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岳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鐵路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
京滬鐵路無錫站改造工程包括:新建高架站房6 486 m2,既有站房改造12 800 m2,新建12 m寬旅客出站地道一座,新建行包地道一座,改造站臺雨棚四座20 190 m2,線路撥移及相關工程見圖1。
圖1 站改總體平面圖
新建高架站房主體一層,局部二層,建筑軸線尺寸82.2 m×57 m,建筑高度22.6 m,樁承臺基礎形式,主體為型鋼混凝土框架結構,屋面采用鋼網(wǎng)架結構;高架候車層為高架站房主要結構,候車層面積4 872 m2,主梁最大跨度19 m,梁截面尺寸700 mm×1800 mm,井式樓蓋梁截面尺寸400 mm×1200 mm,現(xiàn)澆樓板厚100 mm~120 mm,站房模板承重支撐架采用標準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撐架,搭設的架體高度為10.09 m。
盤扣架由可調(diào)底座、立桿、橫桿、斜桿、可調(diào)托座組成,其將立桿、橫桿、斜桿等桿件預先在工廠制作成品,在工地快速組成一套穩(wěn)定、安全的結構系統(tǒng);桿件連接采用盤扣式承插結合(見圖2),可調(diào)托座與可調(diào)底座用于調(diào)節(jié)支撐高度;盤扣架立桿為Φ48.3×3.2mm,Q345低碳合金鋼,主要技術參數(shù)見表1。
圖2 盤扣架組成
表1 盤扣架立桿參數(shù)表
雙C鋼采用Q345低碳合金鋼,工廠流水線生產(chǎn),通過螺栓加撐管拼接成型的雙拼對撐構件(見圖3),最大效用地發(fā)揮鋼材的力學特征,雙C鋼主要技術參數(shù)見表2。
圖3 雙C鋼樣式
表2 雙C鋼參數(shù)表
架體高度10.09 m,主框架梁截面為700 mm×1 800 mm,采用傳統(tǒng)梁板共支法,立桿間距900 mm×1 200 mm;樓蓋井字梁尺寸為400mm×1 200 mm,采用平臺法支撐體系施工技術,立桿間距900 mm×2 000 mm;步距統(tǒng)一采用1 500 mm,井字梁底采用特制雙C鋼作為主龍骨,模板次龍骨為40 mm×90 mm木方;具體架體平面布置見圖4,架體剖面見圖5。
圖4 架體平面布置圖
圖5 架體剖面圖
考慮井式樓蓋梁高全部相同,通過新型特制雙C鋼做平臺式支撐體系,雙C鋼通過螺栓對接,放置于可調(diào)托座上(見圖6),平臺支撐立桿位置不受井字梁間距的影響,按照上部荷載最不利工況確定立桿間距,整個平臺搭設至井字梁底;板底支撐則通過立桿,將力傳遞至平臺上。
圖6 平臺法構造
混凝土構件按最不利布置,有以下三種工況,如圖7所示。
工況一為單支立桿承擔梁的一半荷載,雙C鋼支撐整根梁荷載和板荷載;
工況二為單支立桿承擔整根梁的荷載,雙C鋼主要承擔板荷載;
工況三為單支立桿承擔整根梁的荷載,雙C鋼承擔整根梁荷載和板荷載。
圖7 三種工況
可見:工況三為支撐架立桿、雙C鋼主梁荷載均為最大工況,支撐體系應按照工況三進行最不利情況驗算,這里以主要構件雙C鋼及立桿為例進行承載驗算,其他桿件不展開。
3.3.1 根據(jù)荷載及內(nèi)力計算結果得
最大彎矩:Mmax=6.56 kN·m
最大剪力:Vmax=12.21 kN
最大撓度:ωmax=3.74 mm
3.3.2 承載驗算
3.4.1 根據(jù)荷載及內(nèi)力計算結果得
立桿最大荷載設計值:41.41 kN。
3.4.2 立桿計算長度計算
計算公式一:l0=ηh=1.2×1 500=1 800 mm;
計算公式二:l0=h′+2ka=500+2×0.7×500=1200 mm;
其中:
η—支架立桿計算長度修正系數(shù)1.2;
h—支架立桿中間層水平桿最大步距;
h′—支架立桿最頂層水平桿步距;
k—懸臂端計算長度折減系數(shù),取0.7;
a—支架立桿伸出頂層水平桿中心線至支架可調(diào)托座支撐點的距離。
立桿計算長度兩者取大值,即l0=1 800 mm;
長細比λ=l0/i=1 800/15.99=112.6<[λ]=150,滿足規(guī)范要求。
3.4.3 立桿抗壓強度驗算
由長細比λ=112.6,查表得軸心受壓構件的穩(wěn)定系數(shù)φ=0.388,則單支立桿允許最大承載設計值:Nmax≤[f]φA=300×0.388×4.534×100/1000=52.78 kN;單支立桿軸力設計值N=41.41 kN≤Nmax=52.78 kN,滿足要求。
基礎處理→按專項施工方案放線→根據(jù)立桿位置放置可調(diào)底座→盤扣架體搭設→插入可調(diào)托座→安裝雙C鋼主龍骨→搭設板底模板支撐體系→高大支模驗收合格后交下道工序。
雙C鋼主龍骨施工步驟見圖8。
圖8 雙C鋼主龍骨施工步驟
4.2.1 平臺法對地基承載力要求較高
因立桿間距相對加大,單支立桿軸力增加較多,對架體地基要求相應也提高,須按照立桿最大設計軸力進行地基驗算,確保地基穩(wěn)定。
4.2.2 雙C鋼的安裝是平臺法技術關鍵
雙C鋼是平臺法梁板支撐最主要傳力構件,其安裝是支撐體系的關鍵,雙C鋼連接接頭須位于頂托中央,這就對架體的安裝精度提出較高的要求,每搭設完一步支架后,應及時校正水平桿步距及立桿的縱、橫距,控制立桿的垂直偏差及橫桿的水平偏差;另外雙C鋼的自身拼接須牢固。
4.2.3 平臺法架體搭設與模板安裝施工聯(lián)系更加緊密
因現(xiàn)澆梁模板支撐體系直接利用架體雙C鋼作為主龍骨,因此架體搭設班組與模板支設班組必須對接清楚,加強溝通與聯(lián)系,確保梁板定位及標高無偏差。
按國家標準與要求進行材料進場驗收及分階段架體驗收,架體搭設前后應嚴格執(zhí)行架體驗收標準,在地基完成后架體搭設前、首段達到6 m、架體逐層升高時、達到設計高度后均必須進行檢查和驗收,并形成書面記錄。
與傳統(tǒng)鋼管腳手架對比,盤扣架采用固定模式結構,現(xiàn)場裝配式安裝,使得腳手架的施工質(zhì)量受人為因素影響降低到最??;目前盤扣架制作及租賃市場整體相對規(guī)范,架體構件尺寸偏差小,整體熱鍍鋅處理降低了構件銹蝕導致承載力降低的概率;另外,架體構件搭設整齊規(guī)范,熱鍍鋅構件使得整體呈現(xiàn)銀色外觀,給人以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有助于提高現(xiàn)場文明施工標準。
與常規(guī)梁板共支法盤扣架搭設技術對比,平臺法獲得較大的經(jīng)濟效益;以無錫站高架站房第二施工段為例,現(xiàn)澆結構1 200 m2,架體搭設方量11 355 m3,若采用梁板共支方案搭設架體的含鋼量為17.6 kg/m3,平臺法技術方案搭設架體的含鋼量為13.2 kg/m3,用鋼量節(jié)省25%;同時搭設工作效率提高,每人工搭設方量由以往的70 m3升至110 m3,提升55%,相對應工期節(jié)省35%。
盤扣架平臺法施工技術適用于梁高基本一致的公共建筑、地下廣場、廠房等大跨度高大模板支架,當支架較矮時,須進行經(jīng)濟對比分析。
綜上所述,在類似于大跨度井字梁樓蓋結構特性的現(xiàn)澆混凝土高大模板支架,盤扣架平臺法施工技術具有規(guī)范、高效的施工特點,方便了施工,縮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可取得較大的社會效益及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