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曦 田苗
摘 要:本研究考察了用2-甲基萘為原料,H2O2為氧化劑的條件下,合成2-甲萘醌,所測結果經液相色譜分析確定為2-甲萘醌。經實驗,優(yōu)化實驗條件:2-甲基萘與溶劑介質乙酸的量為1:11.5,H2O2與乙酸的量的比值為1:1.4,在80℃條件下反應5h,2-甲基萘的轉化率為29.8%,2-甲萘醌的收率最高可達到36.8%。
關鍵詞:2-甲萘醌;合成反應
0 引言
2-甲萘醌,俗稱維生素K3,具有凝血、止血的功效,可作為添加劑,廣泛應用于飼料,醫(yī)藥,食品等領域。傳統(tǒng)合成2-甲萘醌的工藝是以CrO3作為氧化劑,在濃硫酸的催化作用下,使2-甲基萘在醋酸介質中氧化,但由于合成時會產生Cr3+,造成環(huán)境的污染。因此,如何避免使用鎘鹽且具有綠色環(huán)保合成2-甲基萘醌依然是較為熱門的研究途徑[1]。
本文以2-甲基萘(2-MN)為原料,乙酸為溶劑,以H2O2做為氧化劑合成2-甲萘醌(2-MNQ)。合成過程中以不同反應條件進行。在不同條件下與標準樣對照,通過液相色譜檢測,得出最優(yōu)條件。
1 實驗部分
1.1 主要儀器與試劑
高效液相色譜儀,2-甲基萘(分析純),2-甲萘醌標準品(上海源葉生物科技公司),其他均為分析純。
1.2 2-甲萘醌的合成[2-4]
將2-甲基萘3g(0.02mol)、適量乙酸溶劑加入三口瓶中,升高溫度至80℃,緩慢滴加30%過氧化氫24mL(0.023mol)。嚴格控制體系在溫度80℃下反應,5h后反應結束。取20?L反應液在液相色譜儀上進行分析。反應液倒入100mL蒸餾水中,靜置過夜,至析出沉淀,傾倒出上清液,沉淀用乙醇:水=1:1體系重結晶,得產物。
2 結果討論
2.1 實驗條件的影響因素
2.1.1 反應溫度對產率的影響
根據反應的合成方法,改變反應溫度觀察產品產率的變化,所的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反應結果表示,當反應的溫度達到80℃時反應的產率最好。當反應的溫度低于或高于80℃時,2-甲萘醌的得率均會降低。當反應溫度較低時,可能會使氧化反應不夠充分,而反應溫度較高時,會使反應物質氧化形成其他的副產物。
2.1.2 反應時間對產率的影響
將反應置于80℃時反應,考慮不同反應時間對反應的影響,根據測得的反應液中,產物的收率結果如下所示:
反應的時間從反應的結果得出,當反應的時間控制在5h出現最高收率,在其他的時間時,產物的收率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2.1.3 反應物2-甲基萘與乙酸的比值對產率的影響
在反應溫度為80℃,反應時間為5h,加入一定量的氧化劑H2O2時,2-甲基萘與溶劑乙酸之比為1:11.5的條件下,根據反應液中對2-甲萘醌的收率進行對比,實驗的結果如下所示:
2.1.4 氧化劑H2O2與溶劑的物質量的比值對反應產率的影響
H2O2作為綠色氧化劑,在催化2-甲基萘反應中是理想的選擇。實驗中,當2-甲基萘與溶劑介質乙酸的量為1:11.5,在80℃條件下反應5h,對H2O2的滴加量與溶劑乙酸物質的量的比值變化對2-甲萘醌收率的影響做進一步考察,其結果如下表所示:
2-甲萘醌的收率(%) 21.6 30.9 36.8 34.2
由結果可看出,當H2O2的量與乙酸的物質量的比值達到1:1.4時,氧化程度達到最好效果,2-甲萘醌旳收率最高可達到36.8%,2-甲基萘的轉化率為29.8%。
2.2 實驗產物的分析[7-10]
當反應結束后的物質經過重結晶后,與2-甲萘醌標準品在液相色譜儀上進行對比,流動相甲醇:水(80:20),色譜柱為C18,紫外燈檢測波長為254nm。將最優(yōu)反應條件時反應結束的反應液在液相色譜上進行測試,在相同條件下,同一停留時間出峰,證明產物中有2-甲萘醌,且通過計算得出最好收率為36.8%。
3 總結
①通過考察雙氧水H2O2對2-甲基萘的氧化作用,設定不同反應條件最后確定當2-甲基萘與溶劑介質乙酸的量為1:11.5,H2O2與乙酸的量的比值為1:1.4,在80℃條件下反應5h,2-甲基萘的轉化率為29.8%,2-甲萘醌的收率最高可達到36.8%;
②以H2O2作為氧化劑,對比CrO3/H2SO4的催化氧化體系的收率結果30-40%,說明H2O2同樣具有較好的反應效果,而且不具有污染問題,對后續(xù)的實驗研究可以做理論參考[5-8]。進一步去思考使用何種催化劑對H2O2的氧化作用進行提高將是對2-甲基萘氧化研究的后續(xù)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由β-甲基萘合成K系維生素的研究進展[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22-23.
[2]田豫菲,周東恒,呂楊靜,馬永敏.2-甲基-1,4-萘醌的綠色合成方法[J].合成化學,2018(3):195-199.
[3]諸愛士,孫軍.維生素K3合成工藝研究[J].科技通報,2001, 17(3):37-41.
[4] K.I. Matveev*,V.F. Odyakov,E.G. Zhizhina. Heteropoly acid as oxidation catalysts in synthesis of K-vitamins[J].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1996(114):151-160.
[5]王鳳軍,靳會杰,劉國際等.K系維生素中間體β-甲基萘醌的合成工藝研究[J].化工中間體,2008(12):33-36.
[6]黃毅,戴漢松,王濤.VK系列中間體2-甲基萘醌的制備[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8(2):222-224.
[7]黃科潤,黃春林等.β-甲基萘氧化法制備β-甲萘醌[J].化工技術與開發(fā),2005(34):13-14.
[8]郝文強.維生素K3合成工藝的研究及結構表征.陜西科技大學[D].西安:陜西科技大學,2016.
通訊作者:
柴宗曦,本科,中級工程師,從事化學工藝及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