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建榮 李 焱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吸入性肺炎常見于吞咽障礙、呼吸機支持患者,如不能及時處理會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增加經(jīng)濟負擔,導致預后不良[1-3]。綜合護理干預是一種較新型、全面的護理干預措施,經(jīng)證實具有改善患者心理及生理應激反應,減少并發(fā)癥的作用[4]。因此,本文隨機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神外吸入性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影響因素后給與綜合護理干預,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神外吸入性肺炎患者80例,采用雙盲法將其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齡18~74歲,平均年齡(50.26±3.27)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18~76歲,平均年齡(50.74±3.28)歲。對照組及觀察組患者性別、年齡差異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251,t=0.5241,P>0.05),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5-6]:所有患者均滿足中華醫(yī)學會制定的吸入性肺炎相關標準。納入標準:(1)知情同意;(2)自愿參加;(3)神經(jīng)外科患者;(4)成年患者。排除標準:(1)認知障礙患者;(2)腦梗塞患者;(3)ICU患者;(4)重癥肺炎患者;(5)精神病患者;(6)抑郁癥患者;(7)聽力障礙患者;(8)視力障礙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基礎護理,包括指導體檢、健康宣教、用藥指導、呼吸機清潔等。觀察組患者接受綜合護理干預。(1)危險因素評估?;颊呷朐杭纯逃勺o理人員使用科室自制的吸入性肺炎危險程度評估表對神經(jīng)外科患者進行評估,包括年齡。原發(fā)病、營養(yǎng)支持、口腔疾病等,根據(jù)評估結果合理護理患者。(2)健康教育及吞咽功能訓練。護理人員分三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吸入性肺炎發(fā)生機制、影響、表現(xiàn)及護理措施。指導患者進行吞咽練習,強化患者口腔肌群運動訓練。(3)口腔護理。鼓勵患者自主刷牙,指導患者刷牙姿勢。指導及協(xié)助患者清潔口腔及鼻腔分泌物,根據(jù)細菌培養(yǎng)結果選擇合理的口腔護理液。(4)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心理狀態(tài),積極鼓勵患者說出內心想法,開導、安慰患者。通過個案分析、精神鼓勵等措施,減少患者負性心理,提高治療積極性。
1.3評價指標 (1)護理滿意度:出院前1d患者使用護理滿意度評價表評價本次護理服務質量,內容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護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人數(shù)×100%。(2)生活質量:由專業(yè)人員在患者出院前1d參考國際通用腦卒中專用生活質量表(SS-QOL)對患者語言、思維能力、上肢功能、社會活動能力進行評價,總分245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3)肺炎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干預后統(tǒng)計兩組患者肺炎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4)相關因素比較。分析及比較兩組患者吸入性肺炎相關因素所占比。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護理前SS-QOL分別為(126.52±12.36)、(126.23±12.38)差異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護理后兩組患者SS-QOL總分較護理前升高,其中觀察組患者SS-QOL總分(186.7±32.26)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SS-QOL評分比較分)
2.3兩組患者肺炎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肺炎消失時間(2.57±1.82)、住院時間(12.57±2.61)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肺炎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2.4兩組患者神經(jīng)外科吸入性肺炎相關因素比較 兩組患者年齡≥70歲、意識障礙、胃食管反流、經(jīng)鼻飼養(yǎng)、吞咽障礙、體位不當、意識障礙差異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呼吸機支持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神經(jīng)外科吸入性肺炎相關因素比較[n(%)]
有研究認為[7-8],合并嚴重性基礎疾病、高齡、意識障礙及胃食管反流與吸入性肺炎密切相關。高齡患者機體功能較差,發(fā)病后容易容易出現(xiàn)吸入性肺炎。其中以口腔分泌物誤吸最常見。胃與食管反流主要與老年患者生理功能下降,食管括約肌松弛所致胃與食管的生理屏障功能異常有關。食管功能下降容易導致食物反流或胃部潴留。綜合護理干預與常規(guī)護理、基礎護理不同[9-12]。主要表現(xiàn)在護理人員會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采取綜合性護理干預方法,改變了以往單一護理行為,從而有效的提升了護理服務質量[13-15]。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SS-QOL較好,提示綜合護理干預能明顯提高神經(jīng)外科吸入性肺炎患者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這有利于患者康復。同時,本組患者的肺炎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較少,提示綜合護理干預能明顯促進呼吸性肺炎康復,并能減少患者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經(jīng)濟壓力。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兩組吸入性肺炎在年齡≥70歲、意識障礙、胃食管反流、經(jīng)鼻飼養(yǎng)、體位不當情況相同,只有呼吸機支持情況不同,提示有年齡≥70歲、意識障礙、胃食管反流、經(jīng)鼻飼養(yǎng)、體位不當因素的神經(jīng)外科患者較容易發(fā)生吸入性肺炎。年齡偏大的患者因咽喉部位的黏膜肌肉運動和感覺功能的衰退,咳嗽及吞咽反射的感受性會降低,從而出現(xiàn)反射功能障礙,導致吸入性肺炎。經(jīng)鼻飼養(yǎng)的患者會影響進食,導致吸入性肺炎。護理過程中積極調整體位,密切觀察。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對提升神外吸入性肺炎患者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減少住院時間及減輕經(jīng)濟壓力有價值,建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