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節(jié)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大家忙趕春運,忙囤年貨,忙迎中國年。
年味越來越濃,關于武漢肺炎疫情的報道也越來越多,武漢已確診幾百例。
“爸,你說這個肺炎會不會蔓延全國,變得和原來的‘非典’一樣嚴重?”
我生于“非典”時期,聽父親講述那過去的故事,多少對當年的疫情有所了解,這讓我對現(xiàn)在的疫情感到恐懼。
“現(xiàn)在疫情有實時動態(tài),醫(yī)療條件又這么好,當年的情況應該不會再現(xiàn)了?!闭f罷,父親又投入到備課工作中。
“別光玩手機了,趕趕作業(yè),過了春節(jié)就開學了。”一聽就是母親的嘮叨。此時母親整裝待發(fā),準備回商場上班,只為了年前能讓面包銷量好一些……
聽到家里人這么說,我心里懸著的石頭逐漸落下。是啊,的確是我杞人憂天。過了年后就開學,我應該提筆去完成試卷和練習了。
時隔一周,肺炎確診病例人數(shù)劇增。1月23日,武漢交通線關閉,全面封城。隨著全國各省份出現(xiàn)首例病例,各省紛紛啟動一級響應。用《人間失格》中的“僅一夜之間,我的心竟判若兩人”來形容我們家,再合適不過了。
除夕夜晚沒有鞭炮齊鳴、煙花漫天。雖說本市沒有確診病例,但市民還是提心吊膽。我們一家三口把房門緊閉,一人端著一盤水餃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時不時地關注疫情實時動態(tài)。伴著新年鐘聲的敲響,盼望的新年終于到來,也提醒我們仨該睡覺了,畢竟第二天還要去親戚朋友家拜年。
大年初一是被家庭群里親戚的視頻聊天鈴聲震醒的,大家不約而同采取視頻拜年方式,朋友之間也是如此。本該熱鬧的大年初一,突然間變得如此寂靜。小區(qū)里、村里掛上了大紅色的硬核防疫標語,這個大年初一變得格外冷清。
從當初杞人憂天,到現(xiàn)在誠惶誠恐,一家人的心情緊緊與疫情動態(tài)聯(lián)系在一起。
確診病例,最終出現(xiàn)在我們生活的城市。全城緊急戒備,城市出入口均嚴格把控,稍有異常便禁止通行。
我的假期,是越過越多。不過,這絲毫不能讓人高興。面對一再推遲的開學時間,學校開啟停課不停學的“網(wǎng)課”模式。于是,我在家中以新的方式“開學”。我和大部分同學一樣,感到不適應。畢竟,我們都向往學校的學習生活,更盼望疫情早點結束。
父親同我一樣,假期越來越多,可日漸忙碌。響應學校號召,作為人民教師的父親要給學生上直播授課。“老人”遇上了新方法,讓父親成了一名“主播”。父親自然是比較頭疼的,因為從沒嘗試過這種上課模式。時至半夜還能聽到父親對著手機彩排第二天的課程。
我們生活的村子位于本市城中村分布較廣的區(qū)域,有大量流動人口,其中有一名武漢返鄉(xiāng)人員在本村確診。誰也沒想到病毒竟從千里之外的武漢,到達了百米近的眼前。
全村封閉,所有出入口用鐵皮焊死,整個村子只留一處出入口。村委會人員二十四小時無間斷查控,僅允許本村人進入,嚴查體溫……我們算是被隔離了,我們仨的抗疫行動從此開始!
最辛苦的要數(shù)母親,在這危難的時刻,仍然每天清晨趕向商場。
商場為人員流動量大的場所,自然要嚴格把關。售貨員進商場需進行第一次體溫測量,中午第二次測量,晚上下班再測一次。父親知曉母親工作安全的重要性,早早地購買了一系列防護設備,使母親不至于因商場規(guī)定必須佩戴護目鏡、防護服、口罩而手忙腳亂。
相比起清晨就去工作的母親,睡夢中的我是如此幸福。睡眼蒙眬地望著母親穿好工裝準備離開,我不由得感到心疼。母親也是奮戰(zhàn)在危險的前線啊。
“媽,要不你就別去上班了,外面疫情這么嚴重,咱又不缺這點錢。”
“面包每天都來貨,我得去接貨賣貨。咱們這疫情這么嚴重,需求量會更大?!?/p>
身為售貨員,她與千千萬萬堅守在崗位上的普通人一樣,用行動表達了一切。
父親參與“空中課堂”,在家中開設網(wǎng)絡直播課,和母親幾乎是同時起床。因為不熟悉操作,不熟悉講課模式,總要“笨鳥先飛”,反復彩排。父親在直播授課時,并不知道屏幕對面的學生如何反應。但每次一開課,看到幾十位同學已簽到,父親就拿出最好的精神面貌,認真對待分分秒秒。
下課后,父親會隨機給學生家長打電話詢問課堂效果,其中一位家長笑著說:“剛剛我和孩子一起聽,孩子上課很認真,就像在學校里一樣?!?/p>
與其說是鬧鐘將我從睡夢中喚醒,不如說是夢想在激勵我奮進。如今,寒假越來越長。但應把現(xiàn)在當作開學,畢竟停課不停學。
按照學校的要求,測量體溫,完成簽到,按表上課,完成作業(yè)。這一切看似簡簡單單,但實行起來不易。我發(fā)自內心地渴望開學,渴望生活重回正常。
面對這場疫情,雖然說我們仨沒法成為“逆行者”支援武漢,但我們仨每天該工作的工作,該學習的學習,同所有的平凡人一樣,為了抗疫盡力而為。
已經(jīng)近一個月沒下樓了,我很向往那窗外的世界。2月22日,新聞上說21個?。▍^(qū)、市)確診病例零新增。難得的艷陽天,我們仨帶著板凳,走上我家樓頂曬太陽。
我們仨坐在太陽下,父親母親嗑著瓜子談笑。就在那一刻,我感覺像是沒有了疫情,就像我只是學累了來樓頂放松、曬曬太陽,一切是如此祥和,如此美好。我站起身,極目遠望。
透過遠方林立的高樓、高樓間的綠樹,我仿佛看到了和煦暖陽下的武漢城:中山公園白云飄搖,東湖綠道早鶯啁啾,武大櫻花漸次蘇醒,黃鶴樓的琉璃瓦熠熠生輝,波光閃耀的長江浩浩蕩蕩、永無止息……
而此刻,陽光灑在了我們三人的臉上?!暗冗@疫情結束,帶你們娘兒倆去武漢看看長江,咱們也嘗嘗熱干面?!备赣H滿面春風。
我一愣,說:“還是等我考上武漢大學,你們倆去看我吧!”
我相信,珞珈山下的櫻花大道終將會留下我日日走過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