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
疫情期間,我出家門的次數(shù)不超過五次,其中四次還是出門倒垃圾。出門主要是因為在網(wǎng)上搶不到蔬菜,到超市一看,綠葉菜倒是很多,人也很多。當時我嚇到了,草草買點東西,以最快的速度離場。隔幾天有條熱搜出來,說超市里全是男人在買菜,一邊買一邊打電話問老婆:“要菠菜還是青菜?青豆是不是就是豌豆?”
女人一定跟我一樣,都嚇怕了。另外,對大部分女人來說,宅在家里并不算一件煎熬的事情,甚至在一開始還覺得有點開心,終于沒有必須出門的任務(wù)了——做一個出門的女人要洗頭、要化妝、要搭配衣服?,F(xiàn)在就不一樣了,穿著家居服待在家里,因為沒有出門的必要,所以活得沒有性別。前幾天,我丈夫忽然盯著我說:“你怎么連胡子都長出來了?”
相比起來,家里的男人幾乎關(guān)不住?;丶业谝惶?,我爸就提出,他要去菜市場買菜。第二天,丈夫提出,他要去一趟超市買必需品。他倆出門的時候都有點獵人的風范,一身肅穆,戴上所有的裝備——一次性手套、護目鏡、口罩。
我丈夫去一趟超市,花了整整三個小時。我問他:“去這么久都干嗎了?”他羞澀地回答:“我把每個貨架都看了一遍。”
之后,小區(qū)發(fā)放門禁卡,雖然沒有每兩天每家可出門一人的規(guī)定,但丈夫每兩天非出門一次不可。有時候他只是開車出去溜達一圈,并不下車,但只要出了小區(qū)的門,他就好像呼吸到新鮮空氣一般,感覺又可以活下去了。
與此同時,我父親愛上了給我們帶飯這種活動,家里只要稍微做點什么好吃的,他就用保溫盒裝一份,然后像外賣員一樣放在我們小區(qū)門口,有時是一份鹵牛肉,有時是一碗菜。而家里,丈夫買回來的食材已經(jīng)塞滿了整個冰箱。
男人在這種特殊時期,好像又變回了山頂洞人時期的模樣。他們頂著危險和恐懼,以大無畏的精神跑出門,帶回來的全是一份又一份的食物,然后一家人在洞穴里開飯。
有一天丈夫又出去了一趟,回來如獲至寶一般,放下一個塑料袋裝的大紙盒,一邊給外包裝消毒,一邊招呼我們趕緊來吃:“快點,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快點過來!”
紙盒里是一份韓式炸雞,他去一家有外賣營業(yè)的餐廳買的。我忽然被他那種虔誠的吃貨精神打動了,相比我在家越來越憔悴丑陋,他反倒一天天生龍活虎起來。
大概在這種特殊時期,男人們忽然都覺得:看,我是家里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沒有我,他們連一份炸雞都吃不上呢!他一定很享受這個時刻,一家老小圍著他,享用他出門打獵回來的食物,好像有那么點英雄主義的光輝呢。
不過話說回來,女人到底不是山頂洞人時期的女人,沖著老是按捺不住要出門的男人,只會默默翻白眼:怎么這么關(guān)不住,就不能好好待在家里嗎?
(摘自《看天下》)(責編 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