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革命失敗后,為了紀念烈士、鼓舞斗志,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布爾塞維克》開辟《我們的死者》欄目。欄目中的文章,記錄了烈士臨刑的英勇言行,描寫了烈士工作、生活和情感的諸多細節(jié),流露出共產(chǎn)黨人的真性情,體現(xiàn)了超越時代的人性光輝,反映了中共在逆境中對革命信念的堅守,是后繼者寶貴的精神財富。
[關鍵詞]《布爾塞維克》;烈士;革命精神
[作者簡介]魏勃(1980-),女,漢族,河北唐山人,華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教學部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黨史黨建。
[基金項目]該文系2020年度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提升組織力推進高?;鶎狱h組織建設提質(zhì)增效”(GXDJ2020B088)的成果。
[中圖分類號] D64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20)09-0027-02
《布爾塞維克》是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chǎn)黨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中央機關刊物。在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統(tǒng)治下,該刊艱難出版5卷共52期,及時傳達了共產(chǎn)國際和中共中央的重要決議和指示,探討了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宣傳了國內(nèi)外革命形勢。尤為珍貴的是,該刊的第一卷設有《我們的死者》欄目,登載文章24篇,其中有紀念烈士的通訊報道,有出自烈士親友之手的悼文,甚至有烈士臨刑前的遺書,涉及烈士82人次,包括黨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領導干部、普通黨員及工、農(nóng)、兵、群眾等。這些文章記錄了烈士臨刑的英勇言行,描寫了烈士工作、生活和情感的諸多細節(jié),流露出共產(chǎn)黨人的真性情,體現(xiàn)了超越時代的人性光輝,反映了中共在逆境中對革命信念的堅守,是后繼者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烈士對犧牲的無畏
1927年4月12日,國民黨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開始大肆屠殺共產(chǎn)黨人和革命群眾。然而,烈士以自己的言行表達并詮釋了他們?yōu)楦锩鵂奚臒o畏精神。
烈士被捕前表現(xiàn)出“準備赴死”的決心。烈士胡秉鐸的愛人達辛寫道,“你生時說過我們死,死則死于反革命手里方痛快?!钡溏貞浌亮沂繒r道,“他常說:我是死過一回①,再死是毫不害怕的。”烈士王為憲在動身赴任共青團湖北省委書記的前兩周,將自己的照片交給同事,以備留做自己的遺像。是如其所料,繼前兩任共青團湖北省委書記唐鑒、卓愷澤犧牲后,王為憲也在武漢被殺害。從這些記述可知,烈士生前對從事革命工作的危險可謂了然于胸,甚至有些烈士生前曾屢遇險情,但他們?nèi)阅茏龊帽厮赖臏蕚涠鴪猿指锩?,甚至托付后事繼而前往最危險的地區(qū)赴任。
烈士被捕后的諸多細節(jié)展現(xiàn)出“急于舍生”的不屈氣節(jié)。如,烈士郭亮面對刑訊,從容答道:“我承認是郭亮,你即可以判處死刑,不必多問?!庇秩纾沂颗砼让鎸Α皢柟佟睍r,抗聲說:“似你們這班革命黨,我們在海陸豐不知殺了好多,你現(xiàn)在不必問了,將我槍斃好了?!痹偃?,為讓唐鑒“供出別的同志的所在”,“官僚”請他吃酒,他把酒桌一手推翻,說:“我就是唐鑒,你們要槍斃快點槍斃,不要絮絮叨叨的多話!”由以上細節(jié)可知,烈士被捕后不但堅貞不屈保守秘密,而且為了少受屈辱,希望盡快“舍生取義”。
烈士在刑場面對槍口時,都是高呼口號、慷慨赴死的,現(xiàn)場的民眾甚或儈子手都為之動容。袁佩根烈士臨刑就義時,遺留如下的一段話:“同志們,我的死是為革命而犧牲,這是很光榮的,我的工作固然從此結(jié)束了,但我的偉大的革命使命卻尚未完成,這是你們后死者的唯一責任,你們不要悲觀,不要畏縮,我的精神與勇氣始終存在著你們腦海里,同志們奮斗吧!前進吧!”行刑現(xiàn)場的學生們和一般市民因“受了我們死者最后呼聲的激勵”,“愈加認清了國民黨軍閥的殘酷”?!澳菆?zhí)法的士兵”因烈士梁振亞的英勇表現(xiàn)而“手軟”,“連打了五槍方才氣絕”。
二、烈士對工作的赤誠
烈士紀念文章不僅報道烈士被捕、受刑及就義的過程,而且著重記述烈士生前對革命工作的赤誠精神,以激勵幸存者們踏著烈士鮮血鋪就的路繼續(xù)前進。
烈士生前都是革命工作中的楷模,深得群眾的信任。烈士郭亮“言語行動都非常能吸引群眾,他公開演講時,比任何人都引起群眾注意”。烈士襲際飛是湖南青年運動重要領導者之一,“他很有天才,作文字的工作很多而能迅速,他除主編工人日報外,還做過湖南民報及湖南通俗報的編輯”,在學生及群眾中的威信很高。烈士王則鳴“做事是有條有理,能耐勞苦的,在當時黨的組織大發(fā)展,指導全省組織與訓練的繁劇工作,十分表現(xiàn)他的性格與才能”。烈士葉文龍,“在工作中他那如火如荼的熱情,而斗爭時他那沖鋒陷陣的精神,得到工農(nóng)群眾的擁戴和同志的尊崇”。烈士夏明翰“忠實勇敢,能耐勞苦,思想綿密,而態(tài)度和藹近人,言辭激昂動聽,善于深入淺出,故在群眾中很有信仰”。
烈士生前生活窮困,但仍辛勞工作,他們對革命工作的認知、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和樂觀的革命精神,值得后繼者永遠學習。向警予烈士“白天跑的忙,晚上寫的忙,每天睡覺總在十二點以后”。沈資田烈士“穿著一件破舊袍子,天天咬著燒餅充饑”。蘇兆征烈士“整個身心完全為革命所有,總是用全力去做每一件工作”,“所以他便完全忘了自己,終致過勞,病歿”!李子驥烈士等湖南同志們“生活均甚困難”,“他和他的夫人將自己的衣物拿出來拍賣”,“分給同志們以度日”。楊超烈士“努力于南京的工人學生運動”,“席不暇暖,奔走不息”。梁振亞烈士在武漢工作時刻苦耐勞,睡遲起早,甚至“大雪飄滿全身,也毫不退縮”。馬英烈士生活窮困以致賣衣物度日,但并沒有絲毫影響革命工作。向警予烈士說,“婦女工作要從下層貧苦民眾著手,不應該效法資產(chǎn)階級婦女運動,只求個人的地位與權利,而應領導婦女群眾為自己的利益而奮斗”;“婦女應注意參加政治運動,不能在政治糟糕的時候躲在旁邊,政治稍微穩(wěn)定便跳出來”。卓愷澤烈士“一生懷著極熱烈的反抗精神,對于任何問題都抱著極徹底的精神去研究,對于自己的錯誤能毫不掩飾的承認和糾正,對同志的錯誤也能絕不保留地批評,他的行動談話中沒有一絲的虛偽,他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和坦白直爽的胸襟是值得每一位革命青年模仿的”。女烈士王經(jīng)燕“笑瞇瞇地和男同志一起東奔西跑,爬山過嶺,睡草地,受凍忍饑地從事農(nóng)村工作”。
三、烈士對生活的熱愛
革命者多是知識青年,和其他普通青年人一樣,喜歡起綽號和調(diào)侃。典琦在回憶中寫道,“林蔚同志做事忍苦,律身謹嚴,對同志能批評其過失。常用淺近的事實解釋唯物史觀,滔滔不絕,我們曾叫他‘唯物史觀大家的綽號”。革命者之間以綽號相稱,體現(xiàn)了彼此的親密無間,也以此增添了許多生活的樂趣,但也因此使得幸存的同志愈加痛苦。向警予的綽號為“祖母”,楊之華寫道“這雖然是‘叫著玩,但是,她確實是中國共產(chǎn)黨女同志中最努力的。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上她確實是女同志中最有力的一份子??墒撬恍?,最近已在漢口被殘酷的軍閥捕去槍斃了。我們從此后失去了最有決心、最富有經(jīng)驗、最肯忍耐、最努力、最熱情的一位革命的‘祖母,我的心痛如刀割?。。 钡溏诨貞浟沂抗習r,還不乏調(diào)侃的語氣寫道,“他是百數(shù)十萬工人群眾的領袖,不認識他的聞其聲名,都疑他是魁梧奇?zhèn)ザ鴩谰娜耍幸淮嗡砗瞎颤h區(qū)委為發(fā)起蘇聯(lián)十月革命紀念大會招待各團體代表,一般人看了他那短小精干的身軀與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都有些奇異的感覺?!?/p>
革命者同樣是具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從烈士的親人們的紀念文章中,可以感受到烈士對愛人、孩子和父母濃烈的愛。達辛在回憶自己的愛人秉鐸時,毫不掩飾自己對他的愛和欽佩,“他確是一位富貴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先鋒。我現(xiàn)在每逢想起他的兩道劍眉一雙俊眼,和他的清新的頭腦,瀟灑的胸襟,我便牙關不覺咬緊雙目不禁火倂。我要問秉鐸同志為何死了,他實是中國不可死的青年??!然而他竟因革命被人刺殺死了,親愛的秉鐸呵!”
“真”在《悼幻弟!》一文中,細膩地描寫了她與“幻弟”在囚室里片刻的握談時光:“從千頭萬緒的急于要談的材料中,捉個不休的就是腹中的小兒的生養(yǎng)問題了。他只恐怕我受多了折磨將影響到以后的生產(chǎn),或者難產(chǎn),或者使孩子受損傷。談到或者兩人同時死去,在表面上是死的兩人,卻無人知道實際上死去三人。談至此,他還為那未出世就遭戕害的孩子長嘆了一聲!我只答應了一聲:‘倘若果有此不幸發(fā)生,我定將為你報仇,小孩也就是永遠紀念你的唯一佳品了!兩人擁抱著抽噎?!?/p>
烈士杜永瘦在遺書中,親密地稱自己的愛人為“文妹”,他寫道:“文妹!你的一切,我都相信得過,然而你的癡情,我覺得是你前途的障礙,快樂的惡魔!不要癡想著我吧!”“母親的愛我,恐怕比你還要厲害吧!她孤苦一身,只剩我這個活寶貝,現(xiàn)在失掉了!是何等的傷感??!你應當設法隱瞞她,混得一時是一時,這是你主要的責任。別的話不愿說而且不忍說,你自己去想吧!”“幾乎忘卻了!還有我的小寶寶——我們愛的結(jié)晶,可憐他未出娘胎先失掉了父親,無父之兒,將來誰人關照!不說了!母親!文妹!小寶貝!一切的朋友們!別了!明晨啪啪的槍聲,是我們最后一剎那訣別的標志!聽著吧!再見!”
在今年的烈士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重溫九十多年前黨刊中的烈士形象,依然備受感動和鼓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國人民正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習近平曾多次向各地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并指出“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黨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們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2014年起,每年9月30日為中國的烈士紀念日。2018年5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施行。因此,有必要深入挖掘各個時期有關烈士的歷史記憶,選擇具有時代特點的傳播形式,使烈士的事跡和精神成為激勵全國人民前行的強大力量。
[注釋]
①筆者注:指因在二七事變(1923年)中指導粵漢路工人罷工,而被軍閥蕭耀南逮捕下獄一事.
[參考文獻]
[1]布爾塞維克(第一卷).第11、12、14、15、16、17、18、21、22、23、24、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