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
摘? 要:小學是學生的初級學習階段,也是知識積累的重要階段,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教師根據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通常采用滿堂灌的形式開展教學。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下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機械地進行記憶和練習。長此以往,這樣的數學課堂就很容易給學生留下枯燥乏味的印象,影響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在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學策略。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教學方式
引言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課堂效率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課堂效率對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極大的幫助。現(xiàn)階段,教學內容有所增加,再加上課外輔導班、興趣班的學習內容,給學生帶來了極大壓力。因此,課堂效率的提升在現(xiàn)階段的教育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
一、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重要意義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提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已經成為教師探討的重要問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能夠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也能夠保證學生課余時間的豐富,真正的實現(xiàn)勞逸結合。
二、提高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注重數學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數學課堂充滿趣味性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能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小學數學教師只有在課堂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令課堂教學成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然而,小學數學這門學科存在一定的抽象性以及嚴密的邏輯性,在與其他學科相比時,數學課堂就會顯得比較枯燥無味晦澀難懂。為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鉆研小學數學課本,并將所挖掘出來的知識點,依據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且充滿好奇心的特點,精心設計多元化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其在數學的知識海洋中感受到數學的獨特魅力。對于較為抽象的數學知識,由于小學生認識水平有限,很難從直觀上理解抽象邏輯數學。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靈活使用直觀教具,將晦澀難懂的抽象數學知識轉化成簡單明了的直觀教學,使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教具時,能夠從中得到啟發(fā),增加數學學習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前提教學情境是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的情感氛圍,一個好的教學情境明顯有助于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的學習注意力得到集中,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寬松、自由、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放松心情,帶著濃厚的興趣投入數學課堂的學習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生活情境、問題情境、熱點情境、實驗情境等。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中設置一些富有挑戰(zhàn)性、趣味性、針對性強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回答這些問題,提高課堂的活躍度,激活課堂的氛圍;可以設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根據教學內容有選擇地將數學知識融入日常的生活中,引導他們學以致用,提高學生探究的熱情;也可在教學中穿插一些小故事、小游戲,播放一些使人精神放松的音樂,使課堂不再枯燥和乏味??傊處焺?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要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效率。
(三)實現(xiàn)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教師要努力實現(xiàn)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通常會以對與錯作為評價的標準,但是這種做法限制了學生積極性的培養(yǎng),也限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比較優(yōu)秀,但學習能力卻不高,出現(xiàn)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數學學習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如果能夠實現(xiàn)評價方式的多元化,那么學生就敢于并樂于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作業(yè)完成的過程中,不僅聯(lián)想到課堂知識,實現(xiàn)對課堂知識的復習,也能夠挖掘自己頭腦中的知識,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
(四)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競爭意識
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不同于教師講授知識的學習過程,相比之下,更容易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課堂的效率。學生在小組合作模式的教學中,通過與同學的交流和學習,能增強競爭意識,有助于教學效果的逐步提升。例如,在“整數乘以分數”的練習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相關計算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相關訓練,將學生按4~5人一組的方式分組,同時保證每組學生的水平基本相當,且小組內有基礎好和基礎差的學生,以實現(xiàn)優(yōu)生帶動差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先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復習和訓練,再對相關題目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在訓練、小組討論后,如果有不懂的問題,學生舉手向教師示意。教師集中對每組學生遇到的困難在課堂上給予解答,消除學生的疑惑,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小組學習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獨立能力和表達水平,而且提升了學生間的學習意識和競爭意識,在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的同時,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結束語
數學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需要教師給予充分的重視。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目的是讓學生擁有數學思維,培養(yǎng)自覺學習、主動學習、自我反思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一個長期的工作,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和探索,找到學生樂于接受、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得以激發(fā),促進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有進一步的提高,并以此帶動學生數學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和提高,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丙軍.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年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專題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764-766.
[2]? 龔節(jié)彬.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C]..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專業(yè)委員會論文集卷二——教育在線.: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專業(yè)委員會,2018:28-29.
[3]? 閆曉東.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技巧[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