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
根據新課程的詮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在當今的農村教學中,發(fā)現評價內容片面、形式單調,有些老師片面的把甜言當作鼓勵,把蜜語當作呵護,使數學課堂評價失去了實效性,學生或變得麻木,或變得貪婪,種種負面效應不能不讓我們反思,到底什么樣的評價才是我們的數學課堂上最有效的評價呢? 新課程理念下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能促進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對問題的思考以及對數學的認識等,能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能指導學生思考、能激發(fā)學生興趣。評價語言就是有效的課堂評價語言。讓學生通過課堂評價實現思維上的碰撞,情感上的溝通,學識上的提升,從而讓課堂教學因評價而美麗。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采取多種有效評價方式適時地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評價,是我們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習的興趣,真正的愛上數學。那么,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尊重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
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 有利于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如:教師在上課前先讓學生說說班里的新人新事,對這些人事說說自己的感想或者想對她說什么話,再者讓學生相互間用一句話贊美或鼓勵他人。學生在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中體會到平等、尊重、民主、理解、信任、寬容。也可以讓學生提問題、相互間解決問題。我們不少教師則把學生在聽課中插話提問題的行為視為“出風頭”、“耍小聰明”、“目無師長”、“擾亂課堂秩序”而惱怒之、羞辱之、諷刺之。其實,這表明學生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反應敏捷、思維活躍,這是十分寶貴的心理品質和思維品質,是認知共鳴的交響,是心靈撞擊的火花,是大智大勇的表現。教師應以十分欣喜的心情緊緊抓住這稍縱即逝的契機,鼓勵學生、引導學生、啟發(fā)學生、寬容學生,給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用有安全感才得以自由的發(fā)揮。
二、評價主體從雙邊到多邊的轉變
在當前教育理念下,提倡評價主體的多元參與,從雙邊對話式到多邊互動式,不僅是由老師評價學生,教師通過提問、設問或反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的自我評價與互動他評,讓學生有評價的意識。比如:學生在做錯題目后我們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或以設問的形式給出評價,將錯誤當成是正確的答案進行再探究,激發(fā)使其“錯誤”與“正確”發(fā)生矛盾沖突,在沖突中發(fā)現、探究知識的方法。當學生在探究中發(fā)現了錯誤,則更有興趣去探究錯誤的原因,才會深入的展開研究,發(fā)現問題的本質,最后才會恍然大悟,此過程真是學生體悟新知識形成過程,才會有助于學生內化知識,也有助于知識的再延伸和拓展。同時探究中迸發(fā)的思維火花會不停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帶給學生巨大的樂趣。
三、評價形式從單一到多樣的轉變
在對學生的課堂評價時,千萬不能搞“一刀切,齊步走”,評價的形式不要局限與語言上的呈現,還可以通過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個鼓勵性的手式,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個充滿愛意的撫摸等。這些體態(tài)語言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及時地評價以達到評價的效果,如: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得好、回答問題比較好時,不要一味的“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行”等語言,我們可以給于一個伸出大拇指的手勢,或者以肯定的表情來鼓勵他。要讓評價語言具有生命的色彩。又如:課堂上個別同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時,教師不應大聲地呵斥,而是一邊講課,一邊自然地走到這位同學的身邊,用手摸摸他的頭,輕輕地把他玩的東西放好,巧妙地提醒他注意并改正。
評價方式豐富多樣,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配以形象、生動的評價鼓勵,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學生的、思考、回答、活動、操作、課堂作業(yè)作業(yè)等分為不同的層次,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表現,給以及時、中肯的評價,使其在自己原有的素質基礎上,得到發(fā)展,有所進步,樹立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進取心,增加學習的興趣。在低年級數學課堂上,可以運用“摘蘋果”的方式進行口算練習,當學生答對了所摘“蘋果”上的題目時,就將“蘋果”獎勵給了他,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激情。
如果說好的教學設計是一種預設的美麗,那么好的評價就是一種生成的藝術。而對學生的評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持之以恒。在教學中,老師要隨時關注、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扎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激勵評價,提高教學效率,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和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