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陽
摘 要: 我國教育事業(yè)最近幾年隨著我國經(jīng)濟建設(shè)的快速發(fā)展而發(fā)展迅速。小學語文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基礎(chǔ),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則是其綜合的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寫作是小學生的一種情感表達,這就需要學生能夠善于觀察生活,捕捉美好鏡頭,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生活化的寫作教學對學生的成長將大有裨益。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29.175
引言:小學教育是我國基礎(chǔ)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最近幾年隨著我國整體經(jīng)濟建設(shè)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迅速。在小學語文作文課堂上開展生活化教學,是適應(yīng)基礎(chǔ)教育改革的客觀要求,能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產(chǎn)生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各種生活化的知識內(nèi)容引入課堂,讓學生進行作文練習,豐富學生的作文素材,促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寫作訓練,通過作文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強化關(guān)注生活細節(jié)的意識,并不斷深入感悟和體會。
1 教學思維生活化
重視對學生思維的開發(f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從教學思維的角度上展開生活化教學,鼓勵學生寫作文時大膽想象、大膽架構(gòu)。例如:在學生上完《花的學?!窌r,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想象文中描寫的“一群一群的花”指的是什么樣的花?為什么作者會說“地下里的學?!??如果這些花活在我們的身邊,學生們會怎么對待他們呢?這個時候?qū)W生就可能會認真的思考“我身邊如果有一個“花”同學,我會給他帶一個裝滿泥土的盆,讓他在盆里住下來。”有的學生可能會想給他帶一個花灑,給他澆澆水,防止他“渴了”;有的學生可能會想給他松松土,讓他“呼吸”新鮮空氣。在這樣的思維引導下,學生認真的思考如何照顧一朵花?照顧花的想象過程其實就是學生觀察生活的過程,童話依舊來源于生活,一朵花無論是作為植物還是作為人,它的生活習性都是不會變,因此學生在這樣的思考中會逐漸的將自己的思維轉(zhuǎn)向生活。
2 實現(xiàn)教學過程生活化
要想開展生活化寫作教學就需要教師做到教學過程生活化,能夠在課堂中帶領(lǐng)學生去發(fā)現(xiàn)生活、感受生活進而描寫生活。語文教材在編輯之初,教育人員就做好了充分地考慮和安排,為了給學生以啟示和借鑒,會在習作這一板塊添加一些案例或片段,使學生以此為基礎(chǔ)開始創(chuàng)作。但教師不應(yīng)如此局限,盲目地將其視為唯一的方法,而應(yīng)該將寫作內(nèi)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jié)合在一起,盡可能為其創(chuàng)造情境,使學生可以盡快地置身其中,進而有所思緒。例如,當教師講到《形形色色的人》這一習作時,可以先利用班級設(shè)備為學生播放生活中常接觸的親人、司機、鄰居、同學等的相關(guān)短視頻,使學生調(diào)動記憶深處的意識,將真實的事件與情感表達出來。
3 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互動
(1)每個人的性格各不相同,表達情感的方法也不同。教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就是要學生能夠在自己的文章中將情感體現(xiàn)出來,然后不斷升華,讓學生在作文中不斷提高自己。但是,我們在作文教學中發(fā)現(xiàn),小學生羞于流露情感或是情感表達不準確等都不在少數(shù)。生活化的作文教學其實就是讓學生充實自己、表達自己,有豐富的知識素材,作文內(nèi)容才更具有可讀性,能夠有情感的真實表達,作文主旨才更值得研究,所以生活化的教學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其實互動也是培養(yǎng)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2)生活化的互動方式其實是多樣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互動都對寫作具有積極意義,課堂師生互動、課外生生互動、校外他人互動以及家庭互動等,都是生活化的作文教學互動。家庭是小學生除了學校外最重要的生活環(huán)境,家庭生活互動是最重要的寫作素材積累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與家長充分溝通,讓家長利用有利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進行家庭生活素材的積累,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觀點。如在進行《特別的作業(yè)》學習時,教師可以這篇文章的題目為切人點,讓小學生完成一項特別的作業(yè),讓其回家觀察自己的爸爸媽媽在平時的家庭生活里都在做些什么,并且以何種方式做的,在生活當中又是通過何種舉動和哪些細節(jié)來關(guān)心自己,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中表達出自己的感受。這也只是課堂教學的前奏,以此引人真正的《特別的作業(yè)》這一教學內(nèi)容,其實在文本教學中穿插作文教學,這是讓學生在無形中進行作文前期準備,在之后寫作過程中,學生便能夠信手拈來。讓學生觀察家庭生活,對家人和在家庭中所發(fā)生的事件進行描述,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能夠在表述事件的過程中逐漸顯露,最后通過文字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這樣的作文會因內(nèi)容真實生動、情感豐富細膩而更能夠吸引他人閱讀。
4 結(jié)合學生作文需要,引導學生積累生活化素材
在寫作中,具體的素材是不可缺少的。生活是寫作素材的來源。教師指導學生將生活作為寫作素材,不僅可以讓作文更富有生活氣息,而且可以讓學生言之有物,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察和交流生活的細節(jié),不斷積累各種作文素材,奠定寫作的基礎(chǔ)。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落花生》一文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閱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作者對花生的情感,并讓學生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然后,讓學生回憶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分析生活中有哪些相似的例子,如白楊樹的精神、太陽花的精神等,并與同學交流、合作、探究,提高信息搜集與處理能力,實現(xiàn)積累生活素材的目標。
5 設(shè)計生活化的命題作文
要求學生能夠自主完成語言的組建,因而教師以生活為題來使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就顯得非常必需且必要。為此,教師可以在學生有實際素材積累并初步掌握寫作手法的基礎(chǔ)上,為學生設(shè)計合理的、符合其需求的、能使其運用生活化素材的生活類作文,讓學生能在學習之后及時得到有效的練習。但是教師要特別注意一點,對于學生的文章千萬不可輕視,一定要親自對其進行檢查,并對文章中的錯字、語病、思路等問題進行著重批注和修改,使學生能夠不斷進步。
結(jié)語: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積極積累生活素材,練習生活化的語言表達,從而根據(jù)寫作需要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
參考文獻
[1] 魏玉梅.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寫作生活化教學[J].天津教育,2020(2).
[2] 丁敏.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yīng)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0).
[3] 曹文廣.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及應(yīng)用[J].考試周刊,20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