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義雄,梁 霜,魏文增,周春權(quán),王 瑾,王 宮
(1.福建省中醫(yī)藥科學(xué)院,福建 福州 350003;2.廣西中醫(yī)藥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廣西 南寧 530023)
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為臺灣特有的多孔菌科薄孔菌屬珍貴藥用真菌,又名牛樟菇、樟菇、樟芝、紅樟芝[1-2]。牛樟芝子實體含有大量多糖、三萜和甾醇等[3-6],具有保肝、抗腫瘤、抗病毒、抗衰老、調(diào)節(jié)免疫等多種功效[7-10],市場需求量極大,加之生長緩慢,價格昂貴[11]。牛樟芝性寒味苦[12],長期服用易損傷脾胃[13]。為緩和其寒性,減輕副作用,增加有效成分溶出度,本研究擬通過傳統(tǒng)的炮制技術(shù),用酒進(jìn)行炮制,采用正交試驗設(shè)計,以總?cè)?、粗多糖含量為指?biāo),篩選牛樟芝的最佳酒炙工藝,為牛樟芝的炮制工藝及質(zhì)量控制提供依據(jù)。
1.1儀器 751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分析儀器廠);ACS-DⅡ三峰牌溫控茶葉電砂鍋(杭州富陽區(qū)銀湖街道康泉五金經(jīng)營部);AR2140 電子天平(上海奧豪斯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RT-04 小型高速粉碎機(jī)(北京燕山正德機(jī)械設(shè)備有限公司);DZF-6051 真空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KQ5200B超聲儀(昆山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1.2材料 實驗用牛樟芝子實體(濕)購于漳州帝寶牛樟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jīng)鑒定為椴木牛樟芝的子實體。炮制用酒:市售古越龍山陳年五年紹興花雕酒(酒精度≥15.0%);D-無水葡萄糖(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110833-201506);齊墩果酸(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110709-201607);水為蒸餾水,其它試劑均為分析純。
2.1酒炙牛樟芝的制備 將牛樟芝剪碎后60.0 ℃烘干,稱重。根據(jù)酒炙的主要影響因素并結(jié)合相關(guān)文獻(xiàn)報道[14-15],以黃酒為輔料,采用L9(34)正交試驗法對牛樟芝酒制過程中黃酒用量、炮制溫度和炮制時間進(jìn)行考察(因素水平見表1)。稱取9 份干燥后的椴木牛樟芝,每份5 g,按表2正交試驗方案分別加入不同比例的黃酒(先按比例量取黃酒,再加蒸餾水至10 ml)拌勻,悶潤3 h 至黃酒被吸盡,置于電砂鍋內(nèi),不同溫度下炒制不同的時間,晾涼冷卻,粉碎成粗粉備用。
表1 正交因素水平表
2.2總?cè)坪康臏y定[16]
2.2.1齊墩果酸對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稱取一定量齊墩果酸對照品,加甲醇溶解,搖勻,制成濃度為0.132 mg/ml的齊墩果酸對照品溶液。
2.2.2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按正交試驗方案提取得到的9份酒炙牛樟芝粗粉樣品適量,采用索式提取4 h后,轉(zhuǎn)移提取液至100 ml容量瓶中,定容,備用。
2.2.3標(biāo)準(zhǔn)曲線的制備 取齊墩果酸對照品溶液0 ml、0.1 ml、0.2 ml、0.3 ml、0.4 ml、0.5 ml、0.6 ml,分別置于具塞試管中,揮干后,加入5%香草醛-冰醋酸0.2 ml、高氯酸0.8 ml,立即搖勻,于70 ℃水浴加熱15 min 后,冰浴冷卻5 min,再加4 ml 乙酸乙酯搖勻。在波長546 nm 處測定吸光度?;貧w方程為Y=50.125X-0.003(r2=0.999 5)。表明齊墩果酸對照品溶液在0~0.016 mg/ml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
2.2.4供試品的測定 從“2.2.2項”取一定量供試品溶液于15 ml 具塞試管中,按“2.2.3 項”操作,測定其吸光度。
2.3粗多糖含量的測定[17]
2.3.1D-無水葡萄糖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一定量D-無水葡萄糖對照品,加蒸餾水溶解,搖勻,制成濃度為0.157 mg/ml對照品溶液。
2.3.2供試品溶液的配制 取按正交試驗方案提取得到的9 份酒炙牛樟芝粗粉樣品適量,每份各稱取1.00 g,加適量蒸餾水浸泡0.5 h。提取3 次,每次45 min,合并濾液,濃縮至一定量,加乙醇至濃度為80%,置于冰箱12 h以上,去上清,沉淀復(fù)溶,備用。
2.3.3標(biāo)準(zhǔn)曲線的制備 取D-無水葡萄糖對照品溶液0 ml、0.2 ml、0.4 ml、0.6 ml、0.8 ml、1.0 ml、1.2 ml,分別置于具塞試管中,補水至2.0 ml,迅速加入0.1%-硫酸蒽酮溶液6 ml,搖勻、放置15 min,冰浴中冷卻15 min。在波長625 nm處測定吸光度?;貧w方程為Y=30.613X+0.006(r2=0.999 4),表明D-無水葡萄糖對照品溶液在0~0.024 mg/ml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
2.3.4供試品的測定 從“2.3.2項”分別取一定量供試品溶液于15 ml 具塞試管中,按“2.3.3 項”操作,測定其吸光度。
2.4結(jié)果與分析 正交試驗安排方案與結(jié)果見表2,方差分析見表3。
表2 L9(34)正交試驗方案設(shè)計與結(jié)果
表3 方差分析結(jié)果
從表2結(jié)果可知,各因素影響主次順序為:A(黃酒用量)>B(炮制時間)>C(炮制溫度),其中A3>A2>A1,B3>B1>B2,C3>C1>C2。表3 方差分析結(jié)果顯示,因素A、B 對試驗結(jié)果有顯著性影響,C 因素?zé)o明顯差異;因B1與B3相差不大,考慮到黃酒的揮發(fā)性不宜炒制時間長,因此,篩選牛樟芝的最佳酒炙工藝為A3B1C3,即5 g牛樟芝使用的黃酒比例為30%(1.5 g),考慮牛樟芝吸水性強(qiáng),為使黃酒能均勻濕潤藥材,稱取的黃酒先加蒸餾水至10 ml,再將其均勻噴灑在5 g椴木牛樟芝藥材上。悶3 h至黃酒被吸盡后,置茶葉電砂鍋內(nèi),150 ℃下炒制10 min,取出。60 ℃烘干至原重量(5 g),粉碎過3 號篩得牛樟芝粉末。
2.5驗證實驗 稱取3 份牛樟芝,每份5 g,分別加入稀釋后的黃酒(1.5 g 黃酒+蒸餾水至10 ml)拌勻,悶潤至黃酒被吸盡,150 ℃下炒制10 min,60 ℃烘干至原重量(5 g),粉碎過3 號篩得牛樟芝粉末。此炮制條件下,測定總?cè)坪痛侄嗵呛糠謩e為6.42%、5.10%,6.28%、5.28%,6.56%、5.33%,平均含量為6.42%、5.24%,高于正交試驗中的最高值。通過驗證實驗結(jié)果可以看出,優(yōu)選的酒炙牛樟芝炮制工藝穩(wěn)定可行。
酒制法是中藥炮制方法中較常用的一種,其輔料分白酒和黃酒。黃酒味甘、辛,性大熱,能升能散、宣行藥勢,具祛風(fēng)散寒、活血通絡(luò)、矯臭去腥等作用。牛樟芝含多糖、三萜、腺苷等多種成分,有防癌抗癌、保肝護(hù)肝等功效。由于腫瘤、肝病等患者本身正氣虛弱,牛樟芝效果雖好,但極其寒涼,不適于長期服用。應(yīng)用中醫(yī)藥炮制理論對牛樟子進(jìn)行酒炙,通過添加黃酒和炒制一定的時間,不僅使牛樟芝活性成分總?cè)坪痛侄嗵堑娜艹雎试黾?,且可改變牛樟芝寒涼之性,減少對胃的刺激。
本研究顯示,黃酒用量和炮制時間兩個因素對炮制結(jié)果有顯著性影響,炮制溫度無明顯差異。黃酒用量對結(jié)果影響最顯著,可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這與大多數(shù)文獻(xiàn)報道相類似。本實驗稱取牛樟芝每份5 g,按比例計算的黃酒用量較少,不易拌勻藥物,故先加適量蒸餾水(統(tǒng)一加至10 ml)稀釋,再將其均勻噴灑在5 g椴木牛樟芝藥材上。在預(yù)試驗中,黃酒悶潤時間對有效成分的溶出無顯著性意義,只要保證能將藥材全部悶透即可。悶潤時容器應(yīng)加蓋,以免黃酒揮發(fā)。炒制時應(yīng)炒到近干,顏色加深時取出晾涼。本研究采用90 ℃、120 ℃、150 ℃進(jìn)行炒制,結(jié)果最佳炒制溫度為150 ℃,但因150 ℃溫度較高,容易出現(xiàn)焦斑,影響成品外觀,故翻炒速度要快。
牛樟芝的最佳酒炙工藝為:牛樟芝加30%(g/g)黃酒悶潤3 h,至黃酒被吸盡后于150 ℃炒制10 min,60 ℃烘干,粉碎。驗證實驗表明該工藝穩(wěn)定可行,易于控制,利于牛樟芝總?cè)?、粗多糖的溶出,可為牛樟芝的炮制工藝及質(zhì)量控制提供依據(jù)。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xué)學(xué)報2020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