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翔
摘 要:本文使用ABAQUS有限元軟件來模擬復合材料層合板的沖擊瞬態(tài)響應。根據(jù)以下假設(shè)研究沖擊的瞬態(tài)響應:沖擊頭與復合材料層合板之間摩擦忽略不計;復合材料層合板的阻尼作用忽略不計;沖擊過程中的重力忽略不計;將沖擊頭視為剛體。對層合板低速沖擊的分層損傷情況、沖擊力--時間、沖頭位移--時間進行數(shù)值模擬預測,預測了復合材料層合板分層的方向和形狀。
關(guān)鍵詞:復合材料;層合板;仿真模擬
本文使用Abaqus/Explicitv6.14顯式求解器進行仿真,使用Abaqus/Explicit中編寫的VUMAT用戶子程序獲得本構(gòu)模型。[1-2]層合板層和界面的個體本構(gòu)關(guān)系為非線性響應。通過基于三維漸進累積損傷分析方法來模擬層合板的損傷。對平面內(nèi)剪切載荷作用下的塑性變形和破壞進行建模,得到基體的剪切響應。層間破壞通過使用粘性區(qū)域元素解決,對其破壞演化進行模擬[3-4]。
1 復合材料層合板有限元模擬
1.1 層合板幾何模型
層合板幾何尺寸為150×100mm,厚度2.6mm。鋪層方式為[(45/0)/(-45)/90]5,共20層,單層厚度0.13mm。用Cohesive實體單元模擬分層損傷,有限元模型如圖1所示:
三維有限元模型是在Abaqus/Explicit顯式中生成。該模型由150×100mm的三維可變形層合板組成,夾具底座為鋼制,底座有125×75mm的矩形開口、四個直徑為14mm的剛性圓柱形夾具和一個直徑為16mm的剛性半球形沖擊頭組成。
層合板被建模為三維可變形板實體,該板由20層0.13mm等厚的單向復合層組成。在模型中,每一層被視為單一均勻厚層。平面內(nèi)網(wǎng)格在沖擊區(qū)域進行加密處理。
1.2 接觸的定義
接觸是通過Abaqus/Explicit中的一般接觸算法進行模擬的。在整個模擬過程中,任何可能的新接觸都將被考慮在內(nèi)。通過定義事先已知的接觸(即一層一層地)并且從接觸算法中排除內(nèi)聚性元素,提高接觸算法的效率。
通過Abaqus/Explicit內(nèi)置的摩擦模型在所有接觸表面之間引入摩擦。摩擦系數(shù)取決于接觸材料和表面質(zhì)量,本文摩擦系數(shù)設(shè)為0。
1.3 邊界條件及載荷
夾具底座為矩形鋼件,開有125×75mm的矩形開口。有1220個二次剛度單元(ABAQUS中的R3D4庫)用于夾具底座的離散化。根據(jù)標準試驗對參考點的自由度進行了約束。在測試夾具中,層合板固定在裝置底座上,四個獨立的剛性夾頭將層合板進行固定。在沖擊過程中,夾頭將樣品約束,所有自由度均固定。使用剛性元件(R3D4)建模。邊界條件如圖2所示。
2 分析與討論
2.1 沖擊凹坑深度
沖擊凹坑深度是比較直觀的對比參數(shù),使用ABAQUS中顯示結(jié)果中讀取仿真模擬值,與實測值進行比較,如表1所示。
將層合板在五種能量沖擊后的凹坑深度平均值作為試驗值,本章所用數(shù)值模擬方法得到的結(jié)果作為計算值,通過比較,試驗值與模擬值較為接近,30J能量進行沖擊時的誤差最小。
2.2 沖擊損傷面積
使用ABAQUS中顯示結(jié)果中讀取仿真模擬值,從仿真模擬的結(jié)果與試驗測試結(jié)果對比中可以看出,分層投影面積值與試驗測試后C掃損傷面積基本一致。復合材料層合板分層損傷面積的試驗值與模擬值對比情況見表2。
2.3 對比結(jié)果
對比分析以上數(shù)值模擬結(jié)果與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小能量沖擊時,誤差較大,在中等能量沖擊時,誤差較小。分析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兩點:①在小能量沖擊時,沖擊下落過程中的摩擦對最終沖擊能量的影響比較大,實際沖擊能量與理想的沖擊能量會有所偏差;②小能量沖擊產(chǎn)生的凹坑深度和損傷面積都較小,此時測量誤差會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傮w來說,誤差還是在合理的范圍之內(nèi)。
3 總結(jié)
復合材料層合板低速沖擊數(shù)值模擬研究使用ABAQUS有限元軟件來對復合材料層合板的沖擊瞬態(tài)響應進行計算仿真模擬。根據(jù)以下假設(shè)研究沖擊過程瞬態(tài)響應:沖擊頭與復合材料層合板之間摩擦忽略不計;復合材料層合板的阻尼作用忽略不計;沖擊過程中的重力忽略不計;將沖擊頭視為剛體。通過仿真模擬,層合板各層損傷形貌大致呈橢圓形,分層損傷為靠近沖擊面的分層損傷較小,然后逐漸增大后減小的一種趨勢。對比分析試驗結(jié)果和計算結(jié)果,其一致性表明,將三維漸進損傷分析方法用于層合板低速沖擊模擬是有效和可靠的。
參考文獻:
[1] Kumar S, Purohit R, Malik M M.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polymer matrix Nano composite materials[J].Materials Today: Proceedings, 2015,2(4-5):3704-3711.
[2] Kelly A. Comprehensive composite materials[J].Materials Today, 1999,2(1):20-21.
[3] Bogenfeld R, Kreikemeier J, Wille T. Review and benchmark study on the analysis of low-velocity impact on composite laminates[J].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2018(86):7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