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春末,陽光明媚的那不勒斯卻還是寒氣逼人。
因為飛機晚點,我錯過了晚餐的時間。到酒店放下行李后,才意識到早餐以后我就沒吃過東西。于是,我決定到酒店周圍走走,看有什么好吃的。我跟酒店前臺要了一張地圖,禮賓小哥用筆在地圖上畫了個圈,告訴我大部分餐廳都打烊了,只有酒店往東走兩個路口的幾家餐廳可能還在營業(yè),讓我去碰碰運氣。
可不知怎么的,就那么幾條小巷,我竟然硬生生迷了路。此時,附近大半的店鋪已經(jīng)打烊了,還開著的幾家都是家庭式經(jīng)營的小鋪。在一家小首飾店外,站著一位小女孩,她手里舉著一大團粉藍色的棉花糖,吃得專心致志,棉花糖粘到了鼻頭上也渾然不覺。女孩的媽媽從小店里走出來,蹲在女孩邊上,一邊笑著一邊搖頭地用手帕給小女孩擦臉。我步伐緩慢地經(jīng)過她倆,打了個照面。我逗了逗小女孩,她媽媽問我去哪,我說想要找點東西吃。她很熱心地告訴我,前面拐個彎再走一個路口就有一家比薩店,那是附近最好吃的比薩店,當?shù)厝硕紩Hス忸櫋?/p>
我按照她的提示,果真在下個路口找到了這家手工比薩店。我站在店外隔著玻璃往里看,店主向我招手示意請我進去。店主是位戴著眼鏡的慈祥大叔,腳蹬一雙老舊的牛津鞋,鞋身外靿都有些微微張口了,但淺淺的駝色,被歲月浸潤得剛剛好。他遞給我一份手繪菜單,我應(yīng)景地點了一份那不勒斯比薩(Pizza Napoletana)。
那不勒斯比薩采用了很經(jīng)典的意大利烹飪手法。薄薄的面底,餅邊焦香酥脆,中間的餡料在經(jīng)過烘烤后仍然保有充足的汁水,配上圣馬扎諾西紅柿及馬蘇里拉芝士,風味絕佳。端上比薩后,店主見我一個人,便坐下和我閑聊起來。他說,這家手工比薩店原本是他爺爺一手經(jīng)營起來的,時光流轉(zhuǎn),爐火長明,他已經(jīng)是這家餐廳的第三代傳人了。他在這家小店里長大,也從未接觸過餐飲以外的工作,嚴格來說,他只會做比薩。
關(guān)于意大利比薩的林林總總在他口中如數(shù)家珍一般娓娓道來。他說,那不勒斯比薩使用的面餅,只能手工揉制,使用搟面杖或者攪拌機都不算正統(tǒng)的做法。面底厚度不能超過3毫米,否則吃起來就失了焦香薄脆的風味。
美食把兩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湊到一起,閑聊的是比薩,是餡料,是奶酪受炙烤乳化,綿延匍匐在焦脆面皮上的美味疊加,也是存續(xù)半個世紀的傳統(tǒng)手藝,是對美食懷抱赤子之心的人生選擇,也是旅途中的我于饑腸轆轆的夜晚,在舌尖尋獲的一絲溫暖慰藉。
悅游 Condé Nast Traveler202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