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晨
生活形形色色,豐富多彩,總會有一些讓人難以忘懷的瞬間,而在我的記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鄰居張大爺?shù)纳碛啊?/p>
他就住在我們家的對面,相隔只有一條窄窄的走廊罷了。但是,先前我并沒有注意到他。他的子女都在外工作,門前總是空落落的,再加上他又不太愛與鄰居們聊天。所以,一頂黑色的帽子,一張嚴(yán)肅的臉,一件黑色的襯衣與褲子,便成了整棟樓里鄰居對他的全部印象。
他的身影第一次讓我駐足是在一年冬天。
那年,雪下得很大,路面積起了厚厚的雪,更可怕的是雪下面結(jié)了一層堅硬的冰,一不小心踩上去,肯定會摔上一跤。雖然人們都足夠小心,但仍有人不幸摔成骨折。一天我提早出門,門外寒風(fēng)颯颯,涼氣從腳底升起,傳遍全身,我不禁打了個寒戰(zhàn),裹緊了衣服。
天還未大亮,悠長的樓道中傳來一陣陣咚咚的聲響。我心生疑惑:這么早誰還會在外面?我悄悄走到樓下。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熟悉的黑色身影,是張大爺。他奮力地用鍬柄敲擊著堅硬的冰面。寒風(fēng)透過他黑色的圍巾,清晰可見他呼出的白汽,他額頭上沁出的細(xì)密的汗珠,在冬日的早晨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可能是覺得手套太礙事了吧,那一雙黑色的手套被放在路邊,只有一雙紫紅色的雙手與深褐色的鍬柄形成鮮明的對比,讓人不禁為之一震,繼而肅然起敬。
他停下手中的活,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又掄起鐵鍬,奮力地向冰面敲擊著。黑色的身影在白色的雪地與灰色天空襯托下顯得格外醒目與高大。真難想象,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做著一項連年輕人也不愿做的事。我良久地佇立著,凝視著那個背影,竟久久不能挪動我的腳步。
他的背影也時常會出現(xiàn)在樓道中。悶熱的夏夜或嚴(yán)寒的冬夜,清理著樓道墻上的小廣告;漆黑的夜晚,在昏黃的手電燈光下修理走廊感應(yīng)燈;黃昏,出現(xiàn)在每家的門外,悄悄地將放在門外的垃圾提走……鄰居時常猜測著是誰默默做了這些好事,而他總是靜靜遠(yuǎn)離議論的人群。
他或許是爺爺奶奶口中所說的“活雷鋒”,又或許是普魯斯《影子》中的點(diǎn)燈人,默默來到人們身邊又默默地離去,將光明留在昏暗的王城。
后來,他搬走與兒子住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