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秀峰
在語文學習中,作文能力是一個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然而,就目前的狀況看,大部分學生作文能力不高。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經(jīng)多次指出:“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梢?,教材所提供的課文不僅是教學的例子,更是訓練學生作文能力的憑借。只要教師足夠重視閱讀教學的“例子”作用,在閱讀教學中積極幫助學生尋找行之有效的寫作方法,注意做到讀寫緊密結(jié)合,一定可以找到一把打開習作之門的金鑰匙。
一、讀課題,懂命題
有人說:題目就像文章的眼睛一樣重要。擬定了一個好題目,文章就成功了一半。確實,好的標題確切、鮮明,富有吸引力,給人以新鮮感和好印象,使人產(chǎn)生“急欲一讀”的強烈愿望。筆者在講課時會著意引導(dǎo)學生品析課文的課題,如《飛奪瀘定橋》,看了題目你就想知道:誰飛奪瀘定橋,為什么要飛奪瀘定橋,是怎樣“飛”,又是怎樣“奪”的?又如含義深刻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看了題目學生就會產(chǎn)生疑問,為什么題目要既要說我的伯父,又要說魯迅先生?再如耐人尋味的《“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課題中用了一對截然相反的詞語做題目,這是為什么?……對這些頗具特色的標題,在導(dǎo)入新課釋題之時,我著重從內(nèi)容、范圍、文體,修辭等方面啟發(fā)學生品味,比較,用心抓“題眼”,讓學生明確課題與內(nèi)容的關(guān)系,懂得精心命題的妙處,學會擬題的方法。這樣多次滲透,耳濡目染,使學生既掌握了命題技巧,又體味了文章內(nèi)涵。
經(jīng)過多篇文章題目的分析,體會,學生慢慢掌握了作文命題的方法。在學生自命題作文時,大部分學生能根據(jù)訓練要領(lǐng),擬出了許多言簡意豐又頗具吸引力的題目。如一同學寫自己的媽媽平時比較膽小,春蠶她怕,螞蟻她怕,連一只蟑螂也會把她嚇得大呼小叫。他用《“膽小如鼠”的媽媽》做題目,醒目,引人注意。這比以《我的媽媽》為題新穎多了。又如一位同學暑假里堅持幫媽媽拖地,從拖地中“學會了堅持,學會了關(guān)心別人,還學會了一種勞動本領(lǐng)”。他用《拖地的三重收獲》,顯得非常貼切。如果用《暑假里的一件事》為題,就不能那么吸引人。
二、品語言,學觀察
所謂個性化的人物語言,是一個文學人物的語言要和自身的身份、年齡、性別、所處的環(huán)境等都相吻合,體現(xiàn)出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少年閏土》一文中,課文中閏土的四件事都是采用對話的形式描述的,如:“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薄笆裁炊加校旱倦u,角雞,鵓鴣,藍背……”這些描寫閏土的語言生動形象,從內(nèi)容到語氣都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讀了這些話,我們便好像目睹了天真活潑、知識豐富而又淳樸熱情的農(nóng)村少年閏土。
又如《將相和》一文“負荊請罪”這一部分中,當藺相如的手下人說藺相如見了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么要怕他呢?藺相如說:“諸位請想一想,廉將軍和秦王比,誰厲害?”手下人說:“當然秦王厲害。”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拍,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就這樣寥寥數(shù)語,一個心胸寬廣,顧大局、識大體,以國家利益為重的藺相如躍然紙上。在課堂上,我讓學生根據(jù)廉頗知錯就改并負荊請罪這個內(nèi)容,讓學生根據(jù)人物性格特點,想像廉頗和藺相如見面之后的對話,學生非常踴躍,很多同學都能說得很好,符合人物的性格特點。這些課文語言老師如能在課上帶著學生細細品味,反復(fù)思考,課后讓學生去觀察身邊同學、老師、親戚的言行,選取最符合他們身份、年齡的幾句話來刻畫人物,這樣一做,學生就很積極很留心觀察別人的言行,自然也把人物刻畫得更具體真實了。
三、抓細節(jié),悟描寫
好的細節(jié)描寫,具體、生動、鮮明,常常是一篇文章的閃光點,也是文章借以顯示人物性格、表達主題的一種技巧。在閱讀教學中,碰上這些對學生的寫作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精彩片斷,我就引導(dǎo)學生反復(fù)誦讀,分析它的表達效果。學生從課文里欣賞完一段優(yōu)美文字,掌握了一個行之有效的寫作技巧,內(nèi)心就產(chǎn)生了寫作的沖動,也想“小試牛刀”。為此,我們教師應(yīng)充分利用這一契機,給他們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練一練。
如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中,當講到“救助車夫”這一部分時,我讓學生在理解“飽經(jīng)風霜”這個詞的基礎(chǔ)上給,以“這個車夫才三十來歲……”開頭,讓學生發(fā)揮想象,練習人物外貌描寫。學生完成后,再讓同學小組內(nèi)互相交換評改,全班評出五六個寫得好的,誰在作文中借鑒變通,創(chuàng)新運用,就予以鼓勵、表揚。有些篇幅甚至可以由老師大聲朗讀并點評,讓學生獲得成就感。這樣,讓學生由片段的訓練慢慢過渡到篇章的訓練,寫作起來容易多了,寫作的興趣自然就濃,作文內(nèi)容自然就不會空洞了。久而久之,學生見得多了,琢磨得透了,無論是平時的訓練還是考試作文,都有意識地進行細節(jié)描寫,這樣文章自然能真情流露,給讀者留下較深印象。
從教多年來,筆者堅持嘗試以閱讀教學帶動作文教學的做法,學生的作文明顯進步了,不僅能做到中心明確,還能靈活地運用課文的相關(guān)寫作技巧,使文章越寫越好??傊?,課文是我們作文教學最好的范文,我們應(yīng)該充分利用它,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找到打開習作之門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