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元
摘要 以學校為主陣地對小學生進行科學的性別教育是時代所需。開展特色活動,促進性別差異發(fā)展;實施國家課程,展現(xiàn)性別角色優(yōu)勢;促進家校協(xié)同,型塑性別道德人格,是有效開展性別教育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 性別教育;男性;女性
中圖分類號 G41
文獻編碼 A
文章編號 2095-1183(2020)10-00-02
眾所周知,社會對男女角色的定位有著特定的期待,這種期待融匯了傳統(tǒng)與時代內涵。個體在社會生活中只有表現(xiàn)出社會所期待的角色,才會為社會所悅納,心理才健康,社會關系才和諧。因此,科學的性別教育應基于兩性的自然差異,在保證兩性平等的前提下進行有針對性地實施。研究表明,兼有男女兩性心理特征長處,且能因應具體場合表現(xiàn)出不同特征的個體,是最為理想的雙性化人格模式。[1]
針對當前青少年性別教育缺失的現(xiàn)狀,中山市三角鎮(zhèn)蟠龍小學在科學實施性別教育方面進行了有效探索。
一、開展特色活動,促進性別差異發(fā)展
蟠龍小學借由打造“龍文化”特色品牌學校之機,以“修一身正氣,養(yǎng)文明禮儀,蓄昂揚斗志,揚蓬勃朝氣”為德育目標,開展了一系列彰顯華夏民族“龍文化”精神的特色德育活動,并在其中藝術性地開展性別教育。
“魅力中國節(jié)”系列主題活動,是蟠龍小學“龍文化”特色常規(guī)性活動。“魅力中國節(jié)”主要以春節(jié)、二月二龍?zhí)ь^、五月五龍舟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為契機,引導學生深挖“龍文化”內涵,以畫龍、唱龍、繡龍、舞龍等形式,領略中華民族“蟠以蓄勢,適時騰淵,龍行天下”的精神力量。全校學生在畫龍、唱龍、書法臨摹與創(chuàng)作“龍”字等系列活動中接受“龍之魂”精神熏陶。女生參與繡龍活動,邀請當?shù)赜忻拇汤C專家,定期手把手傳授繡龍技巧,以此培育女生巧手慧心。男生參加舞龍活動,學校為此特地成立了“小龍人舞龍隊”,聘請鎮(zhèn)龍獅協(xié)會隊員作為教練,每星期來校對舞龍隊員們進行訓練。逢特殊節(jié)日,“小龍人舞龍隊”都會給師生們帶來精彩的演出。他們體魄健壯,靈活機敏,在鑼鼓齊鳴的激昂氣氛中舞動長龍,時而翻騰,時而跳躍,靈動遨游,充分彰顯了男性的陽剛之美。實踐表明,“魅力中國節(jié)”系列德育主題活動既體現(xiàn)了當代少年兒童應有的形象與風姿,也通過傳統(tǒng)文化中鮮明的性別教育元素,塑造了男孩剛勁奮發(fā)的品格與女孩秀外慧中的特質,彰顯了男女生的性別天然差異。
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營造書香校園是“龍文化”特色德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蟠龍小學重視閱讀過程中的性別教育功能。每年3月份,學校都會舉辦隆重的讀書節(jié)啟動儀式,開啟為期一個半月的閱讀活動,引導師生讀故事、誦經(jīng)典。期間,經(jīng)典誦讀比賽、閱讀研討會、讀書卡制作、圖書跳蚤書市、圖書漂流交換、圖書淘寶捐贈等活動順次展開;學伴共讀、親子悅讀、師生齊讀等形式,自由靈活,力求以最便捷的方式引導閱讀行為。為了彰顯性別特點,助推性別教育,學校流動書架還特設男女“悅讀專柜”。男孩專柜以藍為主色調,放置航模等飾品,把男孩感興趣的冒險、科技、英雄人物傳記等書籍分列柜上;女孩專柜則以粉紅為主色調,擺設一些小飾物與精致的小盆景,把童話故事、手工制作、藝術鑒賞等女孩感興趣的書放置其上。由于契合了男女生年齡特點,孩子們都很喜歡這兩個特別的書架。
二、實施國家課程,展現(xiàn)性別角色優(yōu)勢
課程資源對于孩子的成長不可或缺。挖掘國家課程中的性別教育元素,彰顯男女生性別優(yōu)勢,塑造理想的性別角色,蟠龍小學對此進行了持續(xù)的實踐探究。
如在部編版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舐犢之情”主題單元中,《慈母情深》《父愛之舟》兩文分別刻畫了傳統(tǒng)文化影響下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愛的含蓄表達形象,《“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則描寫了當代父母對孩子的不同形式的愛。這些課文,把“如何成為時代合格的父母”“如何表達父愛與母愛”這類問題拋到了孩子們面前,有助于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開展性別教育。
實踐顯示,這一單元的教學不但有助于學生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改善親子關系,也讓學生知曉了未來自身性別所意味著的責任和義務。類似地,在其他學科中,也蘊藏著豐富的性別教育資源,只要教師精心挖掘,巧加引導,學生就可逐漸提升自身性別角色素養(yǎng)。
再如,體育課上的性別教育,是塑造男女生性別角色意識的絕佳途徑。蟠龍小學在創(chuàng)建“龍文化”特色學校時,體育老師就有意識地根據(jù)男女生體質的先天差異,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滿足男女生對運動的不同需求。例如,在中長跑運動練習中,全體學生循例跑完1000或800米后,為了凸顯男生體能上的優(yōu)勢,激發(fā)其運動潛能,教師特地把他們分成幾個小組進行100米接力賽,每個小組的前幾名再進行第二輪比賽,以此培養(yǎng)男生陽剛氣質。而在運動操練習中,則可充分發(fā)揮女生的先天優(yōu)勢。
三、促進家校協(xié)同,型塑性別道德人格
家庭對孩子性別角色的形成有重要影響,父母性別角色的履行、家庭生活的種種細節(jié),均隱藏著很好的性別教育資源。為此,教師如能引導家長進行科學的性別教育,對鞏固學校性別教育成果將大為有益。蟠龍小學每學期都會舉辦不同主題的家教講座,且將“如何有意識地在家庭中進行性別教育”這個話題穿插其中,目的是引導家長為孩子樹立性別平等觀念。比如,談及女孩,人們普遍會為其貼上“聽話”的標簽;而講到男孩,則常會論及“調皮”。實際上,“聽話”的未必一定是女生,更不能認為一定是好孩子。男孩天性好動,表現(xiàn)出來的往往就是“調皮”,但這正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方式,需寬容對待,甚至適度容忍。因此,對于男孩,家長應樹立“激勵孩子做個說話算話、勇于負責的男子漢”的教育目標,并進行科學的培養(yǎng)教育。如當發(fā)現(xiàn)男孩打架、摔東西時,需耐心一點,控制情緒,全面了解事情原委與過程,最后客觀地對孩子不當行為導致的結果進行分析,引導孩子做個勇于擔責的人。
應該說,男女性別差異是先天的,性別角色觀念的形成與個體社會化過程息息相關,而社會對于男性和女性有著特定的性別期待,人們只有滿足了這種期待,盡到了社會要求下的女性義務和男性義務,才能真正為社會所接納。[2]因此,學校需在性別教育方面承擔專業(yè)教育者的責任,培育孩子優(yōu)良的人格特質,適應社會對人才的不同需求。
參考文獻:
[1]劉秀麗.論科學的性別教育[J].教育研究,2013(10):127-133.
[2]田漢族,呂莘.從民國女子教育反思當代女子性別教育缺失[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6):23-28.
(作者單位:中山市三角鎮(zhèn)蟠龍小學廣東中山? ?528400)
責任編輯? ?余志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