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故事一
物各有短長
甘戊使于齊,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間耳,君不能自渡,能為王者之說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長,謹(jǐn)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騏驥騄耳,足及千里,置之宮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貍;干將為利,名聞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隨流,吾不如子;說千乘之君,萬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p>
(選自劉向《說苑·雜言》)
【故事大意】
甘戊出使齊國,要乘船渡過一條大河。船夫說:“河水間隔很窄,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還能做君王的說客嗎?”甘戊說:“不是這樣的,你不知道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長處和短處,那種謹(jǐn)慎老實(shí)、誠懇厚道的臣子,可以輔助君王,(但)不能用他們帶兵打仗;寶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們放在家里,讓它們?nèi)ゲ独鲜?,還不如小貓;干將可以算是鋒利的寶劍,天下聞名,可是工匠用它劈削木頭,還不如斧子。用槳劃船,進(jìn)退自如,我不如你;說服有千萬輛戰(zhàn)車的君王,你也比不上我了。”
【活用點(diǎn)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甘戊說的“物各有短長”與屈原說的“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是同樣的道理??偰米约洪L處和別人短處比,永遠(yuǎn)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自然不會有進(jìn)步;相反,總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就會妄自菲薄,自慚形穢。要客觀地看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與人相處時,要寬容別人的短處,而不是吹毛求疵;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并“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文言故事二
孟嘗君有舍人而弗悅
孟嘗君有舍人而弗悅,欲逐之。魯連謂孟嘗君曰:“猿猴錯木據(jù)水,則不若魚鱉;歷險(xiǎn)乘危,則騏驥不如狐貍。曹沫奮三尺之劍,一軍不能當(dāng);使曹沫釋其三尺之劍,而操銚耨(yáo nòu)與農(nóng)夫居垅畝之中,則不若農(nóng)夫。故物舍其所長,之其所短,堯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則謂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則謂之拙。拙則罷之,不肖則棄之,使人有棄逐,不相與處,而來害相報(bào)者,豈非世之立教首也哉!”孟嘗君曰:“善。”乃弗逐之。
(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
【故事大意】
孟嘗君田文因?yàn)椴幌矚g他其中的一個門客,就想把他趕走。魯連對他說:“猿猴如果離開樹木浮游水面,它們動作沒有魚鱉靈敏;要說經(jīng)過險(xiǎn)阻攀登危巖,良馬也趕不上狐貍。曹沫舉起三尺長劍,全軍隊(duì)都不能抵擋;假如叫曹沫放下他的三尺長劍,讓他改拿耕田的器具,和農(nóng)夫一樣在田里工作,那他連一個農(nóng)夫都不如 。由此可見,一個人如果舍棄他的長處,改而使用他的短處,即使是堯舜也有做不到的事?,F(xiàn)在讓人去做他無法做到的事,就說他沒有才能;教人做他做不了的事,就說他笨拙。(因?yàn)椋┍孔颈懔T用他,沒有才能便遺棄了他,讓這個人有被遺棄的命運(yùn),不與他好好相處,將來他可能會來加害于你,向你進(jìn)行報(bào)復(fù)。這難道是治理國家、教化百姓的方法嗎?”孟嘗君說:“好!”于是沒有趕走這個門客。
【活用點(diǎn)撥】
揚(yáng)長避短,各盡其才。清末的魏源對于人才的挖掘和任用有過精辟的見解:“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長,不知人長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長,則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用人者,取人之長,辟人之短……”魯連用比喻和類比說理,闡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用人者需知人善用,揚(yáng)長避短,各盡其才。韓信、陳平、蕭何、樊噲?jiān)诒粍钊斡们俺錾淼臀?,也未顯山露水,但劉邦善于發(fā)現(xiàn)人之長,量才適用,讓“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F(xiàn)代管理學(xué)中有一句名言:“沒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备呙鞯墓芾碚邥姓J(rèn)人無完人,并擅長把合適的人安排在合適的位置,讓每個人的才干,得到充分發(fā)揮。
(作者系復(fù)旦大學(xué)第二附屬學(xué)校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