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萍
“熊孩子”任性,淘氣,我行我素,讓人惱火??珊⒆硬欢肌靶堋毖?。你看,一群孩子在游樂場玩,一個家長向自己孩子一勾手:“時間到了,該回家了!”孩子雖有不舍,還是乖乖地離開。而另兩個孩子就“熊”了,大呼小叫也聽不見,上前去拉,卻坐在地上撒大潑。
幾個朋友討論多次形成共識:“第一任教師”——孩子的父母要擔好教子第一責。家庭要講愛,可對稚嫩的孩子管教不能缺失,不能把“人性”寵成“熊性”,慣成“十指不沾陽春雪”的小公主、“油瓶倒了也不扶”的小少爺?!梆B(yǎng)不教,父之過”。所以趁著教育的黃金期,在孩子一張白紙的心中播下規(guī)則的種子,讓他們有所體悟,形成自然。文明需要規(guī)范,道德形成于規(guī)范,缺少規(guī)范的孩子長大很難有成就。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首先要立規(guī)矩,然后家長做出樣子,執(zhí)行不能討價還價。這么說來,以下兩三條似乎是管好熊孩子竅門,供參考。
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6歲的小牛把媽媽的叮囑當成耳旁風,玩時,塑料桶的水灑滿地板,兩腳踏上去水花四濺,又一屁股坐上去,興奮極了。媽媽火了:“提前告訴你,你不聽——把地擦了,把衣服自己洗了!”孩子卻說“不”!媽媽二話沒說,把他關進小屋反省,小牛嚎哭不止,媽媽不理,奶奶要勸也被制止,十多分鐘后才不哭,大聲說:“媽媽,我錯了!”媽媽打開門問:“那該怎么辦?”小牛抹著淚花,拿起比他高的拖把擦地,然后脫下濕褲子笨手笨腳地去洗……
讓孩子懂得說話算數(shù)。朋友講了美國同學的一個故事:午飯時大衛(wèi)居然把飯撒得到處都是,爸爸說:“看來你是不餓,今天的飯不能吃了!”大衛(wèi)滿不在乎地說:“沒問題!”晚飯,大衛(wèi)看著香噴噴的飯菜興高采烈,爸爸毅然拿走了他的餐具:“記住,你說的今天不吃飯‘沒問題!”大衛(wèi)央求,爸爸故意吃得狼吞虎咽:“說活要算數(shù)!”大衛(wèi)咽著口水,啼淚可憐:“好餓,能不能吃一點點?”爸爸堅決地搖搖頭……從此再沒發(fā)現(xiàn)大衛(wèi)糟蹋糧食。
家長不能什么都替代。小群理直氣壯地跟媽媽說:“我不想上學了,撿瓶子也能養(yǎng)活自己!”媽媽很淡定:“好,我去給你請三天假?!毙∪号d致勃勃出了門,撿了半天才換來兩塊錢,買了一瓶礦泉水,可肚子還咕咕叫。直到天黑,終于撿夠買一個饅頭的錢,狼吞虎咽地吃了。第二天,小群說:“要不我上學去吧?”媽媽說:“不行,你不是說撿瓶子養(yǎng)活自己嗎?”“撿就撿!”他滿臉倔強,繼續(xù)。三天下來,小群幾乎央求:“媽媽,我想上學去!”“你決定了?”他使勁點點頭:“我一定好好學習!”無須替代,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吧,小群步履矯健地上學去了,現(xiàn)在的書包比3天前多了責任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