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熙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lián)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著名的長篇小說,是蘇聯(lián)文學史上的一部不朽的著作,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
這本書的主人公保爾從小就飽嘗了生活的艱難,年紀輕輕就失去了父親,母親把他送去食堂當雜役,在那里,他起早貪黑沒日沒夜地工作,都得不到好的休息。他在這個艱苦的環(huán)境下,從一個淘氣的少年變成了一個愛國的青少年,從此投身革命事業(yè)當中。十月革命爆發(fā)的時候,他就參加了蘇聯(lián)紅軍,那時的他才十六歲。后來他在戰(zhàn)斗中負傷,又在修鐵路的時候舊病復發(fā),不得不入院治療。出院后的保爾非常痛苦,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他決定拿起筆,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后來他寫出了許多不朽的名作。
我非常敬佩和崇拜保爾這種堅持不懈,努力奮斗的精神,他的這一生都是為了人類解放而奮斗的。他拼命工作,疾惡如仇,面對困難永不言敗。在保爾雙目失明,完全癱瘓的時候,一個堅強的信念給了他勇氣和希望,那就是黨組織交給他的重擔。他知道他不能辜負黨組織對他的信任,所以他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調整心態(tài),正視困難,勇敢面對挫折,與命運作斗爭。他用鋼鐵一般的意志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睕]錯,這句詩就是描寫像保爾一樣堅持不懈,永不言敗的人。當他參加蘇聯(lián)紅軍的時候,他才十六歲,在這個年齡段我們應該在學校里上學,學知識,而保爾那時候已經(jīng)入伍了,保爾在這個年紀承受了不是這個年齡段該承擔的責任。保爾比其他十六歲的同齡人都要堅強得多!再想想自己,在別人已經(jīng)保家衛(wèi)國的時候,自己卻不珍惜校園的學習時間,當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的時候,我卻趴在桌子上睡覺,想到這里。一股愧疚感涌上心頭。
這本經(jīng)典之作,讓我讀懂了我生命的真諦,也體驗到了鋼鐵一般的意志,更讓我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以輕言放棄,我一定會把這種精神傳承和發(fā)揚下去的。我會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在失敗中成長。
(指導老師:白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