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一
在大豆種植中常常會受到病蟲害的侵擾,對大豆的品質和產量產生嚴重影響。大豆常見的病蟲害有大豆胞囊線蟲病、大豆霜霉病、大豆根腐病、大豆蚜蟲、地下害蟲、豆莢螟、豆天蛾等,本文針對以上病蟲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危害及防治技術進行了分析。
1、大豆胞囊線蟲病
大豆胞囊線蟲病是大豆整個生育期都會受到感染的病害,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更易引起此病害的發(fā)生。大豆感染此病害后,會導致根系發(fā)育不正常,出現(xiàn)大量須根,須根上附著大量的白色顆粒物,而且植株表現(xiàn)為矮小纖弱,葉片發(fā)黃,造成結莢減少甚至是不結莢,嚴重影響產量。
防治措施:一是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做好種子消毒,殺死種子上可能附帶的線蟲。二是對地塊進行合理輪作,減少胞囊線蟲病的病原菌。三是利用化學藥劑防治。選用含有呋喃丹的種衣劑對種子進行包衣,用涕滅威噴施,或利用25%DD混劑進行熏蒸,都可以取得較好防治效果。
2、大豆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主要對大豆的葉片和籽粒產生危害。病癥的主要表現(xiàn)是,在幼苗的葉脈兩側出現(xiàn)淺褐色病斑,病斑逐漸擴展到整個葉片。在潮濕的氣候條件下,葉片背部會生出一層淺灰色的霜霉,也就病原菌的孢囊。大豆進入成株期以后染病,會在葉片表面生出形狀不規(guī)則的淺色斑紋,顏色逐漸加深,直至葉片萎縮干枯而死。此病會使大豆籽粒表面形成白色的菌絲層,即病菌卵孢子。
防治措施:一是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根據(jù)以往種植經驗和當?shù)剞r技部門的建議,選擇不發(fā)病或發(fā)病率低的品種。二是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選用福美雙或敵克松等藥劑拌種,可消滅種子中攜帶的病原菌。三是人工清除。由于此病的癥狀比較明顯,在發(fā)現(xiàn)病株后,可人工及時將病株拔除,可有效降低初侵染源數(shù)量。四是利用化學藥劑防治。在發(fā)病初期選用多菌靈、退菌特等藥劑噴施。
3、大豆根腐病
大豆根腐病是發(fā)生在大豆根部的一種病害,苗期和成株期的植株均會感染此病。發(fā)病初期會在植株莖基部表皮上出現(xiàn)淡紅色的病斑,病斑的顏色逐漸加深并出現(xiàn)壞死性凹陷,直至根皮腐爛而死。病株矮小,葉色偏黃,根系較弱,根瘤少,結莢率低。
防治措施:一是要及時清除根茬和雜草。收獲后應及時進行滅茬和清除雜草作業(yè),破壞病原菌寄生場所,使其無法越冬。二是對地塊進行合理輪作。易與玉米等作物輪作。三是選用抗病性強的品種,并對種子進行包衣或藥劑拌種處理。三是利用化學藥劑防治。選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兌水后在田間噴霧防治。
4、大豆蚜蟲
大豆蚜蟲主要以若蚜對大豆產生為害,植株受害的部位為莖、葉、葉柄及花絮等。大豆受害嚴重時,會造成大豆葉片卷曲、脫落,植株矮小,結莢減少,籽粒癟小,甚至植株出現(xiàn)成片死亡。由于蚜蟲具有遷飛特性,會傳播病毒病,分泌的蜜露還能引起霉污病。
防治措施:一是要加強田間管理,在田間形成不利于蚜蟲孳生的小氣候。二是人工制作誘殺工具。利用蚜蟲趨黃色的習性,制作一塊黃板,在板上涂抹機油,將黃板立在田間或地頭,會引誘大量蚜蟲前來,使其粘在黃板上而死。三是利用化學藥劑防治。在蚜蟲發(fā)生盛期,選用氰戊菊酯,或吡蟲啉,抗蚜威等藥劑兌水噴霧。
5、地下害蟲
地下害蟲包括地老虎、蠐螬、螻蛄等,地下害蟲主要在地下活動,咬食植株的根部,往往會將植株莖基部位咬折,而且害蟲還有轉移的習性,為害一株后再轉到另一株繼續(xù)為害,造成植株死亡,使田間出現(xiàn)大片的缺苗和斷壟,嚴重影響大豆產量。
防治措施:一是防治蠐螬可采用藥物悶種和藥物拌肥的方法;防治螻蛄應采取制作毒餌誘殺的方法;防治地老虎應采取土壤深翻滅卵,清除雜草,噴施藥劑的辦法防治。二是人工誘殺。利用害蟲趨光習性,在田間架設頻振式殺蟲燈,夜間開啟,可對金龜子、螻蛄等害蟲形成誘殺。
6、豆莢螟
豆莢螟主要為害豆莢,使豆莢空癟,同時也會對莖、葉、花蕾形成危害。
防治措施:一是要對地塊進行合理輪作。不要與豆科作物重茬種植,可與玉米等輪作。二是以水滅蟲。在收獲后或初冬季節(jié)灌一次透水,可將田間大部分幼蟲浸泡致死。二是利用化學藥劑防治。在豆莢螟產卵后,選用氯氰菊酯,或氰戊菊酯兌水噴霧。三是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在田間大量釋放螟蟲的天敵赤眼蜂,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也可以在田間施用白僵菌粉劑,可控制化蛹幼蟲的數(shù)量。
7、豆天蛾
豆天蛾一年發(fā)生2代,主要以幼蟲取食植株的葉片,低齡幼蟲可造成葉片成網狀或缺棵,而高齡幼蟲由于食量比較大,蟲量大時,可很快將植株吃成光桿,使植株無法正常結莢。另外,3-4齡的幼蟲還有轉株為害的習性,使為害的范圍擴大。
防治措施:一是選擇抗蟲害品種。此類品種的特點是,成熟期較晚,莖稈表皮厚且韌性強,并有耐濕抗?jié)承缘钠贩N。二是人工誘殺。在田間地頭架設多盞頻振式殺蟲燈,夜間開啟,可對大量豆天蛾成蟲形成誘殺。三是利用化學藥劑防治。選用IU/mgBt可濕性粉劑,或阿維菌素,兌入適量清水,在豆天蛾卵孵盛期和幼蟲3齡期之前噴霧。
綜上所述,在大豆主要病蟲害防治中,加強栽培和田間管理是重要的預防措施,栽培抗病蟲害性能強的品種,進行合理輪作,清除雜草等措施,對防治病蟲害十分有效。另外,在病蟲害發(fā)生的初期,還可采取噴施藥劑、釋放害蟲的天敵、設置誘殺工具等措施。總之,通過多種防治措施的綜合施用,可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率和發(fā)生強度。
(作者單位:161421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山河農場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