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帶清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教育愈加受到人們的重視。當前,新課改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如火如荼,家校共育作為推動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也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一種主流趨勢。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家庭作為孩子一生成長的搖籃,同樣肩負著教育的義務,只有在家校共育的前提下,才能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家校共育;問題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8-0264-01
引言
蘇聯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由此可見家校共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和引領者,要構建家校共育的橋梁,通過多種模式與家庭進行友好合作,共同促進小學生身心的和諧發(fā)展。本文就針對“小學班主任家校共育策略探究”這一問題,進行詳細闡釋!
1.當前,家校共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小學階段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家校共育能夠很好地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在實際的家校共育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第一,班主任方面的問題。班主任在家園共育的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當前一些班主任因為受到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和理念水平的限制,導致家校共育工作難以推進。還有一些老師雖然能夠深刻理解家校共育理念,但是落實不到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長期導致家校共育只停留在淺表的層面,僅限于一學期少數幾次家長會、簡單的作業(yè)通知等,而且家校共育的雙向互動,往往忽略家長的主體地位,家長常常淪為聽會者。第二,家長方面的問題。很多家長缺乏對家校共育的正確認識,在家校共育過程中,往往處于極其被動的地位,他們多數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如果孩子出現任何問題,都是學校的責任,因此不能很好地幫助學校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從而導致孩子的發(fā)展和進步極其緩慢。還有很多家長經常以工作忙、沒時間等理由,拒絕參與家校共育活動,從而導致家校共育無法有效開展。
2.小學班主任實現家校共育的有效策略
2.1 提高學校和家庭的合作意識。
班主任要想順利開展家園共育,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首先要提升自身對家校共育理念的認識,強化自身的合作意識,并且積極地落實到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班主任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以友好、平等的態(tài)度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讓家長充分意識到老師對自己孩子的關愛,以此激發(fā)家長的合作意識。同時班主任還要擺正自己位置,在家長會、座談會或是家訪中,不要一味地報憂不報喜,給家長帶來很大的壓力,同時要鼓勵家長積極發(fā)言,誠懇地接受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從而真正實現雙向互動的家校共育。除此之外,班主任還要加強對家長的引導,幫助他們認識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鼓勵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學校或是班級的工作和活動中,相信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一定會實現健康快樂的成長,并且為其將來更好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2 家校合作構建班級管理平臺。
學校和家庭建立和諧的合作伙伴關系,是建立在友好、平等的溝通和交流的基礎之上的。在這個網絡電子技術迅速發(fā)展的時代,共同構建班級管理平臺,為家校之間的相互交流與溝通,提供了一個十分便利的平臺。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優(yōu)化和完善班級管理平臺的功能和內容,逐步形成一種規(guī)范化的家校合作方式。在這一平臺上,教師可以分享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以及豐富精彩的業(yè)余生活,發(fā)布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和學期計劃,上傳學生的成績分析表,等等,便于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家長也可以通過溝通平臺,針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老師進行交流和溝通。在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班主任以專業(yè)的角度給予家長針對性的幫助,同時班主任也會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學生,從而促使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更有針對性,有利于班主任日常工作的引導和滲透,進而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實效性。
2.3 家校合作完善優(yōu)化班級制度。
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班級制度是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件法寶。因此,我們要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共同制定行之有效的班級管理制度。班級管理制度在體現精細化的同時,還要注重人性化,廣泛采取家長和孩子們的意見和建議,在常規(guī)的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增加了例會制度、家校溝通制度等,在有效提升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時,也充分發(fā)揮了家長的教育主體地位,積極維護和保障了家長對班級管理工作的參與權、知情權和監(jiān)督權,致力讓家園共育工作實現最優(yōu)化。
總而言之,家園共育是當前教育界的一個熱點話題,對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深遠的價值和影響。班主任是家校共育教學模式的核心,其要積極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與家長建立友好、平等的合作伙伴關系,統(tǒng)一教學目標,豐富教學資源,拓展教學途徑,實現教學互補,從而為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男W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薛光梁.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家校合作模式的應用分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1):129.
[2] 付玉萍.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家校合作模式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19(25):154.
[3] 施興杰.家校合作在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運用研究[J].名師在線,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