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薇
【摘 要】毋庸置疑,消除小學生不依從心理是確保學生跟隨教師思路開展有效學習的關鍵所在,高大教師應提起高度重視。文章就在分析小學生不依從心理產生的原因基礎上,從拉近師生距離,為學生打造訴說內心的平臺;記錄并存儲信息,有針對性開展學生心理服務;時時關注學生動態(tài),開放課余心理咨詢“窗口”三個方面入手,制定出操作性極強的改變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不依從心理;成因;策略
一、前言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小學生的個性變得越發(fā)鮮明與多樣,課堂教學中如不能滿足,那么學生必然會產生不依從心理。為此,消除小學生不依從心理也成為廣大小學教師和教研員一項重要工作。文章就以此為課題,將其改變策略加以深刻的研究域探討,希望廣大小學教育工作者能夠從中受到啟發(fā)。
二、小學生不依從心理的成因
從字面來看,“不依從心理”是與“依從心理”相對應的一種心理活動,主要表現(xiàn)就是將不認可他人觀點作為心理常態(tài)。小學生不依從心理產生的原因經過分析、歸納、總結后發(fā)現(xiàn),就是由于自身學習生活中的需要長時間得不到滿足所導致,而這顯然為廣大教師有效改變小學生不依從心理狀態(tài)指明了方向。
三、改變小學生不依從心理的有效策略
(一)拉近師生距離,為學生打造訴說內心的平臺
根據(jù)小學生不依從心理產生的原因來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所以在進行教研活動中,主要圍繞這一成因展開了深入研究,最終總結出“解鈴還需系鈴人”這一研究結論,而首要工作就是要主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因為只有做到傾聽學生訴說內心,教師在課上與課下的心理教育工作才能得到有效開展,學生不依從心理才能逐漸消退。其間,主要的工作包括兩個方面:
首先,走下講臺,為學生營造主動訴說內心所想的氛圍。通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很難“割舍”自己的講臺和講桌,但在學生看來教師只要站在講臺上就變得很威嚴,這顯然不利于與學生拉近心理距離。為此,教師要暫時舍棄講臺與講桌,深入到學生中去,讓學生心中的那份“威嚴感”暫時放下,營造出主動訴說內心所想的氛圍。其次,注意分享自己的經歷與感受,真正拉近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教師與學生之間拉近心理上的距離必須做到主動,主動分享自己的一些經歷和感受則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自己可以從中了解到哪些學生是認同的,哪些學生是不認同的,這樣學生內心所想則在無形中訴說出來,為課上和課下各項心理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基礎。
(二)記錄并存儲信息,有針對性開展學生心理服務
教師課上針對學生不依從心理產生的基本原因進行充分了解,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要利用課上時間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服務,由此方可讓課上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積極性得到明顯改變。在這一過程里,必須有一個重要前提條件作為支撐。即:記錄并存儲信息,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首先,傾聽學生訴說心理的同時,用筆做出詳細的記錄。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會從教師的一舉一動中去觀察自己的想法有沒有得到重視,教師只是認真傾聽顯然是不能說服學生的,還要用筆加以認真記錄,這不僅僅是尊重學生的一種表現(xiàn),也是教師在進行課上心理教育的重要依據(jù),所以必須引起廣大教師的重視。其次,結合記錄情況及時作出歸類和存儲,并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服務。教師在詳細記錄學生內心所想之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將學生具體想法做出相應的歸納,并以最快的速度進行信息存儲,以供今后調整課上心理教育方案所用。在此之后,教師根據(jù)學生具體的想法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建議或者承諾,如根據(jù)學生的意愿設計教學情境、選擇互動話題、改變探究學習方式等等,用實際行動去說服學生的內心,讓學生不依從心理的轉變能當即呈現(xiàn)。
(三)時時關注學生動態(tài),開放課余心理咨詢“窗口”
通過研究觀察,可以看出廣大小學生不依從心理往往會在學習過程中有明顯的體現(xiàn),但在課余生活中這一心理并沒有明顯表露,這顯然為廣大教師有效消除學生不依從心理提供了絕佳機會。而教師在開展心理教育工作時,建議其要做到時時關注學生動態(tài),并向全體學生開放課余心理咨詢“窗口”。具體操作主要包括兩個部分:
首先,留心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判斷學生建立依從心理的必要條件。在學生課余活動中,往往學生的一舉一動能夠體現(xiàn)出他們最需要什么,如果學生課余活動積極參與游戲,就說明學生不依從心理出現(xiàn)的原因與課上教學活動過于死板有著直接關系。而學生課余活動較為安靜,這說明學生不依從心理產生的原因在于課上不愿意參與互動教學和探究教學活動,而這些恰恰是幫助學生建立依從心理最有力的依據(jù)。其次,根據(jù)自身判斷,有效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咨詢。教師在找到幫助學生建立依從心理的條件之后,可以采用變向引導的方式讓學生主動進行咨詢。其中,針對課余活動較為活潑的學生而言,可以采用征求意見的方法滿足學生學習時的需要,帶動學生建立依從心理。就課余活動較為安靜的學生而言,教師要傾聽學生究竟在哪些方面遇到了阻礙,為其提供心理疏導,進而達到促進學生盡快建立依從心理的目的。總而言之,這兩項工作為有效開展小學生心理教育提供了重要抓手。
四、結語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在有效轉變小學生不依從心理的過程中,廣大教師必須做到先認清成因所在,然后再立足課上與課下探究實效性極強的對策。而以上兩個方面也是廣大小學教師和心理教研人員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進而方可確保小學生課上與課下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小學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其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1).
[2]唐薇.淺談小學生叛逆期教育方法[J].甘肅教育,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