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悅奇,徐云乾
(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廣東省水動力學重點研究實驗室,廣東省山洪災害突發(fā)事件應急技術(shù)研究中心,廣東 廣州 510635)
根據(jù)水閘消力池的結(jié)構(gòu)和其運行工況可知,消力池底板穩(wěn)定主要取決于底板所承受的水重Wg、底板自重G和底板揚壓力U。對于低水頭低弗勞德數(shù)的水閘[1- 2],由于水頭差小,流速不大,因此水流引起的負壓忽略不計。廣東地區(qū)低水頭水閘消力池前端底板隆起的原因,認為是在泄水時,消力池前端產(chǎn)生水躍,使得消力池底板前后水重產(chǎn)生不平衡力矩,而且消力池前端沒有布置排水孔,當揚壓力U和水重的合力距超過閘底板的抗傾覆力矩,使得消力池底板上抬隆起[3- 6]。茹建輝指出[7],SL265—2016《水閘設(shè)計規(guī)范》條文說明第4.3.8條的不當在于它只強調(diào)了靠前布置的排水孔可能存在較大的滲透溢出坡降,會使反濾層遭受破壞從而引起結(jié)構(gòu)破壞。但它忽視了排水孔自身承擔減少基礎(chǔ)底面上的揚壓力,增大工程穩(wěn)定的安全度和降低工程造價的重要功能。本文利用限元滲流計算[8- 9],研究水閘消力池不同的排水孔布置形式下,消力池底板承受的揚壓力和滲流比降的變化情況,并提出解決建議。
消力池底板穩(wěn)定涉及的變量分別為:底板上的水重Wg、底板自重G和揚壓力U的計算。
(1)底板自重G可以由幾何尺寸確定。
(2)底板揚壓力U的計算采用SL265—2016推薦的改進阻力系數(shù)法計算,李飛已利用改進阻力系數(shù)法對Geostudio滲流計算模塊進行對比驗證,證明其計算結(jié)果合理準確[10]。故滲流計算采用Geostudio有限元方法計算。
(4)滲流比降J及滲流量采用Geostudio seep進行有限元計算。
根據(jù)水閘的運行工況,計算上游水位在19.30m時,單寬流量為1.39m3/s和單寬流量為23.17m3/s兩個工況下的水躍三要素,計算結(jié)果作為水力邊界條件賦值到有限元滲流計算模型。計算結(jié)果見表1。
表1 水躍要素計算結(jié)果
某水閘設(shè)計洪水標準為50年一遇,對應上游水位為19.30m,下游水位為17.58m,校核標準為200年一遇,上游水位為19.46m,下游水位為18.13m。剖面圖如圖1所示,上游鋪蓋長40m,厚0.5m,鋪蓋高程為13.5m,堰頂高程為14.50m,堰型為WES型實用堰,壩高4.0m,堰頂高程為14.50m,河床高程為13.50m,壩身底寬15.0m,上游鋪蓋長40.0m,下游消力池長25.0m,消力池后段設(shè)置φ100mm排水孔,消力池底板高程為10.00m,海漫漿砌石長25.0m,干砌石長20.0m,防沖槽干砌石長10.0m,閘門為鋼制弧形門,共13孔,每孔尺寸12.0×5.0m。消力池后段設(shè)置φ100mm排水孔。
圖1 某水閘剖面圖
表2 各巖土層滲流計算參數(shù)
水閘閘基地層從上至下分別為中粗砂、圓礫、強風化砂巖,主要的透水層為中粗砂及圓礫,其物理力學參數(shù)詳見表2。閘基底中的砂層屬于透水性較強的土層,當?shù)鼗鶟B透系數(shù)增大時,溢流堰厚消力池底板承受的滲透壓力亦會增大,容易造成消力池底板上抬隆起。
計算模型長度為110m,高度14.5m,采用三角形與矩形自適應單元劃分方式,單元邊長為0.5m,共5617個單元。在滲流計算時,閘基底下中粗砂層和圓礫層均按飽和狀態(tài)考慮,上游段賦予19.30m的邊界水頭;下游水利邊界條件設(shè)置分兩種情況:①蓄水時,消力池底板邊界水頭與底板高程一致;②泄流消能時,把消力池劃分為20小段,將水躍要素計算結(jié)果分段插值賦在相應的部位,模擬泄流時消力池底板不同部位承受不同的壓力水頭。有限元滲流計算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滲流計算模型
當排水孔置于消力池前端時,閘基滲流流網(wǎng)及總水頭線如圖3所示,鋪蓋和溢流堰的水力梯度i=0.05,鋪蓋滲透壓力為2485.28kN;而排水孔置于消力池后端時,閘基滲流流網(wǎng)及總水頭線如圖4所示,鋪蓋和溢流堰的水力梯度i=0.07,鋪蓋滲透壓力為1983.52 kN。兩種情況下,滲透壓力均小于水重和鋪蓋自重之和,故上游部分增大的滲透壓力對鋪蓋和溢流堰的影響較小。對于消力池底板,排水孔前置時釋放了底板前端的滲透壓力,在總水頭線可看出,滲透壓力作用點位于底板下游側(cè),底板下游側(cè)為躍后水深,底板上水重為1034.88 kN,底板自重450 kN,滲透壓力為318.50 kN小于底板自重與水重之和。當排水孔位于消力池下游側(cè),底板的滲透壓力為820.75 kN,與工程實際情況相吻合,遠遠大于布設(shè)在前端時的318.5 kN。
圖3 q=23.17m3/s前置排水孔工況總水頭線及流網(wǎng)
圖4 q=23.17m3/s后置排水孔工況總水頭線及流網(wǎng)
圖5 前置排水孔蓄水工況總水頭線及流網(wǎng)
水重Wg、底板自重G和揚壓力U分別對消力池后端點取矩,抗傾覆系數(shù)K=(MW+MG)/MU,求得K前置=5.94、K后置=1.15,根據(jù)計算結(jié)果可知,排水孔前置時安全系數(shù)比后置排水孔高,可避免消力池底板前端出現(xiàn)上抬隆起的情況。由于排泄小流量時,消力池滲透壓力不大,故不再詳細列出。
在水閘處于19.30m正常蓄水工況時,當排水孔布置在前端時,閘基滲流流網(wǎng)及總水頭線如圖5所示,消力池底板承受的滲透壓力為176.40 kN;當排水孔布置在后端時,閘基滲流流網(wǎng)及總水頭線如圖6所示,消力池底板承受的滲透壓力為404.25 kN,消力池底板處于無水狀態(tài),底板自重450 kN,滲透壓力大小接近底板自重,此時安全裕度小。各計算工況結(jié)果詳見表3。
表3 滲透壓力計算結(jié)果
圖6 后置排水孔蓄水工況總水頭線及流網(wǎng)
從表3可以看出,當宣泄小流量時,排水孔之前后置的消力池底板的滲透壓力并沒有明顯的影響,但宣泄大流量時,消力池前端與溢流堰底部銜接,在泄流消能時,收縮水深通常出現(xiàn)在消力池前端附近區(qū)域,在收縮水深附近區(qū)域,由于流速大,水深較小,所以消力池底板前端水重較小,經(jīng)過水躍后,水流流速變慢,躍后水深較大,使得消力池后端水重遠遠超過前端水重,加上揚壓力作用,更加容易造成前端底板破壞。此時,在消力池底板前端布設(shè)排水孔釋放滲透壓力的效果非常明顯,在前端布設(shè)排水孔時,由于滲透壓力的減小,可以減小消力池底板體量,節(jié)省工程投資。但釋放滲透壓力的同時,亦存在不足之處,在前端布設(shè)排水孔,前端由于水力梯度i的增大,使得排水孔溢出比降增大,排水孔反濾容易破壞,故在前端布設(shè)排水孔時,需在蓄水期間定期派人檢查排水孔反濾及時維護。
(1)按SL265—2016推薦將消力池排水孔往后布置,可以大大降低排水孔附近的滲流比降,但無孔底板前端承受的滲透壓力劇增,容易造成消力池底板前端上抬隆起,因此需要增大底板自重平衡滲透壓力。
(2)在消力池底板前端開孔,減小前端底板滲透壓力,但排水孔的滲透比降會增大,為避免發(fā)生滲透破壞,在蓄水期間,應定期派人檢查維護排水孔,以保證期安全暢通排水。
(3)消力池前端布設(shè)排水孔的數(shù)量多少直接影響水閘地基滲流場的重要邊界條件,其布孔數(shù)量應通過不同的運用工況詳細分析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