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文
水果店的老板是江西來客,操著一嘴贛南口音,每每張口,發(fā)音總打起半吊子,一半吊在故鄉(xiāng),一半留在老城。老板人胖,胖得卻十分精神,總喜歡說,咱可不是那種一捏就溜開手的跑肉。
又講錯啦!兒子上前糾正,發(fā)一聲,讀拋肉。話沒說完,兒子笑出聲來,老板的肉手就在兒子身上游走,放肆如同小獸。
水果清甜,迎著陸石河風蕩起陣陣帶有香氣的漣漪。相對而言,魚米街水果店的日子并不那么愜意,多數(shù)水果的香便香在鮮字上——新鮮的鮮。
然而,鮮字拆開容易,鎖上難。
看胖老板緊蹙的眉頭便曉得其中甘苦滋味,有時能蓋住水果本身的清香。
一程山路,一路漂泊,水果運到陸石河橋畔,胖老板家的往往比別家新鮮,道理簡單,手指搓搓,多開兩張票子能成的事兒。
啥事兒都逃不開錢。
同錢掛鉤俗氣,但咱得做出唇齒留香的本分來,對得住街坊鄰里,不枉他們的厚愛,胖老板下貨時總把這話掛在嘴邊兒。透過兒子晶瑩的瞳孔望去,刻滿川字的額頭上,汗珠豆大,圓潤,如果再仔細觀察便會發(fā)現(xiàn),一顆顆汗珠如無數(shù)面鏡子,于肥胖的面容中折射出勤勞與樸實。
對情感向來羞于啟齒的兒子在日記里這樣寫著。
筆尖沙沙,窗外雨聲作響,敲打著老舊的窗欞,雨打梨花深閉門,臨河多數(shù)店鋪早早合上門臉,父親的店還開著。河對岸清晰可見被杏花雨水沾濕衣衫的人群,迎著細雨,自顧朝日子奔去。
每一刻,皆于窗沿定格。雨打浮萍,劃開道道夢想與現(xiàn)實連結的痕跡。
人,總愛把事情想得過于美好。
福?;乩铣堑糜腥炅?,依然奔波于協(xié)警崗位上,沒有絲毫轉正的跡象。
還不跳槽換份工作?街坊問。
說他好多回,犟得不行,說什么職業(yè)道德,維護正義。
要是聽話,還能有額上那塊疤?
改不掉好動毛病的兒子,名字里本沒有福字,六歲那年在自家院子里同小伙伴踢球,一跤摔到水泥坎上,流了滿地血,去醫(yī)院縫了五針。按理說,不該再碰球。
可自那以后,他不僅碰球,踢得比以往還歡。
胖老板攔過幾回,時日漸長,店面生意做大,也懶得去管了。他進貨時往城南廟里求了一簽,心安起見,名字里頭專門加上個福字。
福福,福福,久而久之,街坊鄰里也這么叫起來。
十多年過去,福福長大成人,成為陸石河橋畔首位考上名牌大學的外來子弟,鞭炮掛在水果店前放了好久,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鮮紅的紙屑散了滿地。胖老板卻沒想到,幾年后,自己的寶貝兒子會犟到拿人生開玩笑。
哪里開玩笑?選擇警察這個職業(yè),好崇高的撒,爸你懂不懂。
不懂,協(xié)警,嘖嘖,好崇高哦,我只曉得你個幺兒苦日子在后頭。
夸張了啊老爸!
苦倒不至于,累是真的,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不論下雨或晴天,街道上總有福福健碩的身影在巡邏?;蛟S,在胖老板眼里,一改兒時瘦弱模樣是警察這個職業(yè)帶給兒子的唯一好處。
每每不知如何反駁父親的勸阻時,他便會伸手摸摸后背,把注意力轉移。
又不是正兒八經辦案的警察,連正式編制都沒有,拽個什么勁兒。好日子沒挨到,倒先等來街坊鄰里的風涼話。
正值老城改造重建,河對面包括胖老板鮮果店在內的老門臉皆劃入重建區(qū),但整條街持觀望態(tài)度的人占多數(shù),不為所動。
街道辦事處來人苦口婆心勸過好幾回,魚米街仍遲遲不見店家搬出,叫人左右犯難。
這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夜火把街頭老林鮮花餅鋪子給燒了一半。關于起火的緣由,陸石河橋畔傳言沸沸揚揚,有人說,是街道辦為了拆遷請地痞流氓故意做的手腳。
更有多心者,發(fā)現(xiàn)胖老板正在收拾家物,準備撤出魚米街,大有賣店的架勢。
兒子是警察,不可能不知道內情。一時流言四起,甚囂塵上。
面對滿城風雨的胖老板,一言不發(fā)。
默許即承認,拿現(xiàn)在小年輕的詞講——實錘!難怪最近少見他抱怨兒子工作,怕是拆遷完,協(xié)警就轉正式編制了吧。
別說,真就有了給福福工作上加分的好消息。
一段視頻傳到網上,是失火當晚魚米街的監(jiān)控畫面,能清楚看到,失火不久,消防車未趕來前,一魁梧身影躍入探頭內,接上河畔消防栓,將火勢驅小。
還能有誰,陸石河橋畔找不出第二個像福福的人。老林滿臉愧疚,拎著自家做的手工鮮花餅上門致歉。方曉得,福福他爸的水果店真不準備開了,并非謠言。
別啊!老林還想勸阻。
老林,你知道的,鮮字拆開容易,鎖上難,人總要給自己放下的機會,要保證每趟水果的新鮮,不容易,過期水果賣出去,對不住大伙兒當初對我的信任,不如就此打住。
平心而論,我唯一放不下福福,如今看他工作順遂起來,自然就放下心來。
花店不開,不妨礙花兒繼續(xù)開撒,老林,沒事多看看朋友圈時下流行的話,放咱身上都是一樣的理兒。
來,先嘗嘗我關店后新學的手藝——自釀果酒,嘿,那叫個唇齒留鮮!
是吧兒子?
福福應聲點頭,右手繞到身后,撫摸起背心處并不存在的傷疤。
那是大學喝夜酒遭遇地痞時,一位警察大叔為他擋下的傷疤,本該鎖在自己身上。
事過經年,鮮少提起,未敢忘記。
責任編輯/張小紅
繪圖/舟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