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學困生”籠統(tǒng)地說就是學習困難的學生?!皩W困生”這些孩子雖然為數(shù)不多,但由于他們跟不上班集體的整體要求,所以不能及時完成學習任務。本著牢固樹立“面向全體、關注“學困生”,為每一個學生的終生發(fā)展負責”的教育觀念,以“一個也不能少”為目標,強化‘學困生轉化工作,我狠抓工作落實,更新教育觀念,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轉化“學困生”難,轉化農村小學的語文“學困生”更難。以下是我從教三十年來,在擔任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及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轉化“學困生”時的點滴記錄:
一、農村小學語文“學困生”的成因
1.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因素。
從整體情況看“學困生”所處的環(huán)境,父母忙于自己的生意或外出打工(孩子有爺爺奶奶管),無暇顧及子女的學業(yè)和生活習慣,是造成“學困生”學習成績落后的直接原因。
2.心理因素。
“學困生”學習興趣很低,學習習慣差,對學習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自律能力差,上課不認真聽講,愛搞小動作、作業(yè)應付甚至是完不成。
3.自身基礎因素。
少數(shù)孩子是屬于那種智力略低的,是先天因素造成的學習成績差。
二、農村小學語文“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親其師,信其道。愛是教育的基礎,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一般說來,教師愛好學生容易,愛“學困生”比較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克服偏見,給“學困生”應有的位置,給他們更多的關懷,把更多的愛灑向“學困生”。
老師要有正確認識和對待“學困生”的態(tài)度。正視“學困生”的缺點和不足,面對學生的錯誤,教師盡量避開問題的實質,通過心平氣和地和學生談心,平等融洽的對話把學生從犯錯誤的陰影中帶出來,耐心地進行說服教育。
我利用每天的晨讀和課后輔導時間對“學困生”知識的薄弱點進行個別輔導,這樣還可以使“學困生”經過努力也有獲得較高分數(shù)的機會,讓他們有成就感,逐步改變他們的頭腦中在學習上總是比別人差一些的印象。從而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勵他們積極爭取,努力向上。當這些學困生愿意親近老師時,也就樹立起了他們的自信心。自信,是一種良好的學習品質,只有具備這一良好品質,才能樹立積極的學習動機,才能獲得好的學習效果,達到轉化后進生的目的。
1.熱切地期待
培養(yǎng)“學困生”的創(chuàng)新素質和能力,引導幫助他們將主要精力和才智運用到學習中來,幫助他們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而不是抄襲他人作業(yè),同時保護他們的質疑精神。
2.表揚性鼓勵
“學困生”們的情感都非常豐富,他們需要教師對他們多關心、多愛護,當他們有所成績時,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肯定,應該及時予以表揚。只要“學困生”接受教師,那就會極大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三)促成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1.了解“學困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努力貼近兒童,就是努力站在學生接受的立場,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避免教師的居高臨下,主觀臆斷,消除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引導學生盡快融入教學情境之中,師生共同沉醉在教學中。
2.給“學困生”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
一定的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動力的源泉,“學困生”之所以沒有進步,沒有目標是一個重要原因。我在對我班學困生全面了解的基礎上,給他們制定短期學習目標(一個星期或一個月)和長期學習目標(一個學期),并經常檢查這一目標。
3.搭建平臺,體驗成功。
降低教學難度,為學困生的課堂思考尋找合適的切入口,讓學生找到學習的起點和方法,讓每個孩子都能學。努力跟學生貼近,以積極溝通來消除學習的心理障礙,給學生以勇氣,建立和學生之間的親密聯(lián)系。在示范、講練多遍后,對他們進行提問,使他們回答正確的機會增多,嘗到回答正確的喜悅。
4.借助集體的力量感染“學困生”。
如果一個班級整體的語文學習氣氛好,那么班級的整體語文成績就會好。這對學困生也是一種極大的教育力量,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他們不知不覺中就會感受到集體的壓力;別人的語文能學好,為什么我不能?在這樣一種強烈的學語文的氣氛下,他們也會努力學好語文。
(四)班主任與任課老師“統(tǒng)一戰(zhàn)線”。
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需要全體任課教師的配合,形成一個“統(tǒng)一戰(zhàn)線”。當學困生出現(xiàn)反復時,一定要正確對待,做到不灰心,不急躁,深入了解和分析原因,有針對性地、耐心地做好教育工作。
(五)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
對學困生必須堅持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進行教育,實行齊抓共管。辦法總比困難多,通過打電話,印制學生通知單或致家長的一封信,將學生的在校情況及時地與家長溝通,共同尋求教育方法。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上半學期我校開學很晚,為了不耽誤孩子的學習,我放假不放學,我通過釘釘課堂進行教學,在暢言曉學上布置作業(yè),利用電話微信等形式及時與家長溝通,幫助孩子們努力完成學習任務。上學期期末考試我班的語文平均成績99.47分,成績位于全鎮(zhèn)前列,“學困生”成績不但沒落下,反而有了長足的進步。
總之,“學困生”的轉換工作是一項復雜的、艱巨的、細致的工作,需要我們耐心地找出“學困生”的成因,積極探索“學困生”的轉化策略,用愛打開孩子們的心扉,開啟孩子們的智慧之門,提高孩子們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幫助他們盡快摘掉“學困生”的帽子,讓他們在愛中自尊,在愛中自信,在愛中自強,實現(xiàn)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作出人生自立自強的奮進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