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雅璇
摘 要:高中階段有效的美術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自己運用觀察、實驗、思考、討論等方式去進行知識的主動探究,從而掌握相關知識。它是從實踐中學習的標準化教學模式,強調的是知識與實踐之間的關聯性。教師將之運用于自己的美術教學中,教給學生的就不單單是知識和技能,更是他們學習美術知識的能力和方法。
關鍵詞:高中;美術;多樣化
美術的運用在學生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小到一幅畫,一個裝飾品,大到房屋色彩設計,墻壁上精美的浮雕等等,都屬于美術的一部分。不同的美術運用,就會帶給學生不同的感受。因此,本文就從主題藝術表現,提升學生美術鑒賞;水彩畫的教學,提升學生美術技能;引導感悟生活,鼓勵去學生創(chuàng)造美三個方面,對高中美術的多樣化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因此,本文筆者從主題藝術表現、水彩畫的教學、引導感悟生活三個方面,探究高中美術的多樣化教學策略。
一、主題藝術表現,提升學生美術鑒賞
在向學生講授美術鑒賞的知識時,必然少不了要讓學生分析具體的美術作品,所以在教學中向學生講授藝術的表現形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環(huán)節(jié)。通過向學生講授藝術的表現形式,能夠使學生認識到同一主題中的不同藝術作品,認識每種藝術作品呈現的獨特性。
例如,在教學“外國雕塑”相關內容時,筆者就為學生展現了幾個不同的雕塑作品,并為學生對其形式進行分析,使學生了解藝術表現的作用與目的。如《拉奧孔》這件雕塑作品所呈現的就是拉奧孔與他的兩個兒子被巨蟒纏死的場景,雕塑作品中將拉奧孔的面部表情刻畫的極為恐懼和痛苦,就是為了表現在巨蟒纏身時人物的真實狀態(tài),而拉奧孔的長子被纏住右腿,似乎能夠從中脫離,但是卻面向拉奧孔,完全被拉奧孔巨蟒纏身的景象所驚住了,拉奧孔的次子則是在被巨蟒纏住的時候,依然緊緊地抓住蛇身。這件雕塑作品將人物面對巨蟒時的緊張與恐懼充分地表現了出來,使觀看的人也跟著緊張起來,這就是雕塑的表現形式所傳達的思想。當筆者為學生講授了藝術的表現形式與觀者的感受之間的聯系時,學生也能夠意識到藝術作品與觀賞者之間是能夠建立起聯系的。所以,當學生在欣賞一件藝術品時,也會對藝術品的表現形式進行分析。可見,為學生講授藝術的表現形式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藝術,并使學生具備解讀藝術信息的能力。
二、水彩畫的教學,提升學生美術技能
我們在教授學生學習水彩畫的相關知識時,首先需要讓學生了解水彩畫的形式,從水彩畫的特點上進行分析,使學生認識水彩畫的獨有特色,從而讓學生喜歡上這種畫種。當學生從心里認可這一繪畫種類之后,學生對于水彩畫的學習也會更加感興趣。
例如,在教學“水彩畫”相關內容時,筆者先為學生呈現了幾幅美術作品的圖片。其中有水彩畫、油畫、國畫、水粉畫等等,每個不同的畫種,都為學生展示在同一背景板上,讓學生從中找出自己認為是水彩畫的畫面。這時,由于學生對于這幾個畫種的了解比較少,所以只能從中分辨出油畫,對于摻雜其中的水彩畫、國畫和水粉畫不知道該如何分辨。筆者接著為學生展示了幾幅完全是水彩畫的作品,讓學生通過觀看作品,總結其形式特點。學生通過觀察水彩畫的圖片之后,總結出水彩畫具有:輕盈、滋潤、水色淋漓等特點。這時,再讓學生觀看之前的相互夾雜的繪畫作品,使學生以此特點為依據進行觀看,就能從中分辨出哪一幅是水彩畫作品。當學生充分掌握并了解到水彩畫的形式之后,再讓學生進行水彩畫的試練,學生即能夠在繪畫過程中注意到水彩畫塑造過程中的形式美。所以說,對于水彩畫的形式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對水彩畫的認識與理解。
三、引導感悟生活,鼓勵去學生創(chuàng)造美
生活資源是學生美術創(chuàng)作的源泉活水,只有引導學生不斷的走進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才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靈感,喚醒學生的創(chuàng)造美的欲望和積極性,因此,高中美術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欣賞生活之美、感悟生活之美,并在具體的美術創(chuàng)作中結合自己對生活現象或者生活案例的認知和理解,融入自身的情感,提升美術創(chuàng)作的內涵。一方面,美術教師要積極的為學生提供生活化的美術素材和美術作品,讓學生在品鑒這些帶有濃重生活氣息的作品中去進一步的理解生活和美術的關系,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的美的靈感,讓美術其所創(chuàng)造的美術作品更加的貼近生活、更加的具有靈魂。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作品的創(chuàng)造中融入自身的升華體驗和情感,畫出自己的特色,逐漸的提升自身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促進學生審美能力和美術的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升。
綜上所述,在高中美術課程中,我們不僅要進行知識與技能的傳授,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講鑒賞能力,提升學生對于美術作品的感悟。因此,教師應注意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讓學生真正有效的投入到美術的課堂活動中來,實現美術學習途徑的多元化,進而真正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羅詠科.高中美術教育新課改下的現狀與策略探究[J].黑龍江科學,2018,9(23):108-109.
[2]王瓊.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1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