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德志 詹莉
【摘 要】目的:探討臨床護理宣教對斷指再植患者術后療效。方法:以80例行斷指再植術的患者為觀察對象,研究從2018年2月~2019年12月,采用隨機抽簽法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命名為對照組,采用臨床一般護理,一組命名為對照組,采用臨床護理宣教,對比兩組患者斷指成活率、患指感染率及血管危象發(fā)生率。結果:觀察組斷指成活率優(yōu)于對照組,患指感染率及血管危象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行斷指再植術的患者,臨床護理宣教的實施使得斷指成活率得以提升,且患指感染率及血管危象發(fā)生率得以降低,值得臨床不斷推廣及借鑒。
【關鍵詞】臨床護理宣教;斷指再植;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10--01
斷指再植術是一種借助顯微外科技術實施的外科手術,由專業(yè)外科醫(yī)師對離斷的指體進行清創(chuàng)、血管吻合及神經修復等操作,使得斷指重新恢復正常血運,盡最大努力保留其正常功能,該種手術操作精細,對手術技術的要求高,臨床報道得知,因護理不到導致斷指再植失敗率達32~58%[1],手術的創(chuàng)傷及患者對斷指今后勞動功能的擔憂,使其負面情緒加重,加上術后對禁忌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斷指再植入失敗人數(shù)增多,使得患者需要二次實施手術,不僅增加其痛苦及經濟負擔,還給臨床工作帶來極大負擔。近幾年,臨床實踐得知,定期對患者實施臨床護理宣教能改善患者病情,使其生活質量得到提升[2]。下面對80例行斷指再植術的患者分組進行研究,分別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對比取得的效果,具體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開始時間2018年2月,截止時間2019年12月,研究對象為80例行斷指再植術的患者,患者全部因外傷導致患指部分或全部離斷,自愿行手術治療,無明顯禁忌癥,排除凝學功能障礙,斷指超過再植時間及軟組織損傷嚴重患者。采用隨機抽簽法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命名為對照組,一組命名為對照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一般資料:男性/女性23/17例,年齡15~59歲,平均年齡(35.74±2.21)歲;離斷時間15min~4.5h;平均時間(2.31±0.23)h;觀察組一般資料:男性/女性21/19例,年齡16~57歲,平均年齡(35.12±2.26)歲;離斷時間20min~4.2h;平均時間(2.28±0.21)h。兩組患者以上臨床資料的選取均衡性良好(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臨床一般護理,做好環(huán)境護理,保證病房溫度及濕度適宜,給予患者一個安靜及舒適的休息環(huán)境,做好病房消毒措施,保證氧氣的充足。對患者實施體位護理、飲食護理及藥物指導,促使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觀察組采用臨床護理宣教,方法為:(1)護理宣教:主要對患者進行臥床時間、正確合理姿勢及烤燈照射時間的宣教指導,告知患者相關禁忌,并嚴格遵守的重要性,強調吸煙、飲酒等不良行為對恢復的不利,結合實際病例,告知患者約束自身行為的益處,采用輕松愉快的交流方式,態(tài)度誠懇,語言真誠且具有親和力。一日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半小時,持續(xù)到患者出院。(2)支持性心理護理:詳細了解患者病情,收集其病例資料,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病情進行合理解釋,對患者加強心理干預,使其心理防御功能得以提升;指導患者遇到嚴重的應激狀態(tài)時,轉移注意力,指導其深呼吸,使其肌肉得以放松,待患者產生沉重及溫熱感,再轉移注意到軀體其他部分。反復采用此種方式,使其內心平靜,呼吸得以松弛,直至腹部出現(xiàn)溫熱感;與患者進行溝通時,采用禮貌用語,尊重患者,使其感到舒適,認真傾聽患者訴求,釋放其心理壓力。護士以客觀的態(tài)度加以判斷,理智體會患者的感受, 并及時答疑解惑,通過溝通技巧,達到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斷指成活率、患指感染率及血管危象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納入到SPSS 20.0軟件系統(tǒng)中,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斷指成活率、患指感染率及血管危象發(fā)生率采用檢驗,當P<0.05為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斷指成活率優(yōu)于對照組,患指感染率及血管危象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3 討論
手指具有抓取、扶握及提拉等重要功能,在人們日常工作及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斷指多發(fā)生在機械損傷中,其不僅帶來劇烈疼痛,嚴重的損傷給患者帶來的生理及心理應激創(chuàng)傷大,使其出現(xiàn)緊張、抑郁及害怕的心理情緒,而不良的心理情緒會影響血管收縮,對病情起到不利影響,甚至影響植植成活率[3]??梢?,手術的成功不僅依賴精湛的手術技術,還需要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方式。
臨床護理宣教有著基礎護理無可替代的作用,其通過健康知識宣教及心理干預,與患者及家屬反復多次溝通,灌輸疾病可治愈的積極觀念,提升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通過案例介紹,使其認識到不良行為習慣對疾病的不利影響,進而提高警惕,遵醫(yī)囑配合醫(yī)護人員,約束自身行為,積極配合護理干預[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斷指成活率高于對照組,患指感染率及血管危象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可見臨床護理宣教注重患者的心理干預,使其內部環(huán)境得以穩(wěn)定,提高其疼痛閾值,而控制疼痛,可改善血管痙攣,使得血液粘度降低,使得血管危象及感染情況得以控制。
綜上所述,針對行斷指再植術的患者,臨床護理宣教的實施使得斷指成活率得以提升,且患指感染率及血管危象發(fā)生率得以降低,值得臨床不斷推廣及借鑒。
參考文獻
王琍琍.手指末節(jié)斷指再植術后的臨床護理[J].實用手外科雜志,2019,33(1):112-113.
馮縉,丁爽,仲媛媛.綜合護理對斷指再植術患者再植成活率、舒適度及血管危象發(fā)生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20,29(9):1001-1003,1012.
黃小英,孫崇嵐.集束化護理對改善斷指再植圍術期疼痛與睡眠質量的效果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21):82-83.
商婷.手外科斷指再植術綜合護理管理方法[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2):1824-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