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茂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對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氣排球運動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氣排球運動在全民健身中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但目前其普及程度不夠。建議通過比賽來進行市場推廣運作;加強對氣排球的研發(fā)工作;加強氣排球的對外推廣工作。
關鍵詞:氣排球;全民健身
1前言
氣排球是我國土生土長的一項新興群眾性體育項目,融競技、健身、娛樂為一體,是一項低強度長時間的有氧運動。它有重量輕、體積大,球體柔軟的特性,該特性使氣排球運動的技術性、技巧性降低,且它不受性別、年齡、技術水平的限制。十年來越來越被群眾所接受和歡迎,并成為大眾最喜愛的健身娛樂項目之一。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認識的轉變、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們可以看到氣排球運動在全民健身運動中的地位越來越高,通過氣排球運動鍛煉,不僅能娛樂身心,提高社交能力,并且具有較大的健身價值,體現(xiàn)了氣排球運動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由于對氣排球運動的研究起步較晚,它的運動價值還沒有充分挖掘,推廣的程度還不夠深入,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把這項運動推向巔峰。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近幾年氣排球開展的相關數(shù)據(jù),收集了大量有關氣排球的資料。參閱了大量的書籍、期刊、雜志等文獻資料,并通過網(wǎng)絡了解大量有關氣排球方面的資料。
2.2邏輯分析法
對獲得的資料進行了整理、歸納,分析成都市氣排球的開展狀況及推廣。
3結果與分析
3.1氣排球的研制
排球運動于1896年在美國好利若城誕生,1905年在我國沿海城市的學校中開始流行排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們文化娛樂、體育健身需求自身的變化,衍生出不同球質、不同場地、不同規(guī)則、不同參加對象但相近打法的排球系列?,F(xiàn)代排球包括傳統(tǒng)排球、沙灘排球、軟式排球、氣排球等。排球運動以其瞬時、準確的空中擊球,靈活、多變的隔網(wǎng)對抗,激烈而有序的團隊斗智斗勇,成為校園師生喜愛的大球體育項目之一。但是,排球技術都要在瞬間完成,而且初學者不時有被球挫傷手指的恐懼感,使排球有點難學、難教。當今,隨著“競技排球的日趨職業(yè)化、商業(yè)化、運動員高大化、技戰(zhàn)術高難化”,傳統(tǒng)競技排球幾乎成了身材高大運動員的特長領地。與此同時,基層體育部門輸送排球尖子人才難度增大,從而導致缺乏舉辦基層排球比賽的動力,使排球群體比賽銳減,排球運動日趨低迷,似乎許多年輕人只是在電視上觀賞排球比賽而不大會去打排球了。然而,隨著文化娛樂、休閑健身的需要和制球材料的進步,人們又開發(fā)出讓普通人喜歡又容易參與的新型排球。這里面,主要有新興的氣排球,它可謂我國第一個純國產(chǎn)大球品牌。據(jù)報道,氣排球運動逐漸成為廣州市蘿崗區(qū)群眾競技體育的一個亮點。
題,旨在拋磚引玉,提供參考。
3.2氣排球運動的推廣和普及
3.2.1氣排球運動的的普及現(xiàn)狀
氣排球運動很適宜普通群體的運動反應與體能水平,同時氣排球雖然球重減輕,降低球網(wǎng)高度,縮小場地,增加擊球頻率﹑密度,但技術含量不降低,參加者因掌握技術自信心強而特別感興趣。因此,氣排球運動受到參與者的接受和喜愛,在一些地區(qū)和單位開展情況較好(如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浙江﹑廣西等省和鐵路系統(tǒng))。以福建省廈門﹑漳州﹑泉州和莆田等市為例,這些城市每年都舉辦不同系統(tǒng)﹑行業(yè)或混合型等名目較多的氣排球比賽。氣排球開展較早的一些地﹑市又由城市推向鄉(xiāng)鎮(zhèn)﹑農村。根據(jù)調研福建省龍海市﹑漳浦縣的一些鄉(xiāng)鎮(zhèn),其老年人體協(xié)都設置專用的氣排球場,這里居民們圍觀氣排球賽就象廣東臺山人看“九人排球”那樣自發(fā)和踴躍。漳州地區(qū)各縣老年人體協(xié)商定,各區(qū)﹑縣輪流舉辦每季度一次的氣排球協(xié)作賽,促進氣排球技術交流與提高。國家排球訓練基地所在地漳州市區(qū)有多支老年人氣排球隊,借用中學體育館每周訓練3次,風雨無阻,常年堅持。有些排球愛好者,中年時因忙與工作及體能不足而停止排球運動,晚年有幸參與氣排球運動,得以重返球場,調研中還發(fā)現(xiàn)有幾位年逾七旬的老翁,仍興致勃勃地參加活動。
3.2.2推廣和普及氣排球運動存在的問題
3.3推廣策略
3.3.1通過比賽推廣
氣排球運動很適宜普通群體的運動反應與體能水平,同時氣排球雖然球重減輕,降低球網(wǎng)高度,縮小場地,增加擊球頻率﹑密度,但技術含量不降低,參加者因掌握技術自信心強而特別感興趣。因此,氣排球運動受到參與者的接受和喜愛,在一些地區(qū)和單位開展情況較好(如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浙江﹑廣西等省和鐵路系統(tǒng))。以福建省廈門﹑漳州﹑泉州和莆田等市為例,這些城市每年都舉辦不同系統(tǒng)﹑行業(yè)或混合型等名目較多的氣排球比賽。氣排球開展較早的一些地﹑市又由城市推向鄉(xiāng)鎮(zhèn)﹑農村。根據(jù)調研福建省龍海市﹑漳浦縣的一些鄉(xiāng)鎮(zhèn),其老年人體協(xié)都設置專用的氣排球場,這里居民們圍觀氣排球賽就象廣東臺山人看“九人排球”那樣自發(fā)和踴躍。
3.3.2校園推廣
高校學生體育課上排球選項課僅一學期,多數(shù)無排球基礎的學生在約28學時里要掌握好排球技術,基本上不可能,例如多數(shù)學生對接發(fā)球、扣球掌握不了。教學改革的方法之一是,排球課中主修硬排球,輔修氣排球,讓主、輔修相輔相成。先進行輔修氣排球教學,使學生先學易掌握的氣排球之傳、發(fā)、扣球和攔網(wǎng)四項基本技術,并能熟練地參加氣排球的比賽。然后由氣排球教學遷移到傳統(tǒng)排球的教學。教學的重點在于抓住對這兩種排球技術手形基本一致,球感和手感不同,并如何進行教學遷移這一難點上下功夫。實踐表明,先易后難地講授核心技術相似的這兩種排球,能使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提高興趣,促使掌握排球基本功,掌握終身體育的一種長效運動技能。江蘇、福建省一些高校女生排球體育課改上《氣排球》,該項目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前景看好。
應用于校園的現(xiàn)代排球競技、健身活動2009年3月5日下午,廣東培正學院現(xiàn)代排球
協(xié)會(籌)組織12名師生在婉蘭體育館首次實訓氣排球,其過程:興高采烈,樂此不疲。有兩個新手,首次用氣排球學扣球的手腕和揮臂動作,因球速慢,進步明顯。筆者認為,現(xiàn)代排球的基本技術既有區(qū)分又有融匯的。對一般學生群體而言,學排球可分為兩個階段:實訓氣排球可作為初級階段,后續(xù)階段進入實訓硬排球。如何在實訓中,視它們?yōu)榧夹g兼容、階梯銜接的現(xiàn)代排球,是氣排球應用的新課題。
4結論
4.1氣排球運動具有較高的健身價值,并適合向各年齡層次人群推廣。
4.2氣排球運動在我現(xiàn)階段主要集中在老年人中開展,普及程度不夠。
4.3氣排球具有良好的市場開發(fā)前景,可仿效軟式排球模式進行市場推廣運作。
4.4加強對氣排球的研發(fā)工作,進一步提高其檔次與質量,以利于更好的推廣與普及。
4.5在條件成熟時,可加強氣排球的對外推廣工作,以增強其在國際中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陳亞非.試論體育運動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響[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01
[2]蔡志源.我國創(chuàng)新的氣排球與項目展望[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
[3]陳淑英.氣排球運動對高校中年教師身心健康的影響[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
[4]蔣凡,孫立志.氣排球在老年人群中開展的價值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6,
[5]姚鲆,吳志鵡等.氣排球運動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與推廣前景[J].體育科學研究,2007
[6]蔡志遠.我國創(chuàng)新的氣排球與項目展望[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
[7]蔡志遠.創(chuàng)新的氣排球[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4
[8]蔡志遠.氣排球的基本技戰(zhàn)術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
[9]仝茂華.新興娛樂體育項目[J].湖北體育科技,2003
[10]蔡志源.我國創(chuàng)新的氣排球與項目展望[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
[11]王則珊.終身體育[M].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2004
[12]周仲賢.返老還童的妙法[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
[13]白志強.淺談氣排球比賽[J].內蒙古教育學院學報,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