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蘇州古典園林假山藝術價值研究

      2020-10-23 09:10:02顧至欣張青萍
      藝苑 2020年3期
      關鍵詞:假山價值藝術

      顧至欣 張青萍

      【摘要】 蘇州古典園林假山藝術是我國造園藝術的精髓。通過厘清蘇州古典園林假山藝術的發(fā)展歷程,從資源價值、技術價值、審美價值、功能價值、文化價值等五方面對其藝術價值進行分析。通過剖析蘇州園林假山藝術在當代景觀中應用現(xiàn)狀,研究認為深刻認識假山藝術傳承價值,科學解析蘇州園林假山藝術手法,關注當代人的景觀審美需要,創(chuàng)新假山材料和技術是蘇州園林假山藝術傳承與發(fā)展的關鍵。

      【關鍵詞】 蘇州古典園林;假山;藝術;價值

      [中圖分類號]J59? [文獻標識碼]A

      蘇州古典園林在我國古典園林中現(xiàn)存數(shù)量最多且最完整,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譽,而假山藝術更是其中精髓。陳植《筑山考》中記載:“我國假山、結構莫不艷稱蘇杭”[1];闞鐸評述《園冶》時說:“內中如園山、廳山、樓山、閣山、書房山、內室山諸條,確為南中小品。不但為北地所稀,即揚州亦不多見?!盵2]可見,蘇州園林假山代表了我國假山技藝的最高水平。蘇州接瀕太湖,湖石豐富,取材便利;同時,當?shù)匚娘L鼎盛,經濟發(fā)達,造園巧匠人才輩出,掇山疊石藝術歷史久遠。這些優(yōu)勢共同造就了蘇州園林“無石不成園”的特點。明清時期,蘇州園林假山在理論和實踐上都達到頂峰,不僅誕生了《園冶》《長物志》等總結掇山經驗的理論著作,還出現(xiàn)了環(huán)秀山莊、留園、網師園等一批假山杰作。陳從周點評環(huán)秀山莊時說:“造園者不見此山,正如學詩者未見李杜”[3],足見蘇州園林假山的藝術地位。同時,蘇州園林假山追求小中見大,以深邃意境取勝,既與現(xiàn)代城市環(huán)境條件契合,又能夠滿足當代人精神審美需求,因此值得景觀設計師學習和繼承。本研究梳理蘇州園林假山藝術發(fā)展歷程,分析其藝術價值,進而探索其傳承與發(fā)展的科學路徑,為當代景觀設計提供參考。

      一、蘇州園林假山藝術發(fā)展歷程

      我國園林筑山源自高山崇拜思想,伴隨著園林發(fā)展的全過程?!渡袝ぢ瞄帷酚性疲骸盀樯骄咆?,功虧一簣”,說明我國人工筑山歷史可追述到上古時期。然而早期園林筑山實際上是以地形營造為主的造山活動,藝術性并不顯著。中唐之后,伴隨著石作假山營造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石料為主構筑而成的景觀小品被稱為假山,并逐漸成為真正體現(xiàn)中國園林“雖尤人作,宛自天開”精髓的造園藝術。假山藝術成熟始于北宋艮岳,宋代周密《癸辛雜識》記載:“前世疊石為山,未見顯著者,至宣和艮岳,始興大役?!盵4]當時朱勔在蘇州搜求珍奇花石進獻,史稱“花石綱”,從此蘇州疊石之風盛行,進而引領我國假山藝術發(fā)展。宋代蘇州園林假山一改以往模擬真山,追求體量與氣勢的特點,變得微縮精細?!耙蝗啵瑪?shù)仞為廣矣”[5],這種象征寫意風格延續(xù)到明代初期,既造就了滄浪亭、五畝園等蘇州寫意式園林假山的發(fā)展,也暴露出故弄玄虛,流于怪誕的弊端。例如,元代獅子林假山“立似龍螭,蹲疑獅虎”的風格就引起許多爭議。明代中葉之后,蘇州商業(yè)經濟和文化藝術空前繁榮,掇山疊石風氣日盛。嘉靖時,“吳中富豪競以湖石筑峙奇峰陰洞,至諸貴占據(jù)名島,以鑿琢而嵌空妙絕,珍花異木,錯映闌圃,雖閭閻下戶亦飾小小盆島為玩”[6]。當時許多吳門畫派名家直接參與造園,出現(xiàn)了計成、張南垣等文人造園家,反對過分做作的疊石手法。張南垣認為“據(jù)盆盎之智,以籠岳瀆。使入之者如鼠穴蟻垤,氣象蹙促”[7],清袁枚《隨園詩話》寫道:“以部婁擬泰山,人人知其不倫?!盵8]他們提倡“平岡小阪”“陵阜陂陀”的掇山手法,強調“未山先麓”“截溪斷谷”,藝圃、五峰園、環(huán)秀山莊等假山代表作,均以局部象征山脈整體,從而喚起游賞者的想象,體現(xiàn)假山藝術的創(chuàng)新與進步。雖然,清代晚期蘇州園林受到市民文化的影響,假山因過于追求形式而顯得瑣碎纖弱,但總體上看蘇州園林掇山技法的多樣化,疊石造景的藝術性被保持和延續(xù)下來。

      二、蘇州園林假山藝術價值分析

      (一)資源價值:挖到盡頭身無價

      蘇州珍貴的石料資源為其假山藝術發(fā)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太湖石為蘇州太湖特產,由風浪沖擊、湖水浸濯而成,外形多峰巒巖壑之致,自唐以來就蜚聲全國。[9]51-53《長物志》記載:“石在水中者為貴”[10],白居易《太湖石記》稱贊“石有聚族,太湖為甲、羅浮、天竺之徒次焉”[11],足見其資源價值與地位。然而,太湖石因歷代造園過度開采,到明末時已枯竭,計成在《園冶》中曾感慨:“夫太湖石者,自古至今,好事采多,似鮮矣?!盵2]物以稀為貴,太湖石便有了“挖到盡頭身無價”稱號[12]。陳從周在《梓室余墨》中記載:“鄒君盛文,園藝家也,善疊假山……迄今需用日多,品質佳良者,每石值數(shù)千金,極普通者以噸計,亦須十余金。”[13]

      蘇州太湖石價格奇高與其資源特點密不可分。首先,太湖石生成曠日持久,有“祖父制石材,子孫作疊山”的傳說,《素園石譜》亦云:“平江太湖工人,取大材,或高一二丈者,先雕置急水中舂撞之,久久如天成?!盵14]其次,在水中開采太湖石極其艱難?!对屏质V》記載:“采人攜錘鏨入深水中,頗艱辛,度其奇巧取鑿,貫以巨索,浮大舟,設木架,絞而出之?!盵11]人們花費巨大精力獲取太湖石,是因對其藝術價值青睞有加。太湖石質堅而脆,敲之有聲,色澤或灰白、或微青、或青黑,玲瓏剔透,紋理縱橫,在造型上剛柔兼?zhèn)?。而“靈璧無峰,英石無坡”[10],在形態(tài)美感上均遜于太湖石。在顏色上,太湖石顏色較淺,容易與植物搭配,視覺效果突出,青石、房山石等石色則稍顯沉重壓抑。太湖石大小俱全,堆疊靈活方便,造景功能多樣,《園冶》評價其:“惟宜植立軒堂前,或點喬松奇卉下,裝治假山,羅列園林廣榭中,頗多偉觀也。”[2]可見,太湖石生成歷時之長、開采難度之大、形態(tài)色澤之美、造景功能之豐富,都無愧名石之首的稱號,也為蘇州園林假山藝術成就奠定了物質基礎。

      (二)技術價值:咫尺山林蘊匠心

      蘇州假山藝術發(fā)展是歷代工匠的共同努力的結果。自宋代以石疊山蔚然成風以來,江南地區(qū)出現(xiàn)不少疊山世家,尤其以蘇州地區(qū)居多?!秴秋L錄》記載:“朱勔子孫居虎丘之麓,尚以種藝疊山為業(yè),游于王公之門,俗呼花園子?!盵15]一方面,疊山專業(yè)化發(fā)展模式加速了假山技巧的成熟,計成、周秉中、顧文彬、“山石韓”疊石世家等歷代造園疊山家將蘇州假山藝術不斷發(fā)揚光大,并影響整個中國園林的掇山風格。另一方面,蘇州“花園子”憑借其高超的技藝也提高了疊山工匠的社會地位,疊山名手“且與縉紳先生列坐抗禮焉”[16]。冷雪峰在《假山解析》中稱贊到:“中國高水平的工匠都出自江南,蘇州‘香山幫則是江南工匠的代表?!盵11]

      蘇州假山的堆疊技術確有獨到之處。明代已有將數(shù)塊石拼掇成峰,形成上大下小假山的技法,山巔常羅列太湖石峰以收頂,造洞常采用逐層挑出的疊澀之法,周秉忠所疊的徐氏東園和洽隱園水假山遺存為其典型例證。[17]100-104同時,蘇州掇山技藝被提升到理論高度,《園冶》《長物志》等著作都對疊山經驗進行了系統(tǒng)總結。清中期蘇州假山以戈裕良為代表,創(chuàng)新采用拱結構原理構筑洞窟拱頂。其代表作環(huán)秀山莊假山采用大小石鉤帶聯(lián)絡之法,是以小石造大山的經典之作。陳從周稱贊:“戈氏承石濤之余緒,洞悉拼鑲對縫之法,故所疊假山紋理統(tǒng)一,宛轉多姿,渾若天成?!盵18]188-190反觀同時代北方假山所用房山石、北太湖石等外形都較渾圓,難以施展蘇州園林假山常見的勾聯(lián)作法,只能以疊砌為主,上下石料少有紋理拼合,因而假山形象多不如蘇州園林假山靈秀。近現(xiàn)代,入選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山石韓疊山技藝”其實也起源于蘇州。蘇州“山石韓”疊山世家以橫式拼綴手法將蘇州假山技藝與北方造園特色融合,推動了北方園林疊山的發(fā)展??梢娞K州園林假山技藝對中國各地園林假山營造影響深遠,在中國造園技術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審美價值:分明畫本耐荊關

      蘇州園林常以自然山水為藍本,參以畫理,達到“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藝術效果。歷史上,蘇州書畫家輩出,不少都參與假山營建,這不僅提供了大量的假山設計人才,也將假山審美提升到詩畫境界的高度。周秉忠堆疊的留園中部假山“作普陀、天臺諸峰巒狀”“如一幅山水橫披畫”[19];陸俊卿營造移秀野堂假山,被文震亨贊為:“君向邇時真絕技,分明畫本耐荊關?!盵20]101-108蘇州作為吳門畫派和“香山幫”的發(fā)祥地,將繪畫與疊石兩種藝術有機融合,提升了蘇州園林寫意式假山的審美價值。

      “畫家以筆墨為丘壑,疊山以土石為皴擦,虛實雖殊,理致則一?!盵2]蘇州疊石名家以繪畫的“三遠論”、意境論為創(chuàng)作原則,在構圖、皴法、造型等多方面吸收了中國山水畫的精髓。蘇州園林疊石“未山先麓,截溪斷谷”的典型手法實際運用了山水畫中“剩水殘山”的理論。戈裕良以“截取法”堆疊環(huán)秀山莊假山,吸取畫家石濤以局部特寫傳達遠山深邃意境的特點。耦園假山用石體量巨大、節(jié)理挺拔,乃是參照山水畫中“峰立為豎”的斧劈皴法,構筑參差錯落的豎向峰石意趣。[21]張南垣“能以意壘石為假山,悉仿營邱、北苑,大癡畫法為之”[22],強調“畫脈”與“石脈”相通,是受到董其昌寫意繪畫理論和黃公望皴法的影響。正如吳門畫派強調格調秀逸、意境深遠一般,蘇州古典園林假山也具有以小見大、虛實相生的審美追求。

      (四)功能價值:因石設用總相宜

      蘇州園林假山具有多樣化的功能價值。既有作為核心景觀的審美價值,又有作為園林配景的點綴功能;既有石材自身的z障景與空間分隔作用,又能與建筑、植物、水體組合而實現(xiàn)造景功能。蘇州園林中形態(tài)優(yōu)美的太湖石常充當園林主景,成為吸引游客觀賞駐足的關鍵節(jié)點。留園冠云峰“如翔如舞,如伏如跧,秀逾靈璧、巧奪平泉”[23],原蘇州織造署瑞云峰“妍巧甲于天下”[23]都堪稱蘇州園林名片。其次,蘇州園林常以假山石與其它造園要素巧妙組合,形成豐富多彩的景觀。園墻前常點湖石數(shù)塊,以粉墻為繪,以石襯托出花木姿態(tài)的優(yōu)美,宛若山水畫卷。石因水而活,水因石而成趣。環(huán)秀山莊“半潭秋水一房山”,網師園彩霞池假山,意態(tài)清逸,寒潭峭壁,飛瀑鳴谷,均是園林點睛之筆。

      蘇州園林假山具有建筑材料一般的障景和空間分隔功能,拙政園園門視線為黃石假山所阻,營造欲揚先抑的障景效果;獅子林“臥云室”應用山石分隔手法,形成閉合的禪意空間。同時,山石還可成為具有實用功能的山石器設,石屏風、石桌、石凳、山石花臺等小品在蘇州園林中比比皆是。李漁認為零星小石:“使其平而可坐,則與椅榻同功;使其斜而可倚,則與欄桿并力;使其肩背稍平,可置香爐茗具,則又可代幾案……名雖石也,而實則器矣?!盵24]由此可見,白居易對蘇州太湖石“茍適吾志,其用則多”[11]之贊譽名副其實,也反映出蘇州園林假山在功能價值上的特色。

      (五)文化價值:求石問意明志趣

      假山不僅是理想自然在園林空間中的微縮表象,也是文人審美心態(tài)與理想信念的注解。所謂“片山有致,寸石生情”。蘇州園林無石不成園,許多園主有愛石之好,例如清代留園主人劉恕愛石成癡,請畫家王學浩作《寒碧莊十二峰圖》,自稱“一十二峰嘯客”,便是將自身風雅寄托在對石的感情上。蘇州文人嗜石心理實際反映出儒家“山水比德”思想影響下的“移情”現(xiàn)象。因為山石的人格化精神與文人理想情操若合一契,所以蘇州園林假山成為文人“理想之我”的象征,歸隱故鄉(xiāng)或退避山林的替代物,甚至是人生虛幻不實的見證。[25]169-176

      首先,文人將“餐云臥石”作為隱逸情懷的寄托。蘇州留園為明朝太仆寺少卿徐泰時罷官歸田后所建,其“五峰仙館”內數(shù)峰假山,象征廬山五老峰,暗喻園主人隱遁山林,超凡脫俗。[26]其次,隱逸文化與適意明心的禪宗精神有異曲同工之處,均強調參悟人生。而山石向來是頗具靈性之物,自古有“云光說法天雨花”“生公說法石點頭”之典故。蘇州獅子林假山意境取自以佛經獅子座及佛教四大名山,正合“須彌藏芥子”之禪意。再次,山石“堅操不移”的品質暗合君子之德,體現(xiàn)了文人士大夫不合流俗的精神追求。宋代蘇軾《詠怪石》“雕不加文磨不瑩,子盍節(jié)概如我堅”;清代趙爾豐《靈石記》:“石體堅貞,不以柔媚悅人,孤高介節(jié),君子也,吾將以為師;石性沉靜,不隨波逐流,然叩之溫潤純粹,良士也,吾樂與為友。”[27]38-39均體現(xiàn)了人之品德與石之精神間的比擬與交融。因此,在文人園林臻于高峰境地的蘇州,其園林假山思想性與文化價值在國內獨樹一幟。

      三、蘇州園林假山藝術的傳承發(fā)展

      (一)蘇州園林假山藝術的應用現(xiàn)狀

      假山藝術作為蘇州古典園林藝術的精髓,其景觀布局和藝術文化特點成為當代設計師樂于學習借鑒的對象。蘇州博物館新館為建筑家貝聿銘手筆,片石假山被錯落排放在園墻前,呈現(xiàn)出清晰的輪廓和剪影效果,其結構雖較傳統(tǒng)假山藝術簡單,但卻表現(xiàn)出群山起伏的氣象萬千,正是“未山先麓”的掇山原理當代轉譯的經典作品。蘇州園林假山藝術不僅在國內得到繼承與發(fā)展,也伴隨著蘇州園林一起走向海外。美國波特蘭蘭蘇園假山以臨池點石峰來表現(xiàn)蘇州園林山水結合的特點;入口處由太湖石和松竹梅組成的“歲寒三友圖”則是文人園林“藉以粉墻為紙,以石為繪”的典型手法。加拿大溫哥華逸園以深邃山景取勝,主廳前湖石假山以東部島山為主,以西部壁山補之,頗得蘇州環(huán)秀山莊之妙。然而,在蘇州園林假山傳承與發(fā)展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許多生搬硬套、粗制濫造的作品。近代,蘇州獅子林、留園、拙政園等多處假山作品經過所謂“金華幫”工匠的修改,風格刻削,對原作破壞較大。[28]現(xiàn)代景觀中假山造景也存在無序膨脹和泛濫的現(xiàn)象。因此,如何實現(xiàn)蘇州園林假山藝術科學的傳承與發(fā)展是當代設計師亟須解決的問題。

      (二)蘇州園林假山藝術的發(fā)展建議

      1.深刻認識園林假山藝術傳承價值

      假山藝術堪稱我國造園技藝之精華,周維權在《中國古典園林史》中提到:“園林之所以能夠體現(xiàn)高于自然的特點,主要即得之于疊山這種高級的藝術創(chuàng)作?!盵29]亦如陳植在《筑山考》中所言:“竊謂造園學既為我國中興學術之一,故不欲研究我國之造園則已,不然,應先自筑山之探討始。”[2]足見假山研究的價值。蘇州園林掇山疊石是我國園林假山藝術的代表,通過科學分析古人疊山技藝的精髓,感悟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與審美理想,能夠深刻認識蘇州園林技術藝術的傳承價值,有利于在當代景觀設計中將掇山技藝發(fā)揚光大。

      2.科學解析蘇州園林假山藝術手法

      假山營造是當前園林研究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陳植在《筑山考》中感慨:“我國筑山之歷史極古,構石之藝術至精,文獻之記載,固指不勝屈,然系統(tǒng)之著述,實鳳毛麟角。”[2]蘇州園林假山技藝多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除《園冶》和《長物志》對假山技藝有所記述之外,系統(tǒng)的假山藝術研究鮮有見諸文字。近現(xiàn)代蘇州園林假山研究突破不大,營造技術主要依賴匠師經驗描述,科學理性的技術分析較少;而營造風格論述則以感性品評為主,不甚系統(tǒng)和清晰。未來研究應突破定性分析的傳統(tǒng)思路,嘗試應用三維激光掃描、近景攝影、數(shù)字建模等技術,從假山的結構、堆法、皴法、工藝等方面,對假山藝術手法進行科學化、系統(tǒng)化的解析。

      3.關注當代人的景觀審美需要

      蘇州假山藝術的發(fā)展必須關注當代人的生活審美需要,才能不斷煥發(fā)活力。當代城市人口密度不斷增大,都市公共空間的匱乏成為現(xiàn)代景觀設計中主要問題。應發(fā)揚蘇州園林假山“小中見大”的園林設計理念,繼承其縱向堆疊、幽深回環(huán)的設計手法,達到“咫尺山林”的藝術效果,從而更好地適應當代城市景觀的立地條件,使傳統(tǒng)景觀藝術與現(xiàn)代生活有機融合。同時,蘇州園林假山的文化藝術內涵對于我國傳統(tǒng)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復興有著重要的意義。應充分發(fā)揮其“山水比德”的人文內涵與“詩情畫意”的審美追求,提升當代景觀的文化內涵,滿足現(xiàn)代人的精神審美需要。

      4.創(chuàng)新掇山疊石的材料和技術

      當代假山材料和施工技術突飛猛進,運用嵌拉鋼絲技術進行大規(guī)模假山創(chuàng)作,運用玻璃纖維材料在屋頂花園中掇山疊石,或者結合現(xiàn)代雕塑、大地藝術等藝術樣式都可以創(chuàng)造出既保留傳統(tǒng)藝術神韻又帶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假山景觀。蘇州園林掇山疊石藝術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例如,第九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中的蘇州城市展園“小筑春深”在繼承蘇州園林假山風格的基礎上,抽象組合山水要素,在疊石中加入霧森裝置,形成聲畫結合、意境深遠的景觀效果。[30]35-40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現(xiàn)代科技只要運用得當,并不會減弱傳統(tǒng)蘇州園林假山藝術魅力,反而可以成為創(chuàng)新的催化劑,促進蘇州園林假山藝術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四、結語

      蘇州園林假山以太湖石為主要素材,通過匠心獨運的設計堆疊,構建了象征名山大川的景觀意境,融合了園林空間布局、景觀設計的功能需要,包含著人們對于審美、文化的理解和向往。作為中國園林藝術的代表,蘇州園林假山藝術價值應該被人們所認識和重視,并在現(xiàn)代景觀設計中加以繼承與發(fā)展?,F(xiàn)代掇山疊石的文化背景與人們的審美動機都與古代大相徑庭,假山材料、技術與形式也發(fā)生了根本性變革。這種變革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只有在吸取傳統(tǒng)精髓的基礎上合理創(chuàng)新,才能創(chuàng)造出融功能和藝術為一體,既有時代特色又能體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掇山作品,蘇州園林假山藝術才能與時俱進,發(fā)揚光大。

      參考文獻:

      [1]陳植.陳植造園文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8.

      [2]計成.園冶注釋[M].陳植,注釋.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8.

      [3]陳從周.惟有園林[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

      [4]童寯.江南園林志[M].北京:中國工業(yè)出版社,1963.

      [5]董浩,等.全唐文[M].北京:中華書局,1983.

      [6]楊循吉,等.吳中小志叢刊[M].揚州:廣陵書社,2004.

      [7]孟兆禎.孟兆禎文集:風景園林理論與實踐[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1.

      [8]袁枚.隨園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

      [9]周紅衛(wèi).多方勝境,咫尺山林——試論蘇州園林的疊山藝術[J].美與時代,2006(4).[10]文震亨.長物志校注[M].陳植,校注.楊超伯,校訂.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11]冷雪峰.假山解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4.

      [12]許維磊.北京房山石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8.

      [13]陳從周.梓室余墨[M].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9.

      [14]林有麟.素園石譜[M].揚州:廣陵書社,2006.

      [15]魏菲宇.中國園林置石掇山設計理法論[D].北京:北京林業(yè)大學,2009.

      [16]張岱.陶庵夢憶[M].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6.

      [17]卜復鳴.蘇州園林假山評述[J].中國園林,2013(2).

      [18]王勁韜.中國園林疊山風格演化及原因探討[J].華中建筑,2007(8).

      [19]陳從周.園林談叢[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0.

      [20]劉仁芳,沈永寶.論“士匠結合”的明清江南私家園林疊石[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4).

      [21]張熙茹.蘇州古典園林山石造景風格及形成原因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2.

      [22]阮葵生.茶余客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3]邵忠.江南園林假山[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2.

      [24]李漁.閑情偶寄[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

      [25]周裕鍇.蘇軾的嗜石興味與宋代文人的審美觀念[J].社會科學研究,2005(1).

      [26]居閱時.弦外之音——中國建筑園林文化象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27]鄧碧清.趙爾豐《靈石記》趣談[J].文史雜志,1990(1).

      [28]王勁韜.中國皇家園林疊山研究[D].北京:清華大學,2009.

      [29]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第2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30]劉仰峰,謝愛華,賀風春.小筑春深——當代蘇州園林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J].中國園林,2017(5).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87835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18YJAZH132);2018年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2018SJA0781);2019年江蘇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項目(19KJB220011)。

      作者簡介:顧至欣,南京林業(yè)大學風景園林學院博士研究生、南京旅游職業(yè)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規(guī)劃設計。

      通迅作者: 張青萍,南京林業(yè)大學風景園林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規(guī)劃設計。

      猜你喜歡
      假山價值藝術
      假山
      紙的藝術
      簡述假山在園林中的功能及應用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因藝術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藝術之手
      讀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爆笑街頭藝術
      簡析園林工程假山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
      河南科技(2014年7期)2014-02-27 14:11:06
      我的小假山
      渭源县| 鄂温| 凭祥市| 平山县| 台东市| 吕梁市| 东丰县| 云和县| 和硕县| 平遥县| 卢湾区| 桐乡市| 宁国市| 二连浩特市| 开化县| 瓦房店市| 翁牛特旗| 阜平县| 新营市| 香港 | 三台县| 贺兰县| 喀什市| 武山县| 通渭县| 邹平县| 通城县| 冷水江市| 渝北区| 海丰县| 南宁市| 兴宁市| 从化市| 青铜峡市| 锡林浩特市| 鹤峰县| 南漳县| 泰安市| 瓦房店市| 潼南县|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