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梅
【中圖分類號】R51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276-01
許多人可能認為流感就是感冒,最多只是發(fā)燒、咳嗽和一點不適。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理解,流感不等于感冒,這是兩種不同的疾病。感冒,醫(yī)學上稱為急性鼻炎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特征是病原體復雜多樣,多種病毒、支原體和少數(shù)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普通感冒患者一般在患病后多喝水,注意休息即可。而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致病性和傳染性遠高于普通感冒,可引起全身中毒癥狀,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安全。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區(qū)分流感與普通感冒呢?本文將向大家介紹流感與普通感冒的鑒別要點以及預防、治療流感的方法。
1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區(qū)別
(1)病原體不同。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包括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種,其中最多見的是甲型流感與乙型流感,且甲型流感最容易發(fā)生變異,往往會引起大流行,病情也相對較重。
普通感冒可由病毒、細菌、支原體等多種病原微生物引起,其中,70%~80%是由病毒感染導致的,常見的有鼻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薩奇病毒等。另20%左右由細菌感染引起,如感染溶血性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等。
(2)發(fā)病流行性不同。
流感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北方往往在冬春季流行,而南方全年均可流行。與此同時,流感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故患者在咳嗽、打噴嚏時可經(jīng)飛沫傳染給他人,傳染性較強。而且,由于流感病毒極易變異,即使患過流感的人,仍會有再次感染的可能,故流感往往會暴發(fā)性流行。
普通感冒一般是由于淋雨、受涼、過度疲勞等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從外界侵入的病毒、細菌迅速繁殖而誘發(fā)感冒,其一般是個別散發(fā)出現(xiàn),無流行病史。
(3)臨床表現(xiàn)不同。
流感的臨床表現(xiàn)以全身癥狀為主,如突然發(fā)熱、畏寒、頭痛、全身酸痛、鼻塞、流鼻涕、干咳、胸痛、食欲不振等,并可并發(fā)肺炎、心肌炎等。而且中毒型流感的全身臨床癥狀更為嚴重,如高熱、胡言亂語、昏迷、抽搐、肝損傷、心衰、腦壞死等,甚至導致死亡。
而普通感冒主要以流鼻涕、打噴嚏等上呼吸道癥狀為主,全身癥狀較輕,無發(fā)熱或僅有低熱,一般3~5日可痊愈。
流感與普通感冒的主要區(qū)別與特點,可參考下表:
2 如何判斷小孩是否得了流感?
觀察臨床癥狀是判斷是否患有流感的主要依據(jù),首先,超過39℃高熱是流感的顯著癥狀,而且高熱的持續(xù)時間較長,故高熱時間長的患兒,需盡快就醫(yī)。其次,流感患兒會有明顯的頭痛、渾身不適、酸疼等癥狀,而普通感冒會乏力,但肌肉酸疼不太明顯,故家長需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態(tài)。第三,流感病程進展較快,除了有咳嗽癥狀外,還會有“上不來氣”、“喘”等類似呼吸困難的情況,而普通感冒的咳嗽沒有這么嚴重。最后,流感的癥狀、體征畢竟缺乏一定的特異性,故臨床確診還需依賴流感病原學檢測、病毒分離培養(yǎng)等實驗室檢測手段。
3 如何治療流感?
一旦確診流感,應及時予以抗病毒治療,以減少病死率,改善預后。通常情況下,在流感癥狀出現(xiàn)的48h內接受抗病毒治療可獲得最佳的臨床效果,96h內用藥治療也是有效的,且需合理使用退熱、止咳等對癥治療藥物,避免盲目或不恰當應用抗生素。
當前在臨床上,對流感有特效的抗流感藥物為奧司他韋,且其安全性較高。。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已批準將奧司他韋用于1歲及以上兒童的治療和預防,而年齡>14d的新生兒也能將奧司他韋用于治療。
4 如何預防流感?
4.1 接種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最大的特性就是頻繁變異,故目前臨床尚無有效控制流感病情的治療方法,故對付流感的關鍵是預防,而預防流感最簡單、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種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對機體的保護效果可達到60%以上,即使接種后患有流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癥狀體征,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
專家也建議,由于孩子自身免疫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善,屬于流感發(fā)生的高危人群,故年齡≥6個月而且無接種禁忌癥的孩子都應該進行流感疫苗接種。
具體流感疫苗接種方案:6個月齡~3歲的兒童:以往未曾接種過流感疫苗,建議接種2劑次,每1劑次需間隔4周以上,以后每年只需接種1劑次。而3歲以上的兒童,每年只需接種1劑次。
4.2 保持室內濕度適宜
相關研究報道,當室內空氣濕度<40%是,人體的呼吸道相對較為干燥,氣道纖毛運動速度變慢,灰塵也容易黏附于氣道黏膜,出現(xiàn)咳嗽、咽喉刺激癥狀,導致呼吸系統(tǒng)抵抗力降低。因此,需保持室內適度適宜(40%~60%),抑制病毒、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繁殖,降低流感的發(fā)生與傳播。
4.3 流感高發(fā)期外出戴口罩
在流感高發(fā)期,家長盡量不要攜帶兒童到人群密集的地方,若需外出可佩帶口罩,其能夠有效隔離病毒傳播。而且在觸摸口罩前后,建議徹底洗手。
4.4 注意保暖
兒童防寒能力較差,夜間睡覺踢被子容易受涼,故家屬要注意及時給孩子蓋好被子。此外,由于腳對溫度比較敏感,如果人體腳步受涼可反射性引起鼻粘膜血管收縮,增加流感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家長可在晚上給孩子用熱水泡腳,并根據(jù)氣候變化及時添加衣被,避免受涼。
4.5 培養(yǎng)良好個人衛(wèi)生習慣
建議勤洗手,定期清洗孩子的玩具,盡量讓孩子不去摸口、鼻、眼睛。此外,由于大人也有可能把流感病毒帶回家里,故家長也要勤洗手、勤漱口、勤給房間通風,以免將病菌傳染給孩子。
4.6 營養(yǎng)均衡
流感病毒侵入機體后是否發(fā)病,與孩子的免疫功能密切相關。多喝水、均衡飲食是保障孩子健康的基礎。兒童每日均應攝入蔬菜與水果類、谷類、奶制品類、魚肉及蛋類等食物,同時還可多吃含鋅食物,鋅對人體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