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澄
9月5日,周六的晚上,國家大劇院演出直播如期而至,這是大劇院自疫情以來的第26期線上直播。指揮家、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jiān)呂嘉執(zhí)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以“古典精神”為主題為觀眾演出了貝多芬的《雅典的廢墟》序曲、《第八交響曲》、《第二交響曲》。國家大劇院導播間內,直播導演和十來位工作人員正在緊盯著墻上的四塊屏幕進行實時8個機位的鏡頭調度切換及字幕配放。直播結束時,屏幕上最后滾動的參加直播人員及團隊名字在字幕上快速滾動播放長達70秒鐘,仿佛是電影大片的片尾一般,令人不禁驚嘆一場音樂會的線上直播竟然需要如此多的人員在幕后工作。
五個月來,大劇院音樂會直播的關注度始終很高,目前正在進行中的“華彩秋韻”系列演出,截至9月5日的直播,26場已超過8.1億次點擊量。從4月11日開始每周六演出以來,一直到復工復產之后,大劇院一直延續(xù)著每個周六晚上的直播常態(tài)化,并把最初的音樂會直播擴展至各舞臺藝術門類的“全覆蓋”。
“其實我們以前也做直播,但那時主要是依據線下的演出供古典音樂頻道使用。而這次疫情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大劇院為線上觀眾專門策劃了大量演出。”大劇院影視節(jié)目制作部的孫洋介紹,他們?yōu)榇嗽诒硌菪问胶捅硌輬龅胤矫娑甲隽诵碌倪x擇。今年4月初的線上音樂會“春天在線”系列,他們選擇了一些普通觀眾即便來過大劇院也很少會去的空間進行演出,比如大師俱樂部、咖啡廳、西餐廳……這些地方平時從未辦過演出,如何能在這些空間把音樂會精彩呈現出來,對于制作團隊來說是很大的挑戰(zhàn)?!爱吘共皇钦?guī)的演出場地,但錄音和畫面都要追求精美,還要把大劇院的空間特點以及一些陳設呈現出來,比如當樂曲有表達模仿管風琴的聲音段落時,我們就要配上音樂廳管風琴的畫面。所以,在音樂鏡頭表達上,導演有更多超出音樂的、創(chuàng)作上的額外投入?!睂O洋說,在回到音樂廳但還不能帶觀眾演出時,攝制組開始結合高科技從更多“不可能”的時間拍攝,為此還動用了無人機從樂團的上方俯拍,以便插播在直播畫面中。
01 全球首次 5G+8K超高清直播在國家大劇院開演。02 疫情之初的“春天在線”系列直播。03“春天在線”系列音樂會現場。04 觀眾席間的攝影機。(劉方攝)
疫情期間的音樂會直播時長都相對較短,沒有中場休息。隨著觀眾的回歸和50%上座率的又一次“擴容”,9月5日的這場音樂會已經恢復了傳統(tǒng)時長,也恢復了中場休息。如何在中場休息的15分鐘留住線上觀眾,是對大劇院直播的又一次新考驗。為此,大劇院在中場休息時段特別播放了呂嘉指揮樂團排練的視頻,讓線上觀眾對音樂會直播始終保持新鮮感。
觀眾的實時意見反饋更直接改變了大劇院直播的演出內容。大劇院在各平臺都建立了互動評論監(jiān)播團隊,會視情況回答問題并收集觀眾評論。線上觀眾的評論和要求五花八門,“我想問一下,什么時候還有演唱?”“后面會有古箏和琵琶演奏嗎?”“希望以后多一些老百姓能欣賞的音樂。”“沒有古風音樂?”“我想聽中國傳統(tǒng)樂器演奏?!薄皣馍稌r候安排一下?”
國家大劇院的線上音樂會從4月11日開始,最初只是簡單地想在疫情期間為人們提供一個線上音樂生活的窗口,沒想到“發(fā)現了新大陸”。大劇院通過線上直播走出劇場、走出北京,“作為中國表演藝術的‘旗艦店‘國家隊,當社會生活的一切都在發(fā)生劇烈轉變的時候,大劇院的職責和角色也在轉變,而且是必須轉變?!眹掖髣≡焊痹洪L趙鐵春表示,國家大劇院是服務于觀眾的,這些觀眾除了每天走進劇場的有限群體,還有更為廣闊的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樂迷,線上音樂會也許就是最好的方式和途徑,“其實,現場觀眾與線上觀眾并不沖突”。
“直播靠什么來維持‘常態(tài)化?”國家大劇院交響樂團總經理任小瓏認為,大劇院和樂團如何能可持續(xù)地提供一個更富有高品質的“線上演出體驗”非常重要。他用線下演出做了一個比喻:觀眾走進一家劇場,他的體驗包括停車是否方便,餐飲是否便利,場務服務是不是人性化,室內溫度是否舒適,最終坐下來看的演出品質如何。這是一個劇場、一座城市的藝術形象定位。但是到了線上,觀眾的體驗發(fā)生了變化,停車、交通、餐飲、場務這些做得再好,觀眾都體驗不到,這時就要看你的直播平臺是不是好用了,比如是否有節(jié)目搜索,節(jié)目庫是不是足夠豐富,數字產品中自制劇目占比多少、品質如何,視頻音頻播放是否流暢、會不會出現卡頓、丟幀?假如幾家或十幾家機構都在做線上,那么橫向比較就高下立判?!敖裉炷泓c開某一場演出,整個產品體驗的概念變了,產品品質考量的點也不再相同?!迸c此同時,線上直播讓表演者也發(fā)生變化。借助超大影響力和傳播力的網絡平臺,樂團得以面向全國觀眾演出。在疫情期間,一場演出有3000萬人次觀看,這與在現場的1800人演奏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線上演出對樂團演奏者來說既有積極的一面,同時也充滿壓力和挑戰(zhàn)。
眼下觀眾已經走進劇院,線下演出正在逐漸恢復。任小瓏認為,現在到了再次重新整合資源的階段,線上線下融合是大方向,最終的成果就是真實的、帶觀眾的現場直播。由于現場直播中會有分聲部音樂家的分鏡頭特寫,這也牽涉到音樂家的形象管理和表情管理的必要性。雖然樂團在這方面沒有經驗,但相信這也將是今后樂手們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