徹或嚴格貫徹其所制定的“凡字訓(xùn)悉本許慎《說文》”(“音義契合”)的原則,或是說并沒有將此一原則嚴格貫徹到底。為了說明問題,我們對《集韻》對《說文》新附字的征引情況進行了全面的比較、分析和統(tǒng)計。具體情況如下:

      《說文》共收新附字402個,《集韻》明引的僅有79個,明引率僅為19.65%。這一比率與《說文》原有之字的《集韻》明引率98.28%相比,相差實在是太遠。這種現(xiàn)象表明,《集韻》編者在征引《說文》的過程中,對待《說文》原有之字和《說文》新附字的態(tài)度是不相同的,《集韻》編者制定的“凡字訓(xùn)悉本許慎《說文》”(“音義契合”)的原則在《說文》新附字上并沒有得到貫徹或者說是嚴格地貫徹。略舉數(shù)例如下:

      《說文》新附字“鷓”,之夜切,釋義為:“鷓鴣,鳥名。”《集韻》禡韻亦收有“鷓”韻字,之夜切,釋義為:“鷓鴣,鳥名?!薄都崱反颂幰袅x與《說文》新附字音義完全一致,然《集韻》未明引“《說文》”。

      《說文》新附字“琖”,阻限切,釋義為:“玉爵也。夏曰琖,殷曰斚,周曰爵?!薄都崱樊a(chǎn)韻亦收有“盞湔”韻字,阻限切,釋義為:“玉爵也。夏曰琖,殷曰斚,周曰爵?!薄都崱反颂幰袅x與《說文》新附字音義完全一致,然《集韻》未明引“《說文》”。

      《說文》新附字“琛”,丑林切,釋義為:“寶也?!薄都崱非猪嵰嗍沼小拌≠o”韻字,癡林切,釋義為:“《爾雅》:寶也?!薄都崱反颂幰袅x與《說文》音義完全一致,然《集韻》未改理據(jù)“《爾雅》”為“《說文》”。

      《說文》新附字“犍”,居言切,釋義為:“犗牛也。從牛建聲。亦郡名?!薄都崱吩嵰嗍沼小瓣?”韻字,居言切,釋義為:“犗牛。或作?、??!薄都崱反颂幰袅x與《說文》音義一致,然《集韻》未明引“《說文》”。

      《說文》新附字“唳”,朗計切,釋義為:“鶴鳴也?!薄都崱缝V韻亦收有“唳”韻字,郎計切,釋義為:“鶴鳴?!薄都崱反颂幰袅x與《說文》音義完全一致,然《集韻》未明引“《說文》”。

      《說文》新附字“賽”,先代切,釋義為:“報也。”《集韻》代韻亦收有“賽”韻字,先代切,釋義為:“報也。”《集韻》此處音義與《說文》音義完全一致,然《集韻》未明引“《說文》”。

      同時,我們還發(fā)現(xiàn),從卷數(shù)上來看,《集韻》對《說文》新附字的征引也是不同的,請看表1:

      表1 《集韻》明引《說文》新附字各卷情況統(tǒng)計表

      4.17%8.57%10.53%19.35%12.90%10%8.33%11.11%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42 35 38 31 31 30 36 18 1 3 4 6 4 3 3 2

      從表1可以看出,《集韻》對《說文》卷一、卷二、卷三即前三卷新附字的引用率分別高達51.61%、67.65%、50%,但對《說文》其他各卷新附字的引用率都較低,最高的不超過20%,最低的僅為4.17%。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極有可能是由于《集韻》編者“凡字訓(xùn)悉本許慎《說文》”(“音義契合”)的原則在《說文》新附字上沒有得到嚴格和徹底地貫徹所致。

      綜上,文章在對《集韻》征引《說文》時所在位置的音和義與今本大徐本《說文》釋義和徐鉉注音及相關(guān)文獻材料全面比對的基礎(chǔ)上,通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分析探討了《說文》在《集韻》編纂過程中的特殊地位問題、《集韻》征引《說文》所用的底本問題、《集韻》征引《說文》的原則問題以及《集韻》征引《說文》原有之字和《說文》新附字的差異問題。該研究無論是對《集韻》本身的研究,還是對《集韻》所征引的相關(guān)文獻的研究,無疑都具有重要的學(xué)術(shù)價值和意義,值得我們進一步拓展。

      猜你喜歡
      徐鉉集韻廣韻
      《原本廣韻》引書訂誤*
      荊璞《五音集韻》之形制
      宋太祖選才
      《集韻》征引《廣雅》研究
      王國維《廣韻》批校與治學(xué)精神
      宋太祖選才
      科教新報(2018年20期)2018-10-21 21:43:47
      宋太祖選才
      《集韻》編撰的起訖年代考辨
      《集韻》新增小韻探源(二)
      向熹著《簡明漢語史》(修訂本)指誤
      襄汾县| 洱源县| 昌图县| 大英县| 杭锦后旗| 清流县| 桦川县| 萍乡市| 沙洋县| 奉新县| 林周县| 区。| 西和县| 高雄市| 石林| 醴陵市| 虞城县| 沅陵县| 莱阳市| 汤阴县| 隆林| 楚雄市| 江陵县| 灌南县| 阳高县| 迁西县| 东乡族自治县| 托里县| 成都市| 郑州市| 富民县| 威信县| 肥城市| 新竹市| 石台县| 伊宁县| 卫辉市| 从江县| 汾西县| 吴川市|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