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曉生
摘 要:小學語文是所有科目學習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科目。小學語文教師要借助先進的教學設施和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為小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提出一些可行的策略完善這些不足,進而提高小學語文的趣味性教學水平,為小學生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條件。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問題及策略
前言:
小學是學習語文知識的關鍵時期,小學教師應當抓住這個重要時機,結合小學生的心理制定相對應的教學方案,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許多教師注重成績是否提高而忽略了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愛性和積極性,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尤其是低年級階段,如何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才是小學語文教師著重要思考的問題。語文是學生在生活中經(jīng)常要運用的知識,語文教師要循序漸進的教導學生,讓語文知識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中,不只是一味地追求題目的答案和成績的提升。
一、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自主學習水平的不足
學生語文學習水平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這兩個方面。第一,小學語文教師對教學方案的制定對課程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語文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不能總是想著怎么把知識教給學生,而是要考慮怎么樣能夠吸引學生注意提升提升課堂的專注力,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怎么學知識。語文相對其他學科而言比較乏味,語文教師要在課堂上把氛圍帶動起來,學生才能對課程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第二,學生的自主學習態(tài)度影響著學生課后和家庭作業(yè)的質量,現(xiàn)在大部分學生放學回家寫作業(yè)還需要家長的陪同,有的甚至是全家人一起陪同完成作業(yè),這種現(xiàn)象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學生在不斷升學的過程中自主學習占的比例越來越高,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了寫作業(yè)要家長陪同才能完成的不良習慣,這會阻礙學生未來的學習之路的發(fā)展。所以教師要在跟家長的交流中提出在完成家庭作業(yè)的時候減少看管,讓學生自主完成作業(yè),如果學生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作業(yè)就會給予獎勵,反之沒有完成也可以進行適當?shù)膽土P。從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能提高他們學習知識的能力,對生活的獨立性也有著很大的幫助。
2、課堂上存在的問題較多,學生不能完全吸收課堂上的知識
小學階段的學生專注力遠遠是不夠的,如果課堂上缺少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和專注力的內(nèi)容,會使得課堂上出現(xiàn)學生常常走神的情況,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也會相對減少,所以課堂上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開發(fā)他們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在課文的講解上可以利用現(xiàn)在優(yōu)厚的教學資源,如:音頻、動畫、幻燈片等形式,在課堂一開始就讓學生對本次課文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育內(nèi)容沒有很好的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語文學科是一門在實際生活中需要經(jīng)常運用的學科,可以說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齡,有些教師沒有充分將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很好的結合,只是單純的講授課本上的知識,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是很高。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時可以把語文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比如在講到《端午粽》這篇課文的時候,我會提前讓學生講講自己家是怎樣過端午節(jié)的,在端午節(jié)會有哪些習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帶領學生走進感受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魅力,在課下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其他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問題的解決策略
1、提升語文教師的整體水平
教師的水平?jīng)Q定著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所以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更多知識和教學技巧,身為人民教師更應該不斷地熱愛學習,給學生樹立榜樣,以身作則。語文是一種語言的學習,是一種交流的手段,所以教師和學生在平時的交流中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能讓學生在和老師的交流中提升口語交際能力。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只是語文教學的策略,它適用于每一門學科的教學方法。教師不單單要注重知識的教學,還要關注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這不止限在課堂上,下課后和教師也要和學生多多交流,和學生成為朋友就要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不能只判斷學生做的錯與對,還要傾聽學生對于事情的看法,以朋友的角度給予學生意見,不能一味地批評和懲罰。
3、不再單一的進行教育評價,看到學生各方面的閃光點
成績只是學生在學校表現(xiàn)的一部分,素質教育就是要打破把成績作為教學評價的唯一標準的局面,提升學生的總體素質,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小學語文教學要多種教學方法同退并進,給學生提供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同時,教師要具備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身上閃光點的能力,表揚大于批評,鼓勵大于壓制,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習才能更加輕松高效。
結束語:
新課改后教師要摒除老舊的思維,在保留傳統(tǒng)教學模式優(yōu)點的同時,以學生為出發(fā)點,增添新的合理的教學方法。一切以學生為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和諧的校園生活,讓學生在自信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參考文獻
[1] 范慧霞,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5,(10):226-226
[2] 張明言,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改革{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