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賀
【摘要】目的:探討真菌性角膜潰瘍患者實施不同角膜移植術治療效果及預后狀況。方法:本研究30例真菌性角膜潰瘍患者均為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基于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對照組(15例)采取穿透性角膜移植術,觀察組(15例)實施深板層角膜移植術,對治療效果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狀況進行對比。結果:視力水平方面,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較小(P>0.05);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方面,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是6.67%與40.00%,觀察組比對照組低,差異明顯(P<0.05)。結論:深板層角膜移植術與穿透性角膜移植術在真菌性角膜潰瘍治療中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穿透性角膜移植術;真菌性角膜潰瘍;深板層角膜移植術
【中圖分類號】R779.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8-0-01
基金:大連市醫(yī)學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編號1811050
真菌性角膜潰瘍是一種感染性眼病,其具有真菌感染嚴重、致盲率高等特點,很可能導致機體角膜發(fā)生潰瘍穿孔,導致眼球前房發(fā)生積膿,部分甚至損壞患者眼球[1]。在醫(yī)學研究日益深入的背景下,角膜移植術使用率日益提高,而且成功率也隨之增加。本研究主要針對真菌性角膜潰瘍患者采取不同角膜移植術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1 研究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本研究30例真菌性角膜潰瘍患者均為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基于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對照組(15例)中,男、女分別有8例與7例;年齡最小、最大分別是21歲與67歲(48.25±4.26)歲;觀察組(15例)中,男、女分別有9例與6例;年齡最小、最大分別是20歲與65歲(48.31±4.28)歲;研究資料方面,兩組比較,差異較小(P>0.05)。
1.2 方法
1.2.1 術前治療
自患者入院后,為患者提供抗細菌及抗真菌治療。予以0.3%氧氟沙星眼膏、0.25%二性霉素B滴眼液、0.5%氟康唑滴眼液和那他霉素滴眼液、0.3%氧氟沙星滴眼液。靜脈滴注200mg的0.2%氟康唑注射液。所有患者均進行全身麻醉。
1.2.2 觀察組
深板層角膜移植術:利用環(huán)鉆均勻鉆到3/4厚度角膜時,使后彈力膜與角膜后基質分離,利用角膜剪將角膜基質片剪去,然后在濕房中保存新鮮角膜3h-8h,植片要比植床超出0.25mm,內(nèi)皮層及后彈力膜撕除后,利用10-0尼龍線間斷縫合,線結置于角膜植床內(nèi)部。
1.2.3 對照組
穿透性角膜移植術:通過環(huán)鉆切除全部病變角膜,利用0.02%氟康唑注射液對前房沖洗,利用黏彈劑使房角分離,避免虹膜前粘連,在濕房中保存新鮮角膜3h-8h,植片比植床大,超出0.25mm,利用10-0尼龍線間斷縫合,線結置于角膜植床內(nèi)部。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視力水平狀況,并統(tǒng)計并發(fā)癥發(fā)生狀況,包括繼發(fā)性青光眼和排斥反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結果的處理均采取SPSS21.0軟件,計數(shù)資料的表示方法與檢驗值分別是率(%)與x2; 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視力水平
觀察組與對照組視力水平對比,差異較?。≒>0.05),見表1。
2.2 并發(fā)癥發(fā)生狀況
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據(jù)有關資料顯示,角膜中真菌菌絲生長方式包括以下三種,首先是表層型。也就是真菌菌絲生長在角膜內(nèi);其次,局灶性,屬于小灶性,于角膜內(nèi)生長或者斜行生長;最后,彌散型,垂直、斜行生長在角膜內(nèi)。研究人員認為[2],表層型建議采取板層角膜移植治療。局灶型及彌散型,需要以病灶深淺程度為依據(jù),采取穿透性角膜移植或者板層角膜移植,針對淺層的真菌性角膜潰瘍,板層角膜移植方法是一種安全性較高的手術治療方法。
有關研究人員認為[3],針對真菌性角膜潰瘍治療,往往線利用多種抗真菌藥物實施短期沖擊治療,然后以患者病情轉歸為依據(jù),同時考慮病灶位置、大小、視力和深度等因素,對是否實施角膜移植手術和治療方法進行選擇。本次研究中,板層角膜移植術的手術指征如下:首先,經(jīng)過藥物治療,無法獲取理想治療效果的中淺層角膜潰瘍患者;其次,經(jīng)過藥物治療可以獲取有效治療效果,但是患病時間長,而且也會累及中淺層角膜潰瘍。本次研究中,因為不同菌屬生長方式存在差異,所以培養(yǎng)類型和結果對于手術方法的選擇無明顯關聯(lián)。本研究結果顯示,視力水平方面,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較?。≒>0.05);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方面,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是6.67%與40.00%,差異明顯(P<0.05)??梢?,穿透性角膜移植術與深板層角膜移植術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是深板層角膜移植術安全性更高。
總而言之,深板層角膜移植術與穿透性角膜移植術在真菌性角膜潰瘍治療中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兩者均可以改善患者視力水平,而穿透性角膜移植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臨床治療期間,需要以患者實際病情為依據(jù),對治療方法進行選擇,值得采納與推廣。
參考文獻:
[1]惠玲, 宋金鑫, 程燕,等. 不同程度真菌性角膜潰瘍的綜合治療[J]. 國際眼科雜志, 2019, 19(4):138-140.
[2]劉志玲, 高明宏, 陳穎欣. 生物工程角膜與人供體角膜治療真菌性角膜潰瘍的比較[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0, 24(10):1563-1569.
[3]羅順榮, 吳護平, 林志榮. 角膜膠原交聯(lián)治療真菌性角膜潰瘍的臨床療效[J].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 2020, 22(8):568-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