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亞文 李厚雋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標本對微生物檢驗陽性率結果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檢驗標本1000例,2018年1-12月收集的標本500例為對照組,以2019年1-12月的微生物500例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標本檢驗的陽性率。結果:兩組標本的檢驗性率最高的為呼吸道標本,所占比率29.50%(295/1000),且對照組微生物檢驗陽性率高于觀察組(P<0.05)。結論:不同時期的標本檢驗陽性率具有明顯差異,繼而提升臨床微生物標本的檢驗陽性率,為臨床觀察提高可靠依據(jù)。
【關鍵詞】不同標本;微生物檢驗陽性率;結果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amples on the positive rate of microbial test.Methods: 1000 samples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500 samples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500 samples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19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positive rat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highest test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respiratory tract specimens, accounting for 29.50% (295 / 1000),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microbiological tes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 < 0.05).Conclus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ositive rate of specimens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en the positive rate of clinical microbial specimens can be improved, which is a reliable basis for clinical observation.
Key words: different specimens; positive rate of microbiological test; analysis of results
【中圖分類號】R9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1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yī)療水平的不斷發(fā)展,臨床標本微生物的檢驗重要性已逐漸顯現(xiàn),而臨床微生物檢驗作為診斷疾病的重要指標,易可為感染性疾病提供一定病原學的依據(jù),其作用在臨床病癥治療與診斷中顯著,故提高臨床微生物檢驗陽性率對臨床病癥有重要意義,故本文以1000例微生物標本為例,分析不同時期臨床微生物標本檢驗陽性率結果,為臨床提供可靠依據(jù),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選我中心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集的1000例微生物標本為觀察對象,2018年1-12月為對照組,2019年1-12月為觀察組,各500例微生物標本。對照組標本來源于216例女性,284例男性;年齡1-32歲,平均年齡(12.46±4.32)歲;其中呼吸道標本176例,穿刺標本101例,血培養(yǎng)100例,大便與尿液標本122例。對照組微生物標本來源于262例女性,238例男性;年齡2-36歲,平均年齡(13.44±6.13)歲;其中呼吸道標本184例,穿刺標本98例,血培養(yǎng)標本99例,大便與尿液標本120例。兩組一般資料無差異特性(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將所有的微生物標本,實施臨床全自動細菌鑒定藥敏儀測定,并計算陽性率,嚴格遵循儀器說明書檢測,保證其檢驗質(zhì)量。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呼吸道標本、穿刺標本、血培養(yǎng)標本、大便與尿液標本的檢驗陽性率,并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率(%)描述,以χ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與討論
2.1 結果
經(jīng)檢測兩組微生物標本陽性率最高為呼吸道標本,共檢出例295例,占比為29.50%,依次為大便與尿液標本、穿刺標本、血培養(yǎng)標本,占比分別為18.40%、17.00%、15.00%。且對照組微生物陽性率明顯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我國醫(yī)療水平的不斷發(fā)展,微生物檢驗已逐漸成為了疾病的主要診斷手續(xù),不僅可為患者前期診斷提供可靠依據(jù),還可在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其治療效果,可見微生物標本檢驗陽性率在疾病診斷與治療中有重要意義,故加強微生物檢驗陽性率的準確度是臨床研究的關鍵。通過本次實驗分析可見,微生物檢驗陽性率在不同的時間段,有一定的差異性,為分析陽性率檢驗誤差原因與采集不規(guī)范、運輸或儲存出現(xiàn)異常、對標本采集的要求不了解、專業(yè)知識不熟悉等有關,因標本采集不合格,而造成臨床微生物標本檢測錯誤,不僅對病源的信息無法提供參考,還會使臨床醫(yī)生的判斷產(chǎn)生誤導。故需加強操作人員的專業(yè)生知識、工作技能、與工作態(tài)度,保證操作人員可按規(guī)范,采集標本,正確儲存,有效避免因?qū)I(yè)知識不足,而影響標本準確率,有效提高臨床微生物標本檢驗陽性率。同時加強其標本采集培訓,若有條件可實施模擬實驗,組織操作人員參與實際操作,有效提高其動手能力及判斷能力。在加強操作人員專業(yè)知識與操作能力的基礎上,不斷完善醫(yī)院醫(yī)療器械改進以及醫(yī)療制度,為提高微生物檢驗陽性率奠定堅定的基礎。
綜上所述,不同標本臨床微生物檢驗陽性率有差異性,在操作過程中,應嚴格規(guī)范操作,提高專業(yè)知識、操作能力,有效提高微生物檢驗率,為臨床病癥診斷與治療提供可靠參考。
參考文獻
楊潔.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結果對比研究[J].醫(yī)藥前沿, 2018,008(031):48-49.
孫麗.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結果對比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9, 8(02):68-69.
楊明.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9, 008(001):P.14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