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明望
【摘?要】目的:探討與分析綜合性神經康復治療手段對偏癱患者和對此類患者抑郁癥的效果。方法:選擇從2017年2月-2018年3月進入本院,出現(xiàn)抑郁癥狀的62例偏癱患者,將這批偏癱患者進行對比治療,分別進行常規(guī)藥物治療和神經康復治療手段,記錄兩組偏癱患者在治療前與治療后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指標(HAMD)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DS),來判斷常規(guī)治療手法和神經治療手法的效果。結果:正式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指標未呈現(xiàn)明顯的差異,分別進行治療后,采用神經康復治療手段偏癱患者的身體與心理情況的改善幅度要明顯高于另一組患者。結論:相比于常規(guī)藥物治療手段,綜合性神經康復治療手段有更高的醫(yī)學價值,更能緩解偏癱患者的痛苦。
【關鍵詞】偏癱患者;神經康復;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1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0061-01
醫(yī)學的定義中,偏癱患者指的是由于身體神經出現(xiàn)功能性障礙,大腦的指揮信號難以傳達至身體的各個部分,身體部分器官與大腦被迫斷聯(lián)了,使得這部分器官無法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如身體側面的肢體、臉部側面的肌肉以及舌頭的活動出現(xiàn)了故障,聽不了大腦的指揮,動不了。因此,本文采取對比實驗法,探討與分析神經治療手段對偏癱癥狀和心理抑郁的效果,為未來治療偏癱提供有效的支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治療的62例偏癱患者。在正式治療實驗開始之前,這批偏癱患者未呈現(xiàn)明顯的HAMD和NDS差距。與此同時,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腦損傷,不過其生命體征和精神都處于正常的狀態(tài),適合進行接下來的實驗。
1.2方法
將篩選出來的62例偏癱患者,按照每組31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為判斷常規(guī)治療與神經治療在效果上的差異,分別采取不同的治療手法。具體的方法如下:
采用常規(guī)治療的對照組:根據(jù)神經學中對偏癱患者的治療要求,僅提供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采用神經治療的實驗組: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之上,還增加了神經治療手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運動訓練治療:醫(yī)護人員嚴格遵守醫(yī)囑協(xié)助偏癱患者進行適度的運動訓練。比如側面翻身訓練、肩關節(jié)伸展運動、站立平衡訓練。在平衡訓練中,偏癱患者需要從病床上下來,打開雙腳,使身體呈現(xiàn)筆直的狀態(tài),再通過彎曲膝蓋關節(jié),讓身體的重心下沉于雙腳之上,再進行適度的負重練習。(2)心理輔導治療:由于身體半身不遂,患者無法進行生活活動,難免會產生抑郁心理,甚至輕生的念頭。醫(yī)護人員需要糾正患者不合理的想法,幫助患者了解偏癱對身體的影響和注意事項,以及定期向其介紹偏癱患者治愈的成功案例,和國內外先進的治療手段,幫助偏癱患者樹立堅持治療與康復訓練的信念。再采取科學的心理治療法,如給患者播放輕松的音樂,引導患者閉上眼睛,開始深呼氣與吸氣。每日可進行2組,每一組需有10次至20次。
2 結果
HAMD和NDS的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在HAMD數(shù)值和NDS上未呈現(xiàn)較為顯著的差異。當治療周期超過2周后,實驗組HAMD的改善幅度稍微高于對照組。當治療周期超出4個星期后,實驗組兩類指標的改善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生活自理能力的對比:通過觀察兩組偏癱患者在生活自理層面的行為,實驗組的效果更加顯著。治療前與治療后的自理能力增幅更高。
3 討論
3.1偏癱患者的概況
偏癱是腦卒中患者比較常見的后遺癥。對于非醫(yī)學專業(yè)的民眾來說,偏癱患者也俗稱半身不遂的患者。按照醫(yī)學上對偏癱程度的分類,可將偏癱患者分為輕度偏癱、不完全性偏癱和完全偏癱三種。目前來說,大部分人眼中的偏癱患者指的是通過有效的康復治療,可以減少些許偏癱的癥狀。比如正常的康復訓練運動。然而,治療患者的神經損傷和患者心理抑郁癥狀,不能僅靠運動訓練,過度的運動甚至會加重患者的痙攣等。因此,醫(yī)學領域的相關專業(yè)需不斷研究治療偏癱的治療手段,進而提高偏癱患者對自身生活的自理能力,幫助其回歸到健康人的正常生活之中,讓患者家庭重新過上開心的生活。
3.2偏癱患者身體和心理后遺癥
重大疾病引起的半身不遂是導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因半身不遂死亡的比率一直居高不下。此外,半身不遂的發(fā)病率較高,一旦出現(xiàn)偏癱癥狀,大部分患者的身體很難完全恢復至正常的狀態(tài),或多或少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殘疾,從而導致患者缺乏生活自理的能力,也喪失了勞動能力。患者家庭不僅喪失了一部分經濟收入來源,還需要騰出人手照顧患者,給原本快樂的家庭帶去了極大的陰影,甚至是永久的負擔。
一瞬間,偏癱患者從家中的支柱,變?yōu)榱思彝サ摹巴侠邸保粗胰藶樽约旱募膊∶砻θ?,花出去了大量的金錢,身體依然沒有明顯的情況改善。這一切,都給偏癱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精神壓力,甚至會誘發(fā)抑郁癥等情緒類疾病,反過來負面情緒又會給身體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偏癱造成的情感障礙主要由生理和心理相關因素造成。在生理層面上,由于腦部不同程度的損壞,使得患者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神經元出現(xiàn)了破壞,從而影響了患者中樞神經的正常運作,最終影響了患者情緒的表達。在心理層面上,家庭的經濟壓力會慢慢讓患者出現(xiàn)無力、焦慮、抑郁的現(xiàn)象。缺乏對康復堅定的信念,偏癱患者的恢復情況會大打折扣。
3.3運動療法和心理療法
心理療法主要是通過醫(yī)護人員進行定期的心理疏導,通過幫助偏癱患者放松心情,緩解對治療的心理壓力,從而堅定對康復的信念,最終以樂觀的心態(tài)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康復治療。運動療法主要是采用神經肌肉促進技術和拉伸技術,促進大腦恢復到正常的功能上。運動療法的依據(jù)在于,由于偏癱患者的部分腦神經細胞已經死亡,無法正常發(fā)出神經指揮信號,需改變中樞神經系統(tǒng),將神經指揮信號由相鄰的、未損壞的神經元和通路來傳達,從而恢復偏癱患者身體的部分功能。
綜上所述,對偏癱患者采用合適的神經治療法,有利于加快患者身體功能的恢復速度,早日讓患者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減少患者家人的護理工作量。一旦患者家庭的經濟壓力得到緩解,其精神壓力也隨之釋放,有利于讓患者過上愉悅的生活。本文中對神經康復治療方法進行探討分析,對治療偏癱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葉大智.偏癱患者應用綜合性神經康復治療的效果解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26):158 -159.
[2] 王學山.偏癱患者應用綜合性神經康復治療的效果分析[J],雙足與保健,2017,26(10):57-69.